形容水势大的样子的成语(37个)(写出形容水势大的成语)

xxmadmin 2025-07-16 08:01:48

形容水势大的样子的成语(写出形容水势大的成语)(37个))

形容水势大的样子的成语(写出形容水势大的成语):濆旋倾侧,一泻万里,一泻千里,一泻汪洋,一泻百里,一片汪洋,乱七八糟,以水救水,声势浩大,大浪淘沙,大风大浪,学识渊博,怀山襄陵,急风暴雨,惊涛骇浪,排山倒峡,排山倒海,江翻海倒,江翻海扰,江翻海搅,汪洋大海,汪洋浩博,汹涌彭湃,汹涌澎湃,波涛汹涌,浩浩汤汤,浩浩荡荡,海沸江翻,滔滔滚滚,翻江搅海,肆无忌惮,酣畅淋漓,风平浪静,汪洋辟阖,连续不断,烟波浩淼,水盛胜火。

1、濆旋倾侧  fèn xuán qīng cè

释义:濆旋倾侧  濆:水波涌起来的地方;倾:倒塌。水势汹涌旋转,冲击岸堤。

出处:宋·苏洵《仲兄字文甫说》:"濆旋倾侧,宛转胶戾。"  

2、一泻万里  yī xiè wàn lǐ

释义:一泻万里  见“一泻千里”。

出处: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一条浩浩荡荡的民族革命运动史的洪流,时而显现,时而潜伏,时而迂回旋绕,蓄势不前,时而急转直下,一泻万里。”  

3、一泻千里  yī xiè qiān lǐ

释义:一泻千里  江河奔流直下;迅达千里。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流畅。今又喻急剧持续地下降。

出处:宋 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4、一泻汪洋  yī xiè wāng yáng

释义:一泻汪洋  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

出处:梁启超《谭嗣同传》:“一泻汪洋。”  

5、一泻百里  yī xiè bǎi lǐ

释义:一泻百里  见“一泻千里”。

出处:唐·韩愈《贞女峡》诗:“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6、一片汪洋  yī piàn wāng yáng

释义:一片汪洋  形容水面辽阔,水势浩大。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郑州底下黄河开了口子,漫延十余州县,一片汪洋,尽成泽国。”  

7、乱七八糟  luàn qī bā zāo

释义:乱七八糟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8、以水救水  yǐ shuǐ jiù shuǐ

释义:以水救水  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出处:《庄子 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9、声势浩大  shēng shì hào dà

释义:声势浩大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如今宋江领兵围城,声势浩大,不可抵敌。”  

10、大浪淘沙  dà làng táo shā

释义:大浪淘沙  淘: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

出处:粟裕《激流归大海》:“这支队伍经过严峻的锻炼和考验,质量更高了,是大浪淘沙保留下来的精华。”  

11、大风大浪  dà fēng dà làng

释义:大风大浪  指巨大的风浪。比喻社会的大动荡、大变化。也比喻尖锐、复杂、激烈、艰苦的斗争。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12、学识渊博  xué shí yuān bó

释义:学识渊博  指学识深而且广

出处:孙犁《小说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13、怀山襄陵  huái shān xiāng líng

释义:怀山襄陵  谓洪水汹涌奔腾溢上山陵。

出处:《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14、急风暴雨  jí fēng bào yǔ

释义:急风暴雨  急:急促;暴:猛烈。又急又猛的暴风雨。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15、惊涛骇浪  jīng tāo hài làng

释义:惊涛骇浪  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出处:唐 田颖《玉山常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16、排山倒峡  pái shān dǎo xiá

释义:排山倒峡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山峡。形容水势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4回:“但见城外水声淙淙,一望江湖,有排山倒峡之势。”  

17、排山倒海  pái shān dǎo hǎi

释义:排山倒海  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声势浩大;力量强大;压倒一切。原作“回山倒海”。

出处:宋 杨万里《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18、江翻海倒  jiāng fān hǎi dǎo

释义:江翻海倒  犹江翻海沸。

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9回:“虎踞深林,顷刻里江翻海倒;蜂屯三澨,一霎时火烈烟飞。”  

19、江翻海扰  jiāng fān hǎi rǎo

释义:江翻海扰  犹江翻海沸。

出处:清·无名氏《陆沉病》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20、江翻海搅  jiāng fān hǎi jiǎo

释义:江翻海搅  犹江翻海沸。

出处:明·吴承恩《二郎搜山图歌》:“江翻海搅走六丁,纷纷水怪无留踪。”  

21、汪洋大海  wāng yáng dà hǎi

释义:汪洋大海  广阔无边;水波连天的大海。比喻事物的范围广阔;声势浩大。汪洋:水势深而广阔。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轰天炮响,汪洋大海起春雷;振地锣鸣,两仞山前丢霹雳。”  

22、汪洋浩博  wāng yáng hào bó

释义:汪洋浩博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出处:宋 陆游《答刘主簿书》:“德者前辈之学,积小以成大,以所有易所无,以所能问于不能。故其久也,汪洋浩博,该极百家,而不可涯矣。”  

23、汹涌彭湃  xiōng yǒng péng pai

释义:汹涌彭湃  波浪翻腾,互相撞击。亦比喻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出处: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彭湃。”  

24、汹涌澎湃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释义:汹涌澎湃  形容声势浩大。汹涌:波涛猛烈地向上涌;澎湃:大浪互相碰撞。

出处: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沸乎暴怒,汹涌澎湃。”  

25、波涛汹涌  bō tāo xiōng yǒng

释义: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5卷:“盖因波涛汹涌,水遂为其所激而动也。”  

26、浩浩汤汤  hào hào shāng shāng

释义:浩浩汤汤  犹浩浩荡荡。指水势壮阔的样子。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7、浩浩荡荡  hào hào dàng dàng

释义:浩浩荡荡  指水势汹涌广阔浩大。后形容规模宏大;气势雄壮。

出处: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28、海沸江翻  hǎi fèi jiāng fān

释义:海沸江翻  大海沸腾,江河翻滚。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

出处:明 无名氏《那吒三变》第四折:“怒时节海沸江翻,恼时节天昏地惨。”  

29、滔滔滚滚  tāo tāo gǔn gǔn

释义:滔滔滚滚  ①大水奔流貌。常比喻说话连续不断。②喻声势浩大。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他便把他父亲怎的半生攻苦,才得了个榜下知县……一五一十、从头至尾、本本源源、滔滔滚滚的对那女子哭诉了一遍。”  

30、翻江搅海  fān jiāng jiǎo hǎi

释义:翻江搅海  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形容吵闹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三回:“龙能喷云暧雾,播土扬沙。有巴山捎岭的手段,有翻江搅海的神通。”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四回:“指挥说地谈天口,来诱翻江搅海人。”  

31、肆无忌惮  sì wú jì dàn

释义:肆无忌惮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32、酣畅淋漓  hān chàng lín lí

释义:酣畅淋漓  酣畅:原指喝酒或睡眠很充分;泛指痛快;淋漓:饱满畅快的样子。非常畅快。也指文艺作品中刻画人的形象或表达感情很充分。

出处:宋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释秘演诗集序》:“则往从布衣野花,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33、风平浪静  fēng píng làng jìng

释义:风平浪静  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江河湖海里没风浪;显出一时安闲宁静的景象。也比喻事情平息;恢复沉静。

出处:宋 杨万里《泊光口》:“风平浪静不生纹,水面浑如镜面新。”  

34、汪洋辟阖  wāng yáng pì hé

释义:汪洋辟阖  汪洋:水势浩大;辟阖:开和关。水势浩大而开关有制。比喻文笔言谈酣畅淋漓,放得开,收得拢。

35、连续不断  lian xu bu duan

释义:连续不断  一个接着一个,指长时间地持续,且紧密连接。

36、烟波浩淼  yān bō hào miǎo

释义:烟波浩淼  烟波:雾霭苍茫的水面;浩淼:水面辽阔。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出处:唐·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烟波浩淼鱼鸟情,东去三千三百里。"  

37、水盛胜火  shuǐ shèng shèng huǒ

释义:水盛胜火  盛:强烈。水势盛大定能战胜火势。比喻善良终究能战胜邪恶。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义》:"遭逢之祸大,命善禄盛不能却也。譬犹水火相更也,水盛胜火,火盛胜水。"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