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婆字的四字词语(24个)(包含婆字的成语_包含婆字的四字词语)

xxmadmin 2025-05-10 08:01:28

带有婆字的四字词语(包含婆字的成语_包含婆字的四字词语)(24个))

带有婆字的四字词语(包含婆字的成语_包含婆字的四字词语):婆罗门呪,三姑六婆,丑媳妇总得见公婆,公不离婆,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公公婆婆,公有公理,婆有婆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婆娑起舞,婆婆妈妈,殴公骂婆,白发婆娑,老婆当军,老婆舌头,老子婆娑,苦口婆心,泪眼婆娑,兜楼婆香,婆娑没索,三婆两嫂,阇婆婆达,耆婆耆婆,娑婆世界,麻婆豆腐。

1、婆罗门呪  pó luó mén zhòu

释义:婆罗门呪  古代 印度 宗教咒语。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凝圆寺》:“﹝ 盘陀王 ﹞向 乌场国 学婆罗门呪,四年之中,尽得其术。”《资治通鉴·唐中宗景龙三年》:“左金吾将军 杜元谈 诵婆罗门呪。” 胡三省 注:“今所谓 天竺 神咒也。”

2、三姑六婆  sān gū liù pó

释义:三姑六婆  泛指不同职业的妇女;亦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妇女。

出处:明 陶宗仪《辍耕录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3、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chǒu xí fù zǒng de jiàn gōng pó

释义: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十六回:“丑媳妇总得要见公婆的,索性我自己招罢。”  

4、公不离婆  gōng bù lí pó

释义:公不离婆  老公不离开老婆。形容关系密切

出处: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什物》:“《合纵记》剧:自古道:‘公不离婆,秤不离砣。’《梦笔生花弦索乐府》:‘水不离波,秤不离砣。’”  

5、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gōng xiū gōng dé,pó xiū pó dé

释义: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烧香可是神佛儿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你不要,可行不得。”  

6、公公婆婆  gōng gōng pó pó

释义:公公婆婆  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咱们九个心里孝顺,只是不象那小蹄子嘴巧,所以公公婆婆老了,只说他好,这委屈向谁诉去?”  

7、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gōng yǒu gōng lǐ,pó yǒu pó lǐ

释义: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公:称丈夫的父亲。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出处:鲁彦《西安印象》:“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然又引经据典,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8、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gōng shuō gōng yǒu lǐ,pó shuō pó yǒu lǐ

释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出处:朱自清《公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井水不犯河水。”  

9、婆娑起舞  pó suō qǐ wǔ

释义:婆娑起舞  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出处:《尔雅》:“婆娑,舞也。”  

10、婆婆妈妈  pó pó mā mā

释义:婆婆妈妈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宝玉,你忒婆婆妈妈的了。”  

11、殴公骂婆  ōu gōng mà pó

释义:殴公骂婆  殴:殴打。指泼妇殴打辱骂公婆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9回:“偏他至不贤惠,殴公骂婆,打邻毁舍,降汉子,比凡人不同。”  

12、白发婆娑  bái fà pó suō

释义:白发婆娑  婆娑:四下披散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人

出处:清·张岱《自为墓志铭》:“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白发婆娑,犹视息人世。”  

13、老婆当军  lǎo pó dāng jūn

释义:老婆当军  比喻毫无用处,只是充数而已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6回:“俺们说话不中听,老婆当军,充数罢了。”  

14、老婆舌头  lǎo pó shé tóu

释义:老婆舌头  比喻善于花言巧语、搬弄是非

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那厮是能言巧辩之士,口里含着一堆的老婆舌头。”  

15、老子婆娑  lǎo zǐ pó suō

释义:老子婆娑  老子:自称;婆娑:放逸的样子。自夸胸怀旷逸的豪言壮语

出处:《晋书·陶侃传》:“将出府门,顾谓愆期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16、苦口婆心  kǔ kǒu pó xīn

释义:苦口婆心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遮个是老婆心。’”  

17、泪眼婆娑  lei yan po suo

释义:泪眼婆娑  形容一个人哭得很伤心。

18、兜楼婆香  dōu lóu pó xiāng

释义:兜楼婆香  梵语。乳香;苏合香。《楞严经》卷七:“坛前别安一小火鑪,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燃令猛炽。”

19、婆娑没索  pó suō méi suǒ

释义:婆娑没索  反复抚摩貌。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四折:“那汉子去脖项上婆娑没索的摸。”

20、三婆两嫂  sān pó liǎng sǎo

释义:三婆两嫂  犹言三妻四妾。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六:"吏勋封考,三婆两嫂。"  

21、阇婆婆达  dū pó pó dá

释义:阇婆婆达  亦称“ 闍婆达 ”。亦称“ 闍婆 ”。古国名。地在今 印度尼西亚 爪哇岛 或 苏门答腊岛 ,或兼称这两岛。《宋书·夷蛮传·闍婆婆达国》:“ 闍婆婆达国 , 元嘉 十二年,国王 师黎婆达陁阿罗跋摩 遣使奉表。”《南史·西南夷传》引此文作

22、耆婆耆婆  qí pó qí pó

释义:耆婆耆婆  梵语Jivajivaka的音译,又译命命鸟、共命鸟。一身两头,人面禽形,自鸣其名。见于佛典。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梵言耆婆耆婆鸟,此言命命鸟是也。”《翻译名义集·畜生》:“《法华》云‘命命’。《杂寳藏经》云:雪山有鸟,名为共命

23、娑婆世界  suō pó shì jiè

释义:娑婆世界  佛教语。娑婆,梵语音译,意为“堪忍”。“娑婆世界”又名“忍土”,系 释迦牟尼 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总称。 唐 窥基 《法华经玄赞》二:“乃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也。”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我则待向娑婆世界游,做莲花国

24、麻婆豆腐  má pó dòu fǔ

释义:麻婆豆腐  用调味品烹调成的又麻又辣的豆腐羹。相传为 麻婆 所创,故称。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四章:“下雨天,小饭店里冷清清地没有顾客。在一张桌边坐下, 江姐 问:‘有什么菜?’‘来一份麻婆豆腐。’ 华为 笑嘻嘻地说。”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