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字的成语大全集(33个)(包含朴字的成语_包含朴字的四字词语)

xxmadmin 2024-10-30 15:00:02

朴字的成语大全集(包含朴字的成语_包含朴字的四字词语)(33个))

朴字的成语大全集(包含朴字的成语_包含朴字的四字词语):斲雕为朴,反朴归真,反朴还淳,归真反朴,抱朴含真,抱素怀朴,敦庞之朴,斫雕为朴,无名之朴,朴实无华,朴斫之材,朴素无华,朴讷诚笃,浇淳散朴,浇醇散朴,直朴无华,破觚为圆,斫雕为朴,艰苦朴素,见素抱朴,质朴无华,返朴还淳,返朴还真,还朴反古,还淳反朴,还淳返朴,还醇返朴,椎鲁朴钝,华朴巧拙,良工不示人以朴,抱朴寡欲,斫琱为朴,素车朴马,椎鲁敦朴。

1、斲雕为朴  zhuó diāo wéi piáo

释义:斲雕为朴  亦作“斵彫为朴”。见“ 斲雕为朴 ”。亦作“ 斲琱为朴 ”。亦作“斲彫为朴”。亦作“斵彫为朴”。谓去掉雕饰,崇尚质朴。亦谓斲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史记·酷吏列传》:“ 汉 兴,破觚而为圜,斲雕而为朴。” 司马贞 索隐:“ 应劭

2、反朴归真  fǎn pǔ guī zhēn

释义:反朴归真  反:通“返”,回;朴:质朴;归: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连刘先生似的想白话‘返朴归真’的意思也全没有。”  

3、反朴还淳  fǎn pǔ hái chún

释义:反朴还淳  复归于朴实、淳正。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先生曰:‘子以明道者,使其反朴还淳,而见诸行事之实乎;抑将美其言辞,而徒以譊譊于世也?”  

4、归真反朴  guī zhēn fǎn pǔ

释义:归真反朴  见“归真反璞”。

出处: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他(鲁迅)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归真反朴’的主张。”  

5、抱朴含真  bào pǔ hán zhēn

释义:抱朴含真  抱:保;朴:朴素;真:纯真、自然。道家主张人应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晋 陶潜《劝农》:“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6、抱素怀朴  bào sù huái pǔ

释义:抱素怀朴  抱:胸怀;素:质朴;朴:敦厚。指风俗敦厚,人心质朴

出处:《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易乱除邪,革正异俗,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7、敦庞之朴  dūn páng zhī pǔ

释义:敦庞之朴  敦庞:敦厚;朴:未加工的。形容质朴敦厚

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没华虚之文,有敦庞之朴。”  

8、斫雕为朴  zhuó diāo wéi pǔ

释义:斫雕为朴  见“斫雕为朴”。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后汉书·皇后传序》:“及光武中兴,斫雕为朴,六宫称号,唯皇后及贵人。”  

9、无名之朴  wú míng zhī pǔ

释义:无名之朴  亦作“无名之璞”。①道家谓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10、朴实无华  pǔ shí wú huá

释义:朴实无华  质朴实在而不浮华。

出处:巴金《〈爝火集〉后记》:“他只是平铺直叙,朴实无华地讲会见的事情。”  

11、朴斫之材  pǔ zhuó zhī cái

释义:朴斫之材  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博喻》:“肤表或不可以论中,望貌或不可以核能,仲尼似丧家之狗,公旦类朴斫之材。”  

12、朴素无华  pǔ sù wú huá

释义:朴素无华  俭朴:不浮华。

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13、朴讷诚笃  pǔ nè chéng dǔ

释义:朴讷诚笃  为人朴实敦厚,不善言词。

出处:《聊斋志异 蕙芳》:“马生其名混,其业亵,蕙芳奚取哉?于此见仙人之贵朴讷诚笃也。”  

14、浇淳散朴  jiāo chún sàn pǔ

释义:浇淳散朴  使淳朴的社会风气变得浮薄。

出处:《汉书 循吏传 黄霸》:“浇淳散朴,并行伪貌。”  

15、浇醇散朴  jiāo chún sàn pǔ

释义:浇醇散朴  见“浇淳散朴”。

出处:《文子·上礼》:“施及周室,浇醇散朴,离道以为伪,险德以为行。”  

16、直朴无华  zhí pǔ wú huá

释义:直朴无华  华:文采。质朴而没有文采

出处:罗悴悬《文学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词尚整饰,《书》垂《典》《诰》,尤多叶韵,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曰直朴无华,遂称复古也。”  

17、破觚为圆,斫雕为朴  pò gū wéi yuán,zhuó diāo wéi pǔ

释义:破觚为圆,斫雕为朴  觚:棱角。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出处:《梁书·良吏传》:“梁兴,破觚为圆,斫雕为朴,教民以孝悌,劝之以农桑。”  

18、艰苦朴素  jiān kǔ pǔ sù

释义:艰苦朴素  指吃苦耐劳、朴实节俭的作风。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  

19、见素抱朴  jiàn sù bào pǔ

释义:见素抱朴  见“见素抱朴”。

出处:《老子》曰:“见素抱朴”。老子《道德经》新解:“见:现,呈现,推出。素: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没有加工的原木。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  

20、质朴无华  zhì pǔ wú huá

释义:质朴无华  质朴:朴实;华:华丽,华而不实。朴实而毫不虚夸

出处:林语堂《萧伯纳一席谈》:“然而一见其为人,又是质朴无华的文人本色。”  

21、返朴还淳  fǎn pǔ huán chún

释义:返朴还淳  返:返回,还。朴:朴实。淳:诚实,厚道。指恢复原始的诚实和朴实厚道的社会风气。

出处:隋·薛道衡《老氏碑》:“用之治身,则神清志静;用之治国,则返朴还淳。”  

22、返朴还真  fǎn pǔ hái zhēn

释义:返朴还真  同“返朴归真”。

出处:《人民日报》1961.8.19:“就连那位声‘美言不信’,力主返朴还真的老聘,在他自己写《道德经》的时候,又何尝不运用精妙的语言来著书立说,可见他也并不反对真正美的文采。”  

23、还朴反古  hái pǔ fǎn gǔ

释义:还朴反古  见“还淳反古”。

出处:《陈书·周弘正传》:“夫文质递变,浇淳相革,还朴反古,今也其时。”  

24、还淳反朴  hái chún fǎn pǔ

释义:还淳反朴  同“还淳反朴”。

出处:《梁书·明山宾传》:“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反朴,激薄停浇矣。’”  

25、还淳返朴  huán chún fǎn pǔ

释义:还淳返朴  回复到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状态或本性。

出处:《梁书·明山宾传》:“处士阮孝绪闻之,叹曰:‘此言足使还淳还朴,激薄停浇矣。”  

26、还醇返朴  hái chún fǎn pǔ

释义:还醇返朴  同“还淳反朴”。

出处:胡朴安《序》:“玄宗雅尚儒术,崇实黜华,群臣亦厌虚浮,还醇返朴。”  

27、椎鲁朴钝  chuí lǔ piáo dùn

释义:椎鲁朴钝  犹椎鲁敦朴。 明 归有光 《六言六蔽》:“椎鲁朴钝,非学者之患也;聪明絶异,学者之深患也。”

28、华朴巧拙  huá pǔ qiǎo zhuō

释义:华朴巧拙  华丽、朴实、奇巧、古拙。指各种不同的文风。

出处:鲁迅《关于〈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版本》:"也不仅据文意的华朴巧拙定时代,因为作者是文人还是市民,于作品是大有分别的。"  

29、良工不示人以朴  liáng gōng bù shì rén yǐ pǔ

释义:良工不示人以朴  朴:没有细加工的木材。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拿给人看。比喻有贤德的人一定要把人培养成材或所做的事一定要完美。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30、抱朴寡欲  bào pǔ guǎ yù

释义:抱朴寡欲  抱:保;朴:朴素;寡:少。守其本真,不为物欲所诱惑。

出处:《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31、斫琱为朴  zhuó diāo wéi pǔ

释义:斫琱为朴  指去掉雕饰,崇尚质朴。亦指斫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同“斫雕为朴”。

出处:《汉书·酷吏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斫琱而为朴,号为罔漏吞舟之鱼。"  

32、素车朴马  sù chē pǔ mǎ

释义:素车朴马  素车:古代用白土涂饰的车子。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出处:《左传·哀公二年》:"若其有罪,绞缢以戮,桐棺三寸,不设属辟,素车朴马,无入于兆,下卿之罚也。"  

33、椎鲁敦朴  chuí lǔ dūn piáo

释义:椎鲁敦朴  谓质朴诚实。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善为治者,常养斯民之质于冥冥之中,使之全其性而不凿其天,顓然无思,頽然无为,椎鲁敦朴而不杂以伪,故其民难摇而易化。”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