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风势狂暴的词语(40个)(形容风势凶猛的成语)

xxmadmin 2024-05-12 09:00:40

形容风势狂暴的词语(形容风势凶猛的成语)(40个))

形容风势狂暴的词语(形容风势凶猛的成语):五内如焚,以火去蛾,以火救火,其势汹汹,刀耕火耘,刮刮杂杂,囊萤照书,心急火燎,悬河泻火,惹火烧身,扇火止沸,抱火寝薪,救火拯溺,救焚拯溺,救焚益薪,杀气腾腾,来势汹汹,气势汹汹,气焰嚣张,水火不相容,水火不避,火中取栗,火光烛天,火尽薪传,烈烈轰轰,焮天铄地,熊熊烈火,熯天炽地,燎发摧枯,相生相克,绝薪止火,解衣包火,赤舌烧城,轻歌曼舞,飞蛾赴烛,黎庶涂炭,火光冲天,烟炎张天,烈火辨日,水盛胜火。

1、五内如焚  wǔ nèi rú fén

释义:五内如焚  焚:烧。五脏都像着了火一样。形容极度的忧愁和悲伤。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而且年来多病,日见衰颓,每念主上,不觉五内如焚。”  

2、以火去蛾  yǐ huǒ qù é

释义:以火去蛾  娥喜投火,用火驱赶飞蛾,蛾越多。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

出处:《太平御史》卷九四四引《韩子》:“以火去蛾蛾愈多,以鱼殴蝇蝇愈至。”  

3、以火救火  yǐ huǒ jiù huǒ

释义:以火救火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4、其势汹汹  qí shì xiōng xiōng

释义:其势汹汹  其:他的;汹汹:来势浩大。形容来势盛大凶猛的样子。

出处:《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5、刀耕火耘  dāo gēng huǒ yún

释义:刀耕火耘  犹刀耕火种。

出处:宋·苏轼《王公仪夔州路转运使程高夔州路判官制》:“三峡之民,刀耕火耘,与鹿豕杂居。”  

6、刮刮杂杂  guā guā zá zá

释义:刮刮杂杂  形容火势旺盛的样子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地烧着。”  

7、囊萤照书  náng yíng zhào shū

释义:囊萤照书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出处:《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8、心急火燎  xīn jí huǒ liáo

释义:心急火燎  心里很急;像火在烧。急:焦急。

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那管院的太监,心燎意急,一筹莫展。”  

9、悬河泻火  xuán hé xiè huǒ

释义:悬河泻火  见“悬河注火”。

出处:清·陈天华《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二节:“扫荡无余,犹悬河以泻火。”  

10、惹火烧身  rě huǒ shāo shēn

释义:惹火烧身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

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11、扇火止沸  shàn huǒ zhǐ fèi

释义:扇火止沸  沸:沸腾,指水滚开。用扇风助长火势的办法来停止水沸腾。比喻采取的办法与希望达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吴书》:“风声流闻,震荡城邑,丘墙惧于横暴,贞良化为群恶,此何异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12、抱火寝薪  bào huǒ qǐn xīn

释义:抱火寝薪  抱火:捧着火种;寝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机潜伏,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出处:汉 贾谊《上陈政事疏》:“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  

13、救火拯溺  jiù huǒ zhěng nì

释义:救火拯溺  见“救焚拯溺”。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将以迎王师。”  

14、救焚拯溺  jiù fén zhěng nì

释义:救焚拯溺  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出处:汉 王充《论衡 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15、救焚益薪  jiù fén yì xīn

释义:救焚益薪  焚:火灾;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出处:清 刘坤一《复李少荃制军》:“所派之营务处何道台,则人更阴狡,以之自辅,是犹救焚而益薪。”  

16、杀气腾腾  shā qì téng téng

释义:杀气腾腾  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指杀伐之气很盛;凶神恶煞的样子。

出处:《前汉书平话》:“战尘郁郁,杀气腾腾,遮笼四野、蔽塞五方。”  

17、来势汹汹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释义:来势汹汹  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出处: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接着便是来势汹汹地展开了追查一封写给党中央的所谓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牵扯到我。”  

18、气势汹汹  qì shì xiōng xiōng

释义:气势汹汹  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19、气焰嚣张  qì yàn xiāo zhāng

释义:气焰嚣张  嚣张:猖獗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出处:《手术台就是阵地》:“气焰嚣张的日寇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等消灭了五百多人。”  

20、水火不相容  shuǐ huǒ bù xiāng róng

释义:水火不相容  相:相互;容:容纳;相容:相互容纳。指水;火本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能相互容纳。后用来比喻人或事情彼此本质相反;根本对立。

出处:《周易 说卦》:“故水火不相逮。”  

21、水火不避  shuǐ huǒ bù bì

释义:水火不避  谓不避艰险。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驱使,奋勇直前,水火不避。”  

22、火中取栗  huǒ zhōng qǔ lì

释义:火中取栗  偷取炉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当;却一无所得。

出处: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 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23、火光烛天  huǒ guāng zhú tiān

释义:火光烛天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出处:明·张岱《海志》:“火光烛天,海水如沸,此来得见海战,尤奇。”  

24、火尽薪传  huǒ jìn xīn chuán

释义:火尽薪传  火虽烧完,柴却留传下来。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

出处: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四出:“仗猛力精心,斩断牵缠,若不是粉碎虚空,终似那痴拳太软,总火尽薪传也。”  

25、烈烈轰轰  liè liè hōng hōng

释义:烈烈轰轰  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26、焮天铄地  jú tiān shuò dì

释义:焮天铄地  形容火势炽盛。

出处:唐·王维《京兆尹张公德政碑》:“火燎将至,焮天铄地。”  

27、熊熊烈火  xióng xióng liè huǒ

释义:熊熊烈火  熊熊:形容火势旺盛。形容火势旺盛而猛烈

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5回:“冥器杌椅车轿,都陷在熊熊烈火之中。”  

28、熯天炽地  chéng tiān chì dì

释义:熯天炽地  形容火势极猛。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1回:“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是个熯天炽地。”  

29、燎发摧枯  liǎo fà cuī kū

释义:燎发摧枯  燎发:火烧毛发;摧枯:折断枯木。比喻消灭敌人极容易。

出处:《隋书·音乐志下》:“攻如燎发,战似摧枯。”  

30、相生相克  xiāng shēng xiāng kè

释义:相生相克  见“相生相克”。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十六:“便有五行金木,相生相克。”  

31、绝薪止火  jué xīn zhǐ huǒ

释义:绝薪止火  绝:断绝;薪:柴草。断绝柴草,使火停止燃烧。比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

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扬汤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则止矣。” 汉·枚乘《上书谏吴书》:“一人饮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32、解衣包火  jiě yī bāo huǒ

释义:解衣包火  比喻不解决问题,只招致危险。

出处:《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三年》:“关中华戎杂错,风俗劲悍;裕欲以荆扬之化,施之函秦,此无异解衣包火,张罗捕虎。”  

33、赤舌烧城  chì shé shāo chéng

释义:赤舌烧城  赤:火红色。赤舌如火,足以烧城。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

出处:汉 扬雄《太玄 干》:“赤舌烧城,吐水于瓶。”  

34、轻歌曼舞  qīng gē màn wǔ

释义:轻歌曼舞  轻:轻快;慢:体态柔美。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

出处:《群音类选 玉如意记 赏月登仙》:“助人间才子佳人兴,轻歌慢舞,任星移斗横。”  

35、飞蛾赴烛  fēi é fù zhú

释义:飞蛾赴烛  见“飞蛾赴火”。

出处:宋·黄庭坚《演雅》诗:“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  

36、黎庶涂炭  lí shù tú tàn

释义:黎庶涂炭  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

出处:《晋书 刘元海载记》:“黎庶涂炭,靡所控告。”  

37、火光冲天  huǒ guāng chōng tiān

释义:火光冲天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

出处:明·张岱《海志》:"火光烛天,海水如沸,此来得见海战,尤奇。"  

38、烟炎张天  yān yán zhāng tiān

释义:烟炎张天  烟火遮满天空。炎:同焰。

39、烈火辨日  liè huǒ biàn rì

释义:烈火辨日  在烈火中能辨别玉的好坏。比喻在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

出处:宋·叶廷圭《海录碎事·人事》:"烈火辨玉,疾风知草。"  

40、水盛胜火  shuǐ shèng shèng huǒ

释义:水盛胜火  盛:强烈。水势盛大定能战胜火势。比喻善良终究能战胜邪恶。

出处:汉·王充《论衡·命义》:"遭逢之祸大,命善禄盛不能却也。譬犹水火相更也,水盛胜火,火盛胜水。"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