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不出什么的成语四个字(40个)(什么不什么出的成语)

xxmadmin 2024-06-12 09:00:09

什么不出什么的成语四个字(什么不什么出的成语)(40个))

什么不出什么的成语四个字(什么不什么出的成语):踣不复振,不三不四,不上不下,不丰不俭,不丰不杀,不仁不义,不今不古,不依不饶,不值一顾,不值一驳,不偏不倚,不偢不倸,兵不厌权,兵不接刃,兵不污刃,兵不由将,兵不血刃,兵不逼好,卑不足道,必不可少,必不得已,必不挠北,悲不自胜,拔不出脚,敖不可长,爱不忍释,百不一存,百不一爽,百不一贷,百不一遇,百不失一,百不当一,百不获一,败不旋踵,逼不得已,安不忘虞,不公不法,百不得一,暴不肖人,傲不可长。

1、踣不复振  bó bù fù zhèn

释义:踣不复振  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

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2、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释义:不三不四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3、不上不下  bù shàng bù xià

释义:不上不下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达生》:“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4、不丰不俭  bù fēng bù jiǎn

释义:不丰不俭  指不奢不俭,多少合宜。

出处:见“不丰不杀”。  

5、不丰不杀  bù fēng bù shā

释义: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器》:“孔子曰:‘礼不可不省也,礼不同,不丰,不杀。’”  

6、不仁不义  bù rén bù yì

释义:不仁不义  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残忍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7、不今不古  bù jīn bù gǔ

释义: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出处:西汉 扬雄《太玄经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范望注:“既不合今,亦不合古。”  

8、不依不饶  bù yī bù ráo

释义:不依不饶  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烷完。

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36回:“这里黄三太见周应龙不依不饶,他就开口说:‘周寨主,……’”  

9、不值一顾  bù zhí yī gù

释义:不值一顾  顾:看。不值得一看。形容瞧不起某事物。

出处:明 方孝儒《送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10、不值一驳  bù zhí yī bó

释义:不值一驳  不值得批驳。

出处:马识途《清江壮歌》第七章:“至于你哼哼唧唧地说那套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话儿,是不值一驳的。”  

11、不偏不倚  bù piān bù yǐ

释义:不偏不倚  偏、倚:不正;歪。原指儒家的中庸之道。现指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宋 朱熹《中庸集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12、不偢不倸  bù chǒu bù cǎi

释义:不偢不倸  偢:同“瞅”,看;倸:同“睬”,理睬。不看也不答理,也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出处:明 苏复之《金印记 周氏回家》:“妇婿功名不遂回来,一家不偢不倸。”  

13、兵不厌权  bīng bù yàn quán

释义:兵不厌权  见“兵不厌诈”。

出处:《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  

14、兵不接刃  bīng bù jiē rèn

释义:兵不接刃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出处:《吕氏春秋 怀宠》:“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  

15、兵不污刃  bīng bù wū rèn

释义:兵不污刃  犹兵不血刃。

出处: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威德所加,兵不污刃,收魏博等六州。”  

16、兵不由将  bīng bù yóu jiàng

释义:兵不由将  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

出处:明·徐渭《续英烈传》第22回:“燕兵知是天助,乘风大呼纵击。南兵乱慌慌,只觉风声皆兵,哪里还敢恋战。遂兵不由将,将不顾兵,各各奔溃。”  

17、兵不血刃  bīng bù xuè rèn

释义:兵不血刃  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18、兵不逼好  bīng bù bī hǎo

释义:兵不逼好  兵:出兵打仗;逼:威胁;好:指友好国家。不出兵威胁友好的国家

出处:《孔子家语·相鲁》:“俘不干盟,兵不偪(逼)好。”  

19、卑不足道  bēi bù zú dào

释义:卑不足道  道:说,讲。指卑下得不值一提

出处:绍剧《龙虎斗》第三场:“此身卑不足道,惟恐奸贼心存异志,宋室难安。”  

20、必不可少  bì bù kě shǎo

释义:必不可少  绝对需要,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9回:“这拜阴寿更是必不可少的。”  

21、必不得已  bì bù dé yǐ

释义:必不得已  必然不能得止。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

出处:《论语 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22、必不挠北  bì bù náo běi

释义:必不挠北  挠北:败北,作战失败。必定不会失败。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忠廉》:“若此人也,有势则必不自私矣,处官则必不为污矣;将众则必不挠北矣。”  

23、悲不自胜  bēi bù zì shèng

释义:悲不自胜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出处: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24、拔不出脚  bá bù chū jiǎo

释义:拔不出脚  比喻陷入困境或杂事缠身而一时无法解脱

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四章:“天保娘叹了口气:‘叫做陷进泥坑拔不出脚。’”  

25、敖不可长  ào bù kě zhǎng

释义:敖不可长  敖:通“傲”,傲慢。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26、爱不忍释  ài bù rěn shì

释义:爱不忍释  忍:忍心;释:放下。对所喜爱的物品;爱得拿在手里久久不肯放下。形容极其喜爱。

出处: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条幅扇头诗》:“又于扇头见一绝云:‘一夜东风草剪齐,如丝春雨湿香泥……’亦爱不忍释。”  

27、百不一存  bǎi bù yī cún

释义:百不一存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出处:北周 宇文逌《序》:“昔在阳都,有集十四卷,值太清罹乱,百不一存。”  

28、百不一爽  bǎi bù yī shuǎng

释义:百不一爽  爽:失,差。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出处:《清史稿·戴敦元传》:“至老,或问僻事,指革书案卷,百不一爽。”  

29、百不一贷  bǎi bù yī dài

释义:百不一贷  犹言无一宽免。

出处:《新唐书 酷吏传 来俊臣》:“后信之,诏于丽景门别置狱,敕俊臣等颛按事,百不一贷。”  

30、百不一遇  bǎi bù yī yù

释义:百不一遇  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形容极其难得。

出处:汉 荀悦《汉纪 哀帝纪下》:“言立策成,终无咎悔,若此之事,百不一遇,其知之所见,万不及一也。”  

31、百不失一  bǎi bù shī yī

释义:百不失一  失:过失,错误。万无一失。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出处:东汉 王充《论衡 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32、百不当一  bǎi bù dāng yī

释义:百不当一  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出处: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下》:“平易相远,山谷幽涧,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  

33、百不获一  bǎi bù huò yī

释义:百不获一  获:得到。一百个之中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极其难得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50回:“人品自会端正,文移自会清顺、晓畅,然着实是百不获一的。”  

34、败不旋踵  bài bù xuán zhǒng

释义:败不旋踵  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旋踵,转动一下脚后跟。

出处:唐 卢照邻《三国论》:“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  

35、逼不得已  bī bù dé yǐ

释义:逼不得已  逼:逼迫。迫不得已

出处: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85卷:“欲此求方,终不可得,云伟骨未应得之,逼不得已,妻尸解而去。”  

36、安不忘虞  ān bù wàng yú

释义:安不忘虞  虞:忧患。安定太平的时候不能忘记潜伏着的忧患。

出处:《宋书·文帝纪》:"安不忘虞,经世之所同,治兵交战,有国之恒典。"  

37、不公不法  bù gōng bù fǎ

释义:不公不法  不公平待人,不遵守法律。形容为非作歹,仗势欺人的行为。

出处:宋·司马光《与姪贴》:"不可恃赖我势,作不公不法,搅扰官法。"  

38、百不得一  bǎi bù dé yī

释义:百不得一  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出处:清·李渔《笠翁文集·〈和鸣集〉序》:"求其百首和鸣者,百不得一,何造物不均若是哉。"  

39、暴不肖人  bào bù xiāo rén

释义:暴不肖人  暴:凶暴;不肖:不贤。凶暴而不贤的人。

出处:《墨子·非命下》:"以此说观之,则必非莫三代圣善人也,心暴不肖人也。"  

40、傲不可长  ào bù kě zhǎng

释义:傲不可长  傲慢之心不可以滋长。

出处:《礼记·曲礼上》:"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