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责任的词语成语(40个)(关于责任的经典成语)

xxmadmin 2024-06-12 09:00:02

有关责任的词语成语(关于责任的经典成语)(40个))

有关责任的词语成语(关于责任的经典成语):一方之任,一身而二任,互相推托,互相推诿,以天下为己任,任重才轻,任重道远,信口开河,信口胡言,分内之事,力不胜任,匹夫有责,千钧重负,国家大事,国家栋梁,守土有责,己溺己饥,己饥己溺,开柙出虎,引咎自责,操刀伤锦,敢作敢当,敷衍塞责,无以塞责,无关紧要,无官一身轻,死而后已,滑头滑脑,聊以塞责,草草收兵,虎兕出柙,讲是说非,避重逐轻,问诸水滨,随口乱说,非异人任,顺口开河,马马虎虎,鲁莽灭裂,一身二任。

1、一方之任  yī fāng zhī rèn

释义:一方之任  负一方面责任的职务。

出处:《汉书·终军传》:“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  

2、一身而二任  yī shēn ér èr rèn

释义:一身而二任  一个人承担两种任务。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  

3、互相推托  hù xiāng tuī tuō

释义:互相推托  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出处:《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彼此互相推托,皆齐之不收,反遗之以与金人用。”  

4、互相推诿  hù xiāng tuī wěi

释义:互相推诿  诿:也作“委”,推辞;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出处:明·李贽《焚书·因记往事》:“甚至互相推托,以为能明哲。”  

5、以天下为己任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

释义:以天下为己任  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出处:《南史 孔休源传》:“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6、任重才轻  rèn zhòng cái qīng

释义:任重才轻  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

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与参军掾属教》:“任重才轻,故多阙漏。”  

7、任重道远  rèn zhòng dào yuǎn

释义: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8、信口开河  xìn kǒu kāi hé

释义:信口开河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9、信口胡言  xìn kǒu hú yán

释义:信口胡言  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这里什么去处,你敢信口胡言!”  

10、分内之事  fèn nèi zhī shì

释义:分内之事  分内:自己,本分。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

出处:《圣谕广训·孝训》:“皆孝子分内之事也。”  

11、力不胜任  lì bù shèng rèn

释义:力不胜任  胜任:担当得起或承受得住。能力不够;难以担当任务。

出处:《周易 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言不胜其任也。”  

12、匹夫有责  pǐ fū yǒu zé

释义:匹夫有责  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平常的人;有责:有责任。每个人都有责任。

出处: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3、千钧重负  qiān jūn zhòng fù

释义:千钧重负  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出处:《四川文学》:“探信的匆匆赶回来,说敌人已经退去,大家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14、国家大事  guó jiā dà shì

释义:国家大事  大事:重大事情。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贾复传》:“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  

15、国家栋梁  guó jiā dòng liáng

释义:国家栋梁  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真乃国家栋梁。”  

16、守土有责  shǒu tǔ yǒu zé

释义:守土有责  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

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地方官守土有责,而且朝廷已有旨意,派在籍大臣办理‘团练’,以求自保。”  

17、己溺己饥  jǐ nì jǐ jī

释义:己溺己饥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出处: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18、己饥己溺  jǐ jī jǐ nì

释义:己饥己溺  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19、开柙出虎  kāi xiá chū hǔ

释义:开柙出虎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孔子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20、引咎自责  yǐn jiù zì zé

释义:引咎自责  咎:错误。主动承担错误;并责备自己。

出处:《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公卿各引咎自责。”  

21、操刀伤锦  cāo dāo shāng jǐn

释义:操刀伤锦  操刀和割锦本不是一回事,后人并而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  

22、敢作敢当  gǎn zuò gǎn dāng

释义:敢作敢当  敢:有胆量。敢于放手行事,敢于承担责任。

出处: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75回:“敢作敢当,才是英雄好汉。”  

23、敷衍塞责  fū yǎn sè zé

释义:敷衍塞责  敷衍:做事不认真;塞责:搪塞责任。做事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

出处:清 张集磬《道咸宦海见闻录》:“而严令愿为恪遵,委勘几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属敷衍塞责。”  

24、无以塞责  wú yǐ sè zé

释义:无以塞责  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出处:《汉书 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25、无关紧要  wú guān jǐn yào

释义:无关紧要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26、无官一身轻  wú guān yī shēn qīng

释义:无官一身轻  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出处:宋 苏轼《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斗老》诗:“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27、死而后已  sǐ ér hòu yǐ

释义:死而后已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8、滑头滑脑  huá tóu huá nǎo

释义:滑头滑脑  形容人狡诈、不诚实。也指圆滑,不肯负责任。

出处:林语堂《上海颂》:“及那些滑头滑脑的旅馆茶房的都市三呼:你真是伟大而不可思议啊!”  

29、聊以塞责  liáo yǐ sè zé

释义:聊以塞责  聊:姑且;塞:搪塞;应付。姑且用以搪塞、应付自己应该担负的责任。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姐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30、草草收兵  cǎo cǎo shōu bīng

释义:草草收兵  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出处:欧阳山《苦斗》:“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许多,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个赤卫队员么?”  

31、虎兕出柙  hǔ sì chū xiá

释义:虎兕出柙  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32、讲是说非  jiǎng shì shuō fēi

释义:讲是说非  犹言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出处:元 柯丹邱《荆钗记 受钗》:“这财礼虽是轻微,你为何讲是说非?”  

33、避重逐轻  bì zhòng zhú qīng

释义:避重逐轻  指避开较重的责任,拣轻的承担。

出处:见“避重就轻”。  

34、问诸水滨  wèn zhū shuǐ bīn

释义:问诸水滨  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35、随口乱说  suí kǒu luàn shuō

36、非异人任  fēi yì rén rèn

释义:非异人任  异人:别人;任:承担。不是别人的责任。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

出处: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年》:“楚君以郑故,亲集矢于其目,非异人任,寡人也。”  

37、顺口开河  shùn kǒu kāi hé

释义:顺口开河  犹言信口开河。不假深思,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回:“我原来是私访,为何顺口开河?”  

38、马马虎虎  mǎ mǎ hǔ hǔ

释义:马马虎虎  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39、鲁莽灭裂  lǔ mǎng miè liè

释义:鲁莽灭裂  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出处:《庄子·则阳》:“君为政焉勿卤莽,治民焉勿灭裂。”  

40、一身二任  yī shēn èr rèn

释义:一身二任  任:职务,责任。一个人承担两种职务。

出处:《汉书·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