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非常了解的四字成语(23个)(形容特别了解物的成语)

xxmadmin 2025-08-02 00:02:56

形容非常了解的四字成语(形容特别了解物的成语)(23个))

形容非常了解的四字成语(形容特别了解物的成语):一清二楚,一目了然,不见舆薪,了如指掌,了若指掌,亲密无间,亲昵亡间,刻骨铭心,如影随形,心照不宣,情同手足,明察秋毫,没世难忘,洞若观火,洞见症结,相依为命,秋毫之末,铭刻心骨,镂心刻骨,按图索籍,难以忘怀,浮生六记,如响之应声。

1、一清二楚  yī qīng èr chǔ

释义:一清二楚  十分明白、清楚。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小顺儿样样事情都要闹个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当好妈妈的保镖呢。”  

2、一目了然  yī mù liǎo rán

释义:一目了然  目:看。了然:明明白白的样子。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3、不见舆薪  bù jiàn yú xīn

释义:不见舆薪  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4、了如指掌  liǎo rú zhǐ zhǎng

释义:了如指掌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5、了若指掌  liǎo ruò zhǐ zhǎng

释义:了若指掌  比喻对情况十分明白清楚

出处:《宋史 道学传序》:“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6、亲密无间  qīn mì wú jiàn

释义:亲密无间  间:缝隙。关系非常融洽、密切、没有一点间隔。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7、亲昵亡间  qīn nì wú jiàn

释义:亲昵亡间  亲昵:很亲近;亡:通“无”。形容关系十分密切,没有丝毫隔阂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8、刻骨铭心  kè gǔ míng xīn

释义:刻骨铭心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出处: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9、如影随形  rú yǐng suí xíng

释义:如影随形  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一样。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常在一起。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  

10、心照不宣  xīn zhào bù xuān

释义:心照不宣  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照:明白;宣:宣扬;公开说明。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11、情同手足  qíng tóng shǒu zú

释义:情同手足  情:交谊;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亲兄弟一样。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12、明察秋毫  míng chá qiū háo

释义:明察秋毫  明:明晰;察:看;观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现象。目光犀利;能敏锐地看清极细小微末的东西。形容人能洞察事理;不受欺蒙。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13、没世难忘  mò shì nán wàng

释义:没世难忘  没世:死。一辈子也忘不了。

出处:《礼记 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14、洞若观火  dòng ruò guān huǒ

释义:洞若观火  如同看火那样看得清楚。比喻对事物观察得十分明白透彻。

出处:明 林潞《江陵救时之相论》:“当以某辞入告,某策善后,勇怯强弱,进退疾徐,洞若观火。”  

15、洞见症结  dòng jiàn zhèng jié

释义:洞见症结  洞见:清楚地看到;症结:肚子里结块的病,比喻问题的关键。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四》:“(香畹首肯曰)斯言洞见症结矣。”  

16、相依为命  xiāng yī wéi mìng

释义:相依为命  依:依靠;为命:为生;过日子。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出处:晋 李密《陈情事表》:“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17、秋毫之末  qiū háo zhī mò

释义:秋毫之末  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末:末梢;尖端。比喻十分细微的东西。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而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18、铭刻心骨  míng kè xīn gǔ

释义:铭刻心骨  比喻感念极深,永远不忘

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19、镂心刻骨  lòu xīn kè gǔ

释义:镂心刻骨  形容感念深切,难以忘怀。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6回:“妾等蒙陛下眷爱,镂心刻骨,没世难忘。今不幸遭此离乱,陛下欲舍妾身何往?”  

20、按图索籍  àn tú suǒ jí

释义:按图索籍  按照地图,搜索典籍。

出处:明·张岱《皇华考序》:"可见按图索籍,山溪道路,一目了然。"  

21、难以忘怀  nán yǐ wàng huái

释义:难以忘怀  忘怀:忘记。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

22、浮生六记  fú shēng liù jì

释义:浮生六记  笔记。清代沈复著。六卷。系作者在嘉庆年间所写的回忆录。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六部分。后两记已佚。主要记叙作者与其妻陈芸的家庭生活,其间悲欢离合,写得朴素真挚,凄恻动人。

23、如响之应声  rú xiǎng zhī yìng shēng

释义:如响之应声  比喻对答迅速,反应极快。

出处:《管子·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