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什么什么什么成语(40个)(不什么分什么的成语)

xxmadmin 2025-07-25 08:02:20

不分什么什么什么成语(不什么分什么的成语)(40个))

不分什么什么什么成语(不什么分什么的成语):不一而足,不乏其人,不二法门,不亦乐乎,不以为意,不以为然,不出所料,不分上下,不分伯仲,不分畛域,不分皂白,不分胜败,不分轩轾,不分轻重,不分青红皂白,不刊之论,不动声色,不卑不亢,不即不离,不厌其烦,不可名状,不可告人,不可思议,不可理喻,不吝赐教,不堪入目,不学无术,不容置喙,不容置疑,不屈不挠,不屑一顾,不差上下,不得而知,不忍卒读,不情之请,不慌不忙,不敢造次,不易之论,不是冤家不聚头,安常守分。

1、不一而足  bù yī ér zú

释义:不一而足  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出处:《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2、不乏其人  bù fá qí rén

释义:不乏其人  乏:缺乏;其人:那样的人。不缺少那样的人。

出处:清 吕留良《与陈执斋书》:“然则如今之篯侯,远近不乏其人。”  

3、不二法门  bù èr fǎ mén

释义:不二法门  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

出处:《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4、不亦乐乎  bù yì lè hū

释义:不亦乐乎  亦:也;乎: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不也是快乐的吗?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不以为意  bù yǐ wéi yì

释义: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6、不以为然  bù yǐ wéi rán

释义:不以为然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出处: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7、不出所料  bù chū suǒ liào

释义:不出所料  出:超出;料:推测;料想。指没有出乎预料。即在意料之中。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我从昨夜与密斯谈天之后,一直防着你,刚刚走到你那边,见你不在,我就猜着到这里来了,所以一直赶来,果然不出所料。”  

8、不分上下  bù fēn shàng xià

释义:不分上下  不管上级和下级或指分不出高低胜负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14回:“一天到晚,粘股糖似的,不分上下,搅在一块儿坐马车、看夜戏、游花园。”  

9、不分伯仲  bù fēn bó zhòng

释义:不分伯仲  分不出第一第二

10、不分畛域  bù fēn zhěn yù

释义:不分畛域  畛域:界限。不分界限、范围。也比喻不分彼此

出处:《清史稿 包世臣传》:“世臣拟多裁盐官,堆留运司之钱粮,场大使督皂户,不分畛域,仿现行铁硝之例,听商贩领本地官印照,赴场缴课买盐。”  

11、不分皂白  bù fēn zào bái

释义:不分皂白  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曲直;不问情由。

出处:《诗经 大雅 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 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12、不分胜败  bù fēn shèng bài

释义:不分胜败  指双方势均力敌,分不出高低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两个在战场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13、不分轩轾  bù fēn xuān zhì

释义: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臣所耻也。”  

14、不分轻重  bù fēn qīng zhòng

释义:不分轻重  指人办事盲目,不分主次

出处: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上级机关也不要不分轻重缓急地没有中心地同时指定下级机关做很多项工作。”  

15、不分青红皂白  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释义: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16、不刊之论  bù kān zhī lùn

释义:不刊之论  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不能更改的论断。

出处: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  

17、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释义:不动声色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出处: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18、不卑不亢  bù bēi bù kàng

释义:不卑不亢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19、不即不离  bù jí bù lí

释义:不即不离  即:靠近;离:疏远。既不亲近也不疏远。本是佛教用语;后用来指对待别人的态度不太接近;也不太疏远。也用来表示差不离、不离谱(儿)。

出处:《圆觉经》上卷:“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做梦。”  

20、不厌其烦  bù yàn qí fán

释义:不厌其烦  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

出处: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21、不可名状  bù kě míng zhuàng

释义:不可名状  名:说出;状:形容。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出处:晋 葛洪《神仙记》:“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22、不可告人  bù kě gào rén

释义: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出处: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可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23、不可思议  bù kě sī yì

释义:不可思议  原是佛教用语;指神秘奥妙。不可用心意思忖;也不能用言语表达。后形容对事物情况、发展变化或言论无法想象很难理解。

出处:《维摩诘经 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慧远义记:“不思据心,不议就口,解脱真德,妙在情妄心言不及,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24、不可理喻  bù kě lǐ yù

释义:不可理喻  理:道理;事理;喻:开导;使明白。不能够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他。形容态度蛮横不讲理。

出处: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25、不吝赐教  bù lìn cì jiào

释义:不吝赐教  吝:吝惜;赐:赏予;教:教导,教诲。不吝惜指点教导。请人指教的客气话

出处:鲁迅《两地书》五:“但我相信倘有请益的时候,先生是一定不吝赐教的。”  

26、不堪入目  bù kān rù mù

释义:不堪入目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27、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释义:不学无术  术:技术;技艺。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28、不容置喙  bù róng zhì huì

释义:不容置喙  置:安放;喙:嘴。不许在一旁插嘴。

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20章:“他想推掉沈萍的邀请,但沈萍的口气不容置喙。”  

29、不容置疑  bù róng zhì yí

释义:不容置疑  容:容许;疑:怀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正确和可靠。

出处:宋 陆游《谓南文集》:“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30、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释义: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31、不屑一顾  bù xiè yī gù

释义:不屑一顾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出处: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32、不差上下  bù chā shàng xià

释义:不差上下  不分高下,差不多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33、不得而知  bù dé ér zhī

释义:不得而知  得:能够。无从知道。

出处: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34、不忍卒读  bù rěn zú dú

释义:不忍卒读  卒:尽,完。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出处: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  

35、不情之请  bù qíng zhī qǐng

释义:不情之请  不合情理的请求(称自己提出请求时的客气话)。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不情之请,惟君图之。”  

36、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释义:不慌不忙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37、不敢造次  bù gǎn zào cì

释义:不敢造次  造次:仓促、鲁莽轻率。指不敢匆忙地或鲁莽草率从事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9卷:“恁么即某甲不敢造次。”  

38、不易之论  bù yì zhī lùn

释义:不易之论  易:变更。不可变更的言论。指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二 宋》:“然佞臣不可执笔,则是不易之论。”  

39、不是冤家不聚头  bù shì yuān jiā bù jù tóu

释义:不是冤家不聚头  聚头:碰头。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西山一窟鬼》:“这个不是冤家不聚会。好教官人得知,却有一头好亲在这里。”  

40、安常守分  ān cháng shǒu fèn

释义:安常守分  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四:“如有一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察其所安,又看他心所安稳处,一节深一节”。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