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舌的成语形容惊诧无言(40个)(形容惊诧无言并且带有舌字的成语)

xxmadmin 2025-07-20 16:00:29

含有舌的成语形容惊诧无言(形容惊诧无言并且带有舌字的成语)(40个))

含有舌的成语形容惊诧无言(形容惊诧无言并且带有舌字的成语):唇尖舌利,唇枪舌剑,唇焦舌敝,啖指咬舌,多嘴多舌,掉三寸舌,掉舌鼓唇,搬口弄舌,搬唇弄舌,搬唇递舌,改口沓舌,斗唇合舌,杜口木舌,杜口结舌,百舌之声,瞠目伸舌,瞠目咋舌,瞠目挢舌,瞠目结舌,瞪目结舌,瞪眼咋舌,笨口拙舌,笨嘴拙舌,笨嘴笨舌,膏唇拭舌,裁心镂舌,赤口毒舌,赤口白舌,赤舌烧城,辩口利舌,钉嘴铁舌,长舌之妇,闭口捕舌,闭口结舌,闭口藏舌,鸱鸮弄舌,齿亡舌存,齿弊舌存,齿落舌钝,唇敝舌腐。

1、唇尖舌利  chún jiān shé lì

释义:唇尖舌利  指言词尖利。

2、唇枪舌剑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释义:唇枪舌剑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出处:元 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  

3、唇焦舌敝  chún jiāo shé bì

释义:唇焦舌敝  焦:干;敝:破。嘴唇干,舌头破。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焦唇乾舌,苦身劳力,上事群臣,下养百姓。”  

4、啖指咬舌  dàn zhǐ yǎo shé

5、多嘴多舌  duō zuǐ duō shé

释义:多嘴多舌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你休要多嘴多舌,如今秋雨淋漓,一日难走一日,快与我行动些。”  

6、掉三寸舌  diào sān cùn shé

释义:掉三寸舌  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出处:《史记 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7、掉舌鼓唇  diào shé gǔ chún

释义:掉舌鼓唇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9回:“妆女的呈娇献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8、搬口弄舌  bān kǒu nòng shé

释义:搬口弄舌  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一定背后有说话;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9、搬唇弄舌  bān chún nòng shé

释义:搬唇弄舌  ①挑拨是非。②卖弄口才。

出处:①明 徐某《杀狗记 看书苦谏》:“搬唇弄舌,口是心非,到底有失,不可轻信。”②许地山《海角底孤星》:“你们念书人底能干只会在女人面前搬唇弄舌罢。”  

10、搬唇递舌  bān chún dì shé

释义:搬唇递舌  挑拔是非。

出处: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三折:“你撒了手,不似你这个两头白面,搬唇递舌的歹弟子孩儿。”  

11、改口沓舌  gǎi kǒu tà shé

释义:改口沓舌  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

出处:清·周亮工《书影》卷三:“尉数之曰:‘若复敢姗笑刘侍御文章耶?’景休仰而对曰:‘民宁再受笞数十,终不能改口沓舌,妄谀刘侍御也!’”  

12、斗唇合舌  dòu chún hé shé

释义:斗唇合舌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出处:南唐·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韩三十五老大汉向同年觅得一副使,而更学斗唇合舌。”  

13、杜口木舌  dù kǒu mù shé

释义:杜口木舌  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  

14、杜口结舌  dù kǒu jié shé

释义:杜口结舌  犹言杜口吞声。

出处: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  

15、百舌之声  bǎi shé zhī shēng

释义: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训》:“人有多言者,犹百舌之声;人有少言者,犹不脂之户也。”  

16、瞠目伸舌  chēng mù shēn shé

释义:瞠目伸舌  瞠:瞪着眼睛。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吓得瞠目伸舌,险些儿成了痴呆病。”  

17、瞠目咋舌  chēng mù zé shé

释义:瞠目咋舌  瞠:瞪着眼睛。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31回:“桂芳与文炜听了,不由的瞠目咋舌者,竟不知于冰为何如人。”  

18、瞠目挢舌  chēng mù jiǎo shé

释义:瞠目挢舌  瞠:瞪着眼睛;挢:翘起。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出处:曾朴《答胡适之书》:“我有时谈到外国诗,大家无不瞠目挢舌,认为诗是中国的专有品。”  

19、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释义:瞠目结舌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20、瞪目结舌  dèng mù jié shé

释义:瞪目结舌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出处: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 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  

21、瞪眼咋舌  dèng yǎn zé shé

释义:瞪眼咋舌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出处:康濯《腊梅花 徐水平原的白天黑夜》:“但她们干那新鲜事儿的气魄很快就镇住了大家,叫大家不能不瞪眼咋舌。”  

22、笨口拙舌  bèn kǒu zhuō shé

释义:笨口拙舌  没有口才,不善言谈

出处: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23、笨嘴拙舌  bèn zuǐ zhuō shé

释义:笨嘴拙舌  拙:不巧。嘴笨;口才不好;不善言辞。也作“笨口拙舌”。

出处:杨朔《石油城》:“刘公之低着头,用大手搓着大腿,挺为难地说:‘我这个人,笨嘴拙舌的,谈什么呢?’”  

24、笨嘴笨舌  bèn zuǐ bèn shé

释义:笨嘴笨舌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  

25、膏唇拭舌  gāo chún shì shé

释义:膏唇拭舌  润滑嘴唇,拭净舌头。意谓极力用话语打动人,多指谗毁。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宦者吕强传》:“群邪项领,膏唇试舌,竞欲咀嚼,造作飞条。”  

26、裁心镂舌  cái xīn lòu shé

释义:裁心镂舌  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口舌。

出处: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镂舌,比辞而道,安可见乎?”  

27、赤口毒舌  chì kǒu dú shé

释义:赤口毒舌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出处:唐 卢仝《月蚀》诗:“月蚀鸟宫十三度,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舌头上吃却月,不啄杀。”  

28、赤口白舌  chì kǒu bái shé

释义:赤口白舌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出处:唐 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29、赤舌烧城  chì shé shāo chéng

释义:赤舌烧城  赤:火红色。赤舌如火,足以烧城。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

出处:汉 扬雄《太玄 干》:“赤舌烧城,吐水于瓶。”  

30、辩口利舌  biàn kǒu lì cí

释义:辩口利舌  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出处:汉 王充《论衡 物势》:“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出为胜。”  

31、钉嘴铁舌  dīng zuǐ tiě shé

释义:钉嘴铁舌  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出处: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钉嘴铁舌,铜头铁额,火眼金睛,都来问禅。”  

32、长舌之妇  cháng shé zhī fù

释义:长舌之妇  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

出处:《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唯厉之阶。”  

33、闭口捕舌  bì kǒu bǔ shé

释义:闭口捕舌  犹言瓮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出处:《晋书 张玄靓传》:“旋谓基曰:‘綝击其东,我等绝其西,不六旬,天下可定,斯闭口捕舌也。’”  

34、闭口结舌  bì kǒu jié shé

释义:闭口结舌  闭着嘴不说话。犹言闭口藏舌。

出处:《快心编初集》第一回:“众人问知是郝家难为他,便闭口结舌不来兜搭。”  

35、闭口藏舌  bì kǒu cáng shé

释义: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出处:五代 冯道《舌》诗:“口是祸之门,舌是斩身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36、鸱鸮弄舌  chī xiāo nòng shé

释义:鸱鸮弄舌  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小人。鸱鸮卖弄口舌。比喻小人拨弄是非,得以逞强。

出处: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竭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凰。  

37、齿亡舌存  chǐ wáng shé cún

释义:齿亡舌存  亡:脱落,不存在。牙齿都掉了,舌头还存在。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柔软的常能保全。

出处:汉·刘向《说苑·敬慎》:“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38、齿弊舌存  chǐ bì shé cún

释义:齿弊舌存  谓刚者易折,柔者难毁。语本汉刘向《说苑·敬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出处:语出汉·刘向《说苑·敬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  

39、齿落舌钝  chǐ luò shé dùn

释义:齿落舌钝  年老掉齿,说话不清楚。

出处:《红楼梦》第二回:“那老僧既聋且昏,又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40、唇敝舌腐  chún bì shé fǔ

释义:唇敝舌腐  犹唇焦舌敝。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