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带危字的成语(40个)(包含危字的成语_包含危字的四字词语)

xxmadmin 2025-07-07 16:00:48

成语带危字的成语(包含危字的成语_包含危字的四字词语)(40个))

成语带危字的成语(包含危字的成语_包含危字的四字词语):拱木不生危,安危与共,乘人之危,倒悬之危,兵凶战危,变危为安,国步艰危,处安思危,存亡危急之秋,存亡安危,孤履危行,安危相易,安危相易,祸福相生,定倾扶危,岌岌可危,急人之危,扶危定乱,扶危定倾,扶危拯溺,扶危持倾,扶危持颠,扶危救困,扶危济困,扶危济急,扶危翼倾,扶困济危,扶颠持危,拨乱济危,持危扶颠,旦夕之危,毁不危身,济弱扶危,登高履危,褒衣危冠,趁人之危,道高益安,势高益危,阽危之域,高而不危,齿危发秀,谠论危言。

1、拱木不生危  gǒng mù bù shēng wēi

释义:拱木不生危  拱木:两臂合围那样粗的树木;危:危险的地方。大的树森林不生长在高而危险的地方。比喻忠臣没生在的危难的时期。

出处:《国语·晋语八》:"直不辅曲,明不规暗,拱木不生危,桦柏不生埤。"  

2、安危与共  ān wēi yǔ gòng

释义:安危与共  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出处: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  

3、乘人之危  chéng rén zhī wēi

释义:乘人之危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4、倒悬之危  dào xuán zhī wēi

释义:倒悬之危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出处:《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5、兵凶战危  bīng xiōng zhàn wēi

释义:兵凶战危  指战事凶险可怕。

出处:汉 晁错《言兵事疏》:“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故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卬之间耳。”  

6、变危为安  biàn wēi wéi ān

释义:变危为安  变危急为平安。

出处:宋 司马光《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  

7、国步艰危  guó bù jiān wēi

释义:国步艰危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的境地

出处:清·顾炎武《赠路舍人泽溥》诗:“国步方艰危,简在卿昆季。”  

8、处安思危  chǔ ān sī wēi

释义:处安思危  处:居于;思:想,考虑。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出处: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皇复》:“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9、存亡危急之秋  cún wáng wēi jí zhī qiū

释义:存亡危急之秋  指生存、灭亡、危险、紧急的关键时刻

出处: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在存亡危急之秋,更不应计较过去的一切,而当与全国国民彻底更始,力谋团结,以保国家之生命与生存。”  

10、存亡安危  cún wáng ān wēi

释义:存亡安危  使将要灭亡的保存下来,使极其危险的安定下来。形容在关键时刻起了决定作用。

出处:《荀子·王制》:“功名之所就,存亡安危之所堕,必将于愉殷赤心之所。”  

11、孤履危行  gū lǚ wēi xíng

释义:孤履危行  谓行为孤高独特。

出处: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  

12、安危相易  ān wēi xiāng yì

释义:安危相易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13、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ān wēi xiāng yì,huò fú xiāng shēng

释义: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相转化,灾祸与幸福互为因果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14、定倾扶危  dìng qīng fú wēi

释义:定倾扶危  倾:危。扶助危倾,使其安定。指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

出处:汉·恒宽《盐铁论·备胡》:“古者明王讨暴卫弱,定倾扶危,使小国之君悦;讨暴定倾,则无罪之人附。”  

15、岌岌可危  jí jí kě wēi

释义:岌岌可危  岌岌: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形容形势极其危险。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天下殆哉,岌岌乎!”  

16、急人之危  jí rén zhī wēi

释义:急人之危  急:着急;危:危急。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出处:《新五代史·刘守光传》:“公三晋贤士,独不急人之危乎?”  

17、扶危定乱  fú wēi dìng luàn

释义:扶危定乱  扶助危难,平定祸乱。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3回:“能识人,能爱人才,能为国留得那英雄豪杰,为朝廷扶危定乱。”  

18、扶危定倾  fú wēi dìng qīng

释义:扶危定倾  谓在国家危殆将倾覆之时扶持之使安定。

出处:《周书·李基传》:“太祖扶危定倾,威权震主。”  

19、扶危拯溺  fú wēi zhěng nì

释义:扶危拯溺  溺:落水。扶助危难者,救起落水者。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出处:唐·崔佑甫《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常州之义笃于友,用之有常,行之可久,扶危拯溺,尔身我手。”  

20、扶危持倾  fú wēi chí qīng

释义:扶危持倾  扶:帮助;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使之转危为安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许靖传》:“今日足下扶危持倾,为国柱石。”  

21、扶危持颠  fú wēi chí diān

释义:扶危持颠  扶:帮助;持:握,把握;颠:倒,倾倒。指挽回处于危难中的国家或人。

出处:唐 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末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扶危持颠。”  

22、扶危救困  fú wēi jiù kùn

释义:扶危救困  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

出处:元·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  

23、扶危济困  fú wēi jì kùn

释义:扶危济困  扶:帮助;支持;济:拯救。扶持、救济生活困苦、处境危急的人。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24、扶危济急  fú wēi jì jí

释义:扶危济急  犹扶危济困。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  

25、扶危翼倾  fú wēi yì qīng

释义:扶危翼倾  见“扶危定倾”。

出处:《周书·武帝纪下》:“昔魏室将季,海内分崩,太祖扶危翼倾,肇开王业。”  

26、扶困济危  fú kùn jì wēi

释义:扶困济危  扶:帮助,支持;济:拯救。扶持、救济有危难和困苦的人

出处:柳洲《风雨桃花洲》:“李大树在二虎子心目中,已成为自己所不及的、不畏强暴、扶困济危、本领高强的英雄。”  

27、扶颠持危  fú diān chí wēi

释义:扶颠持危  颠:倒,倾倒;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

出处:宋·秦观《贺孙中丞启》:“恭惟中丞侍郎,受天间气,为世直儒;力足以扶颠持危,器足以致远任重。”  

28、拨乱济危  bō luàn jì wēi

释义:拨乱济危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出处:晋·龚壮《上李寿封事》:“管、蔡既兴,谗谀滋蔓,大义灭亲,拨乱济危。”  

29、持危扶颠  chí wēi fú diān

释义:持危扶颠  扶持危困的局面。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30、旦夕之危  dàn xī zhī wěi

释义:旦夕之危  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31、毁不危身  huǐ bù wēi shēn

释义:毁不危身  见“毁不灭性”。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  

32、济弱扶危  jì ruò fú wēi

释义:济弱扶危  济:救助;弱:弱小。指救助弱小危难的人

出处: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如此富贵之时,又昔修桥砌路,济弱扶危。”  

33、登高履危  dēng gāo lǚ wēi

释义:登高履危  比喻诚惶诚恐。

出处:《淮南子 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  

34、褒衣危冠  bāo yī wēi guān

释义:褒衣危冠  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出处: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献酬有容,歌风雅之古辞,斥夷狄之新声。褒衣危冠,兴兴如此。”  

35、趁人之危  chèn rén zhī wēi

释义:趁人之危  利用别人危险的境况图利。

出处:蒋子龙《开拓者,开拓者》十六:“金城扭头瞪他一眼:‘去你妈的!君子不趁人之危。’”  

36、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dào gāo yì ān, shì gāo yì wēi

释义: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出处:《史记·日者列传》:“道高易安,势高益危。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37、阽危之域  diàn wēi zhī yù

释义:阽危之域  阽危:危险;域:境地。危险的境地。

出处: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故能出人于阽危之域,跻俗于仁寿之地。”  

38、高而不危  gāo ér bù wēi

释义:高而不危  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

出处:《孝经·诸侯章》:“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39、齿危发秀  chǐ wēi fā xiù

释义:齿危发秀  年高眉秀。

出处:《文选·任昉》:“至若齿危发秀之老,含经味道之生,莫不北面人宗,自同资敬。”  

40、谠论危言  dǎng lùn wēi yán

释义:谠论危言  公正的议论,无畏的直言。

出处:宋·曾巩《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诗:"谠论危言望素隆,独于声利性偏慵。"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