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物气节的词(40个)(形容人的气节的成语)

xxmadmin 2025-06-30 00:03:18

形容人物气节的词(形容人的气节的成语)(40个))

形容人物气节的词(形容人的气节的成语):大人不曲,达人雅志,冰壑玉壶,半天朱霞,不同流俗,不屈不挠,不挠不折,冰壶玉尺,冰壶玉衡,冰魂雪魄,出尘不染,出淤泥而不染,大节不夺,大雅君子,大雅宏达,崇洋媚外,德厚流光,德深望重,德被八方,德配天地,德重恩弘,才高行洁,报仇雪恨,抱瑜握瑾,春风沂水,百世之师,砥节奉公,砥节守公,秉节持重,苍松翠柏,超凡脱俗,蹈节死义,辞金蹈海,道高德重,包元履德,大人无己,德被四方,大德必寿,存神索至,德高毁来。

1、大人不曲  dà rén bù qū

释义:大人不曲  曲:不公正。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遵守一定的原则,不偏私,不迎合。

出处:汉·贾谊《鹏鸟赋》:"怵迫之徒兮,或趋东西,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  

2、达人雅志  dá rén yǎ zhì

释义:达人雅志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雅:高雅,高尚;致:情趣。人品高尚,情趣深远。形容人的言谈举止不俗。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纡谟定命,远猷辰告。’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3、冰壑玉壶  bīng hè yù hú

释义:冰壑玉壶  壑:深沟。像冰那样清澈的深山沟里的水,盛在晶莹的玉壶里。比喻人节操高尚,品性高洁。

出处:唐·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窦侍御》:"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年未三十,忠义俱,骨绠绝代无,炯如一段清水出万壑,置在迎风露寒之玉壶。"  

4、半天朱霞  bàn tiān zhū xiá

释义:半天朱霞  半天:空中;朱:红色。半空中的红霞。比喻人品高尚,超凡脱俗。

出处:《南史·刘怀珍传附刘訏传》:"訏超超越俗,如半天朱霞,敲矫矫出尘,如云中白鹤。皆俭岁之梁稷,寒年之纤纩。"  

5、不同流俗  bù tóng liú sú

释义:不同流俗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出处:《礼记 射义》:“不从流俗。  

6、不屈不挠  bù qū bù náo

释义:不屈不挠  屈、挠:弯曲。不屈服。形容不畏强暴和困难;十分顽强;决不屈服。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挠)不诎(屈)。”  

7、不挠不折  bù náo bù zhé

释义:不挠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出处:宋 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8、冰壶玉尺  bīng hú yù chǐ

释义:冰壶玉尺  冰壶:即冰心玉壶;玉尺:玉制的尺。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出处:《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9、冰壶玉衡  bīng hú yù héng

释义:冰壶玉衡  冰壶:即冰心玉壶;玉衡:用玉石装饰的衡器。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出处:唐·杜甫《寄裴施州诗》:“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  

10、冰魂雪魄  bīng hún xuě pò

释义:冰魂雪魄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出处: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11、出尘不染  chū chén bù rǎn

释义:出尘不染  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出处:宋·周敦颐《周濂溪集·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12、出淤泥而不染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释义:出淤泥而不染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污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出处:宋 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13、大节不夺  dà jié bù duó

释义:大节不夺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4、大雅君子  dà yǎ jūn zǐ

释义:大雅君子  大雅:对品德高尚,才学优异者的赞词。君子:泛指有才德的人。指有才德的人。

出处:《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之矣。”《论语·八佾》:“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15、大雅宏达  dà yǎ hóng dá

释义:大雅宏达  大雅:宏达雅正;宏达:才识广博通达。指宏达雅正才德高尚的人

出处:东汉·班固《西都赋》:“又有承明金马,著作之庭,大雅宏达,于兹为群。”  

16、崇洋媚外  chóng yáng mèi wài

释义:崇洋媚外  崇:崇拜;推崇;媚:谄媚。崇拜外国的一切事物;向外国人献媚。

出处:茅盾《向鲁迅学习》:“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崇洋媚外,出卖国家主权。”  

17、德厚流光  dé hòu liú guāng

释义: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穀梁传 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18、德深望重  dé shēn wàng zhòng

释义:德深望重  德:品德;深:高;望:声望,名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颂年长与名位高的人

出处:南朝·宋·宋明帝《下庐江王玮诏》:“公若德深望重,宜膺大统;朕初平暴乱,岂敢当壁!”  

19、德被八方  dé pī bā fāng

释义:德被八方  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不可,不可!主公德被八方,名高天下,岂可称臣逆贼!”  

20、德配天地  dé pèi tiān dì

释义:德配天地  谓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  

21、德重恩弘  dé zhòng ēn hóng

释义:德重恩弘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出处: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22、才高行洁  cái gāo xíng jié

释义:才高行洁  洁:清白。才能高;品行好。

出处:汉 王充《论衡 逢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才高行洁,不可保以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卑贱。”  

23、报仇雪恨  bào chóu xuě hèn

释义:报仇雪恨  雪;洗刷;除去;恨:怨恨。报冤仇;解怨恨。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滥官害民贼徒,把我全家诛戮,今日正好报仇雪恨!”  

24、抱瑜握瑾  bào yú wò jǐn

释义:抱瑜握瑾  瑜、瑾:美玉。比喻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

出处:明·徐献忠《唐诗品》:“朔气纵横,壮心落落,抱瑜握瑾,沉浮闾巷之间。”  

25、春风沂水  chūn fēng yí shuǐ

释义:春风沂水  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出处:《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6、百世之师  bǎi shì zhī shī

释义:百世之师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27、砥节奉公  dǐ jié fèng gōng

释义:砥节奉公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28、砥节守公  dǐ jié shǒu gōng

释义:砥节守公  砥:磨刀石;节:节操。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29、秉节持重  bǐng jié chí zhòng

释义:秉节持重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出处:《后汉书 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30、苍松翠柏  cāng sōng cuì bǎi

释义:苍松翠柏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31、超凡脱俗  chāo fán tuō sú

释义:超凡脱俗  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眼睛里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光芒,艰难地爬蜒着走向圣地麦加……”  

32、蹈节死义  dǎo jié sǐ yì

释义: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33、辞金蹈海  cí jīn dǎo hǎi

释义:辞金蹈海  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不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后以“辞金蹈海”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不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  

34、道高德重  dào gāo dé zhòng

释义:道高德重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出处:艾芜《回家》:“水元伯伯打发人来叫丁永森到他家去坐,丁永森知道定是讲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的,但因为水元伯伯是这村里道高德重的人,没法子违反他的命令,就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35、包元履德  bāo yuán lǚ dé

释义:包元履德  元:善。指心怀善意,行为具有高尚的品德。是古代对帝王的谀词。

出处:《后汉书·梁统传》:"陛下包元履德,权时拨乱。功踰文武,德侔高皇。"  

36、大人无己  dà rén wú jǐ

释义:大人无己  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不自私。

出处:《庄子·秋水》:"至德不得,大人无己。"  

37、德被四方  dé bèi sì fāng

释义:德被四方  品德高尚,满布天下。

38、大德必寿  dà dé bì shòu

释义:大德必寿  指高尚品德的人受命于天,必然会享高寿,以造福众人。

出处:《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39、存神索至  cún shén suǒ zhì

释义:存神索至  存神:保养精神;索至:寻找事物深奥的道理。旧指品德高尚的人注重保养精神,以探寻事物深奥的道理。

出处:汉·扬雄《法言·问神》:"圣人存神索至。"  

40、德高毁来  dé gāo huǐ lái

释义:德高毁来  品德高尚却招来毁谤。形容坏人总是嫉妒和毁谤品行高尚的人。

出处:唐·韩愈《原毁》:"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