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开头的词语四个字(40个)(九开头的四字成语)

xxmadmin 2025-05-17 16:01:03

九开头的词语四个字(九开头的四字成语)(40个))

九开头的词语四个字(九开头的四字成语):九朽一罢,九折成医,九州八极,九世之仇,九世同居,九九归一,九九归原,九五之位,九五之尊,九仞一篑,九儒十丐,九关虎豹,九十春光,九原之下,九原可作,九变十化,九合一匡,九品中正,九回肠断,九垓八埏,九天九地,九天仙女,九天揽月,九宗七祖,九州四海,九年之储,九年之蓄,九旋之渊,功亏一篑,功败垂成,变化多端,各行各业,回肠九转,归根到底,九春三秋,九十其仪,九战九胜,九如天宝,九棘三槐,九攻九距。

1、九朽一罢  jiǔ xiǔ yī bà

释义:九朽一罢  原指画人物的一种技法。后也指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严肃认真的态度。

出处:宋·邓椿《画继·三·岩穴上士》:"画家于人物,必九朽一罢。谓先以土笔扑取形似,数次修改,故曰九朽;继以淡墨一描而成,故曰一罢,罢者,毕事也。"  

2、九折成医  jiǔ shé chéng yī

释义:九折成医  几次断臂,就能知道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成为内行。也指高明的医道。

出处:《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3、九州八极  jiǔ zhōu bā jí

释义:九州八极  九州:中国古代地域共划分为九州;八极:九州之外最边远的地方。指天下所有远近的地区。

出处:《淮南子·地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  

4、九世之仇  jiǔ shì zhī chóu

释义:九世之仇  九世:九代,形容历时久远。指久远的深仇。

出处:《公羊传 庄公四年》:“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5、九世同居  jiǔ shì tóng jū

释义:九世同居  九世:九代。九代人居住在一起不分家

出处:《新唐书·孝友传序》:“张公艺九世同居,北齐东安王乐、隋大使梁子恭躬慰抚,表其门。”  

6、九九归一  jiǔ jiǔ guī yī

释义:九九归一  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

出处: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7、九九归原  jiǔ jiǔ guī yuán

释义:九九归原  犹言归根到底。

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4回:“虽然沈小红性命也无啥要紧,九九归原,终究是为仔耐,也算一桩罪过事体。”  

8、九五之位  jiǔ wǔ zhī wèi

释义:九五之位  九五:指帝位。指帝王的尊位

出处:《宋书·武帝纪》:“夫或跃在渊者,终飨九五之位。”  

9、九五之尊  jiǔ wǔ zhī zūn

释义:九五之尊  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出处:《周易 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10、九仞一篑  jiǔ rèn yī kuì

释义:九仞一篑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略语。喻功败垂成。

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1、九儒十丐  jiǔ rú shí gài

释义:九儒十丐  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歧视和苛待。

出处:宋·郑恩肖《心史》:“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12、九关虎豹  jiǔ guān hǔ bào

释义:九关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出处:语出《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宋·赵癯斋《买陂塘(闻掀髯)》词:“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  

13、九十春光  jiǔ shí chūn guāng

释义:九十春光  九十:90天;春光:指春天。指整个春天

出处:五代·南唐·陈陶《春归去》:“九十春光在何处?古人今人留不住。”  

14、九原之下  jiǔ yuán zhī xià

释义:九原之下  九原:山名,春秋时晋国大夫的墓地,泛指墓地。死后埋葬尸体的地方,即在阴间

出处:苏雪林《玉溪诗谜·引论》:“我们既不能起义山于九原之下而问之,只好付之缺疑了。”  

15、九原可作  jiǔ yuán kě zuò

释义:九原可作  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出处:《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16、九变十化  jiǔ biàn shí huà

释义:九变十化  指变化多端

出处:宋 张君房《序》:“至如三奔三景之妙,九变十化之精,各探其门,互称要妙。”  

17、九合一匡  jiǔ hé yī kuāng

释义:九合一匡  合:聚集。匡:救助,帮助,拯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

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恒伯长。”  

18、九品中正  jiǔ pǐn zhōng zhèng

释义:九品中正  品:等级。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

出处: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天下四万万人之材性,长素岂尝为其九品中正而一切检查差第之乎?”  

19、九回肠断  jiǔ huí cháng duàn

释义:九回肠断  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20、九垓八埏  jiǔ gāi bā yán

释义:九垓八埏  垓:通“陔”,重,层;九垓:即九重天,天之极高处;埏:边际;八埏:指边际远之地。指天地的终极之处,即天涯海角。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畅九垓,下坼八埏。”  

21、九天九地  jiǔ tiān jiǔ dì

释义:九天九地  原指天上的最高层和地的最深处。后比喻两者相差极远。

出处:《孙子 形篇》:“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乎九天之上。”  

22、九天仙女  jiǔ tiān xiān nǚ

释义:九天仙女  指天上的仙女,比喻绝色美女

出处: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你看此女非凡,真乃九天仙女也。”  

23、九天揽月  jiǔ tiān lǎn yuè

释义:九天揽月  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出处: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24、九宗七祖  jiǔ zōng qī zǔ

释义:九宗七祖  泛指祖宗。

出处:《冷眼观》第23回:“杀头固然是没有命吃饭,打屁股也是九宗七祖都不得超生的事。”  

25、九州四海  jiǔ zhōu sì hǎi

释义:九州四海  犹言天下。泛指全中国。

出处: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26、九年之储  jiǔ nián zhī chǔ

释义:九年之储  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出处:《淮南子 主术训》:“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积,二十七年而有九年之储。”  

27、九年之蓄  jiǔ nián zhī xù

释义:九年之蓄  九年的储备。指国家平时有所积蓄,以备非常。

出处:《礼记·王制》:“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28、九旋之渊  jiǔ xuán zhī yuān

释义:九旋之渊  九:多数;旋:旋窝;渊:深渊。旋窝多的深渊。比喻智谋深广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建心乎窈冥之野,藏志乎九旋之渊,虽有明目,孰能窥其情。”  

29、功亏一篑  gōng kuī yī kuì

释义:功亏一篑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

出处:《尚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30、功败垂成  gōng bài chuí chéng

释义:功败垂成  垂:接近;将近。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多含有惋惜之意。

出处:《晋书 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31、变化多端  biàn huà duō duān

释义:变化多端  端:头绪;方面。形容变化很多、很大;没有头绪。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这齐天大圣神通广大,变化多端。”  

32、各行各业  gè háng gè yè

释义:各行各业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出处:邓小平《办好学校,培养干部》:“过去我们想请各行各业开个名单,提高一些人的工资,说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现。”  

33、回肠九转  huí cháng jiǔ zhuǎn

释义:回肠九转  好象肠子在旋转。形容内心痛苦焦虑已极。

出处:《柳荫记》:“难坏人这阵无计想,好叫人回肠九转无主张。”  

34、归根到底  guī gēn dào dǐ

释义:归根到底  归结到根本上。

出处: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还亏有钱使得鬼推磨。”  

35、九春三秋  jiǔ chūn sān qiū

释义:九春三秋  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出处:清·周亮《书影》卷四:"九春三秋,天景清丽。"  

36、九十其仪  jiǔ shí qí yí

释义:九十其仪  九、十:虚数,形容多;仪:仪表。旧时指女子出嫁时,父母反复叮咛要注意仪容举止。指礼仪非常多。也指夸奖新妇的仪态很美。

出处:《诗经·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37、九战九胜  jiǔ zhàn jiǔ shèng

释义:九战九胜  形容每战必胜。

出处:《吕氏春秋·首时》:"九战九胜,追北千里。"  

38、九如天宝  jiǔ rú tiān bǎo

释义:九如天宝  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天保:《诗经·小雅》中的篇名。旧时祝寿的话,祝贺福寿绵长。

出处:《诗经·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皋,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39、九棘三槐  jiǔ jí sān huái

释义:九棘三槐  棘、槐:树名。古代皇宫外朝种植棘树和槐树,作为臣子朝见皇帝时所居位置的标志。后泛指三公、九卿等高级官职。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五:"凡士子不由及第出身,便做到九棘三槐,终久被人欺侮。"  

40、九攻九距  jiǔ gōng jiǔ jù

释义:九攻九距  九:泛指多次;距:通“拒”,抵抗。形容攻守征战非常激烈。

出处:《墨子·公输》:"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