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污的成语有哪些成语(40个)(那些被污了的成语)

xxmadmin 2025-04-27 00:03:12

比较污的成语有哪些成语(那些被污了的成语)(40个))

比较污的成语有哪些成语(那些被污了的成语):不可收拾,不堪入耳,兵不污刃,兵不血刃,同尘合污,同流合污,含垢忍污,含垢忍耻,含垢纳污,含污忍垢,含血喷人,喷血自污,坏人坏事,忍辱负重,污七八糟,污手垢面,污泥浊水,污言秽语,滥官污吏,濯污扬清,秽言污语,秽语污言,纳垢藏污,纳污含垢,纳污藏垢,纳污藏疾,纳污藏秽,藏垢纳污,藏污纳垢,负重吞污,负重含污,贪污受贿,贪污狼藉,贪污腐化,赃官污吏,赃污狼籍,赃污狼藉,鼠屎污羹,川泽纳污,脏污狼藉。

1、不可收拾  bù kě shōu shí

释义:不可收拾  收拾:整理。原意是没法归类整顿;后形容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唐 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颓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  

2、不堪入耳  bù kān rù ěr

释义:不堪入耳  堪:忍受;入耳:听进耳里。难以听下去。形容声音或语言非常难听;令人听着不舒服或起反感。

出处:明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3、兵不污刃  bīng bù wū rèn

释义:兵不污刃  犹兵不血刃。

出处: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威德所加,兵不污刃,收魏博等六州。”  

4、兵不血刃  bīng bù xuè rèn

释义:兵不血刃  兵:兵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血。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义,兵不血刃,远迩来服。”  

5、同尘合污  tóng chén hé wū

释义:同尘合污  谓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出处:明·李贽《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合污,与世委蛇。”  

6、同流合污  tóng liú hé wū

释义:同流合污  思想、言行与恶劣的风气、污浊的世道相合。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流:流俗。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7、含垢忍污  hán gòu rěn wū

释义:含垢忍污  同“含垢忍耻”。

出处:《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我为三爷含垢忍污的同牛马落交,却又因亲近牛马,得罪了三爷,岂不大失算吗?”  

8、含垢忍耻  hán gòu rěn chǐ

释义:含垢忍耻  忍受耻辱。

出处:宋·胡铨《上高宗封事》:“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雠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9、含垢纳污  hán gòu nà wū

释义:含垢纳污  垢、污:脏垢;污秽。心里忍受着羞耻和污辱。本指国君应当有容忍耻辱和诬枉的气度。后指有容忍耻辱的度量;也转用以形容秽恶聚集之处;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10、含污忍垢  hán wū rěn gòu

释义:含污忍垢  忍受屈辱。

出处:《明史·周经传》:“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  

11、含血喷人  hán xuè pēn rén

释义:含血喷人  嘴含鲜血喷到别人身上。比喻捏造事实;诬陷好人。

出处:清 李玉《清忠谱 叱勘》:“你不怕刀临头颈,还思含血喷人。”  

12、喷血自污  pēn xuè zì wū

释义:喷血自污  含血喷人,却先污己口。比喻本欲恶毒地污蔑、攻击他人,结果却先害了自己。

出处:明·张居正《答操江胡玉吾》:“窥窃虚名,而不自知先陷于大群之罪,所谓喷血以自污,求名而不得,可恶也,亦可哀也。”  

13、坏人坏事  huài rén huài shì

释义:坏人坏事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14、忍辱负重  rěn rǔ fù zhòng

释义:忍辱负重  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15、污七八糟  wū qī bā zāo

释义:污七八糟  形容十分杂乱。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可是,整个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她所知道的'能人'们,都闭着眼瞎混。”  

16、污手垢面  wū shǒu gòu miàn

释义:污手垢面  形容手脸都很肮脏。

17、污泥浊水  wū ní zhuó shuǐ

释义:污泥浊水  肮脏的泥;浑浊的水。比喻一切落后;腐朽和反动的东西。

出处:三国 魏 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18、污言秽语  wū yán huì yǔ

释义:污言秽语  指肮脏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话语

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0回:“污言秽语嘲骂不说,甚至大轿子抬过街上,冷不丁就会有一块石头投掷过来。”  

19、滥官污吏  làn guān wū lì

释义:滥官污吏  贪污腐化的官吏

出处: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一月前上司行文书来,说俺郑州滥官污吏较多。”  

20、濯污扬清  zhuó wū yáng qīng

释义:濯污扬清  濯:洗。洗去污垢,激扬清澈。比喻扬善除恶。

出处:《南史·范泰传》:“臣昔谬得待罪选曹,诚无以濯污扬清。然君子之有智能,犹鵷凤之有文采,俟时而振羽翼。何患不出云霞之上?”  

21、秽言污语  huì yán wū yǔ

释义:秽言污语  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出处:唐·宋若华、宋若昭《女语论·和柔章》:“莫学愚妇,不问根源,秽言污语,触突尊贤。”  

22、秽语污言  huì yǔ wū yán

释义:秽语污言  秽:污浊,肮脏。指粗俗下流、不堪入耳的话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指着唐僧,秃前秃后,秽语污言,不绝口的乱骂。”  

23、纳垢藏污  nà gòu cáng wū

释义:纳垢藏污  垢、污: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  

24、纳污含垢  nà wū hán gòu

释义:纳污含垢  纳:接受;垢:污秽。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25、纳污藏垢  nà wū cáng gòu

释义:纳污藏垢  纳:容纳;垢:污秽。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所最可痛者,旧病未去,新病复来,日积月涂,纳污藏垢,驯至良医束手,岌岌待亡。”  

26、纳污藏疾  nà wū cáng jí

释义:纳污藏疾  纳:接受;疾:弊病,缺点。包藏容纳罪过缺失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27、纳污藏秽  nà wū cáng huì

释义:纳污藏秽  纳:容纳;秽:肮脏,污秽。包藏容纳污浊肮脏的东西。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宋·叶适《东嘉开河记》:“故大川浅不胜舟,而小者纳污藏秽,流泉不来,感为疠疫,民之病此,积四五十年矣。”  

28、藏垢纳污  cáng gòu nà wū

释义:藏垢纳污  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29、藏污纳垢  cáng wū nà gòu

释义:藏污纳垢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清 孙雨林《皖江血 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30、负重吞污  fù zhòng tūn wū

释义:负重吞污  见“负重含污”。

出处: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仁人志士,椎心泣血,负重吞污,图其所志。”  

31、负重含污  fù zhòng hán wū

释义:负重含污  犹言忍辱负重。

出处:清·曾国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铭》:“胸劈众流,曾不出口。负重含污,浩如山薮。险趋人先,利居众后。”  

32、贪污受贿  tān wū shòu huì

释义:贪污受贿  利用职权非法取得钱财

出处: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  

33、贪污狼藉  tān wū láng jiè

释义:贪污狼藉  谓贪财纳贿,行为不检,声名败坏。

出处:《晋书·何充传》:“敦兄含时为庐江郡,贪污狼藉。”  

34、贪污腐化  tān wū fǔ huà

释义:贪污腐化  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过着糜烂的生活。

出处:《周恩来选集 上卷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切高傲的出头的空谈的恶习,以至贪污腐化的生活,必须克服与排除。”  

35、赃官污吏  zāng guān wū lì

释义:赃官污吏  犹贪官污吏。

出处:《水浒传》第六二回:“谁知被赃官污吏,淫妇奸夫,通情陷害,监在死囚牢里。”  

36、赃污狼籍  zāng wū láng jí

释义:赃污狼籍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出处:元黄氏《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故事刘公神道碑》:“要束木之党八人为道州路总管,败政害民,赃污狼籍。”  

37、赃污狼藉  zāng wū láng jí

释义:赃污狼藉  指贪污受贿,行为不检,名声败坏。

出处:《三国志 魏志武帝纪》:“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  

38、鼠屎污羹  shǔ shǐ wū gēng

释义:鼠屎污羹  比喻加进了不好的东西,从而破坏了原来美的事物。

出处:宋·孙觌《跋吴省元真赞》:“吴公前辈盛德,予宿昔所敬慕,制一偈自赞,皆佛菩萨语,启诵三过,欲下一句而家有识真者,恐得鼠屎污羹之诮。”  

39、川泽纳污  chuān zé nà wū

释义:川泽纳污  以湖泊江河能容纳各种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养,能包容所有的善恶、毁誉。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40、脏污狼藉  zāng wū láng jí

释义:脏污狼藉  贪污、受贿,名声败坏,不可收拾。

出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长吏多阿富贵戚,脏污狼藉。"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