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开头的四字词语接龙(40个)(生开头的成语接龙大全)

xxmadmin 2025-03-08 08:01:01

以生开头的四字词语接龙(生开头的成语接龙大全)(40个))

以生开头的四字词语接龙(生开头的成语接龙大全):丘山之功,交口同声,人声鼎沸,例行公事,光怪陆离,出乎意外,加油添醋,华屋山丘,厉精图治,墙花路草,察言观行,尔汝之交,居安虑危,归真反朴,恶语相加,惊群动众,成日成夜,戚戚具尔,户枢不朽,故弄玄虚,景星凤皇,朴素无华,染指于鼎,沸沸扬扬,波澜老成,渺无人烟,皇亲国戚,目擩耳染,短垣自逾,离经畔道,花前月下,论长道短,邦家之光,醋海翻波,长绳系景,静观默察,鼎足而居,功若丘山,草偃风行,虎体鹓班。

1、丘山之功  qiū shān zhī gōng

释义:丘山之功  比喻功绩伟大。

出处: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故乃建秋山之功,享不訾之禄。”  

2、交口同声  jiāo kǒu tóng shēng

释义:交口同声  犹言众口一词。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4卷:“以故人人到母后跟前,交口同声,誉称晋王仁孝聪明,不似太子寡恩傲礼。”  

3、人声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

释义:人声鼎沸  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4、例行公事  lì xíng gōng shì

释义:例行公事  按照贯例应处理的公事;比喻走形式。

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13回:“那一种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里还知道这是不应为而为之事?”  

5、光怪陆离  guāng guài lù lí

释义:光怪陆离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彩争胜,流漫陆离。”  

6、出乎意外  chū hū yì wài

释义:出乎意外  用于意想、预料之外。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  

7、加油添醋  jiā yóu tiān cù

释义:加油添醋  同“加油加醋”。

出处:克非《春潮急》二六:“有种人并不怀着什么恶意,却专喜欢探究人家的隐秘,然后再加油添醋,偷偷地、热衷地广播出去。”  

8、华屋山丘  huá wū shān qiū

释义:华屋山丘  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

出处:三国 魏 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9、厉精图治  lì jīng tú zhì

释义:厉精图治  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出处: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熙宁中,王介甫初参大政,神考方厉精图治。”  

10、墙花路草  qiáng huā lù cǎo

释义:墙花路草  见“墙花路柳”。

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诗要》:“非执拗,那壁厢是墙花路草,怎比得日边红杏倚云高?”明·高濂《玉簪记·词媾》:“如本是柔枝嫩条,休比做墙花路草。”  

11、察言观行  chá yán guān xíng

释义:察言观行  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

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五》:“古者察言观行,而善恶彰焉。”  

12、尔汝之交  ěr rǔ zhī jiāo

释义:尔汝之交  尔汝:古人彼此以尔汝相称,表示亲昵。指不拘形迹,十分亲昵的交情。亦作“尔汝交”。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刘孝标注引《文士传》:“少与孔融作尔汝之交,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  

13、居安虑危  jū ān lǜ wēi

释义:居安虑危  同“居安思危”。

出处:《宋书·文五王传》:“龙舟所幸,理必利涉,然居安虑危,不可不惧。”  

14、归真反朴  guī zhēn fǎn pǔ

释义:归真反朴  见“归真反璞”。

出处: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他(鲁迅)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归真反朴’的主张。”  

15、恶语相加  è yǔ xiāng jiā

释义:恶语相加  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出处: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六章:“日常士兵偶有不是,动辄恶语相加,痛施体罚。”  

16、惊群动众  jīng qún dòng zhòng

释义:惊群动众  见“惊师动众”。

出处:明·袁宏道《与黄平倩书》:“凡事只平常去,不必惊群动众。”  

17、成日成夜  chéng rì chéng yè

释义:成日成夜  整日整夜,日日夜夜

出处: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成日成夜爆破声不断,好像这里在进行一场决定人类命运的大战。”  

18、戚戚具尔  qī qī jù ěr

释义:戚戚具尔  戚戚:互相亲爱的样子。具:俱,都。尔:迩,靠近。指兄弟友爱。

出处:《诗经·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19、户枢不朽  hù shū bù xiǔ

释义:户枢不朽  户枢:门的转轴;朽:腐烂,败坏。经常转动的门轴就不会朽坏。比喻经

出处:《三国志 吴普传》:“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有户枢不朽是也。”  

20、故弄玄虚  gù nòng xuán xū

释义:故弄玄虚  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

出处: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21、景星凤皇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释义:景星凤皇  传说太平之世才能风到景星和凤凰。后用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杰出的人才。

出处: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22、朴素无华  pǔ sù wú huá

释义:朴素无华  俭朴:不浮华。

出处:《元史·乌古孙泽传》:“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23、染指于鼎  rǎn zhǐ yú dǐng

释义:染指于鼎  鼎: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多为圆形,三足两耳。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

出处:《左传 宣公四年》:“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24、沸沸扬扬  fèi fèi yáng yáng

释义:沸沸扬扬  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掀动;升腾。开水翻滚;气泡升腾的样子。比喻人声喧扰、议论纷纷。形容熙来攘往;非常热闹的情景。

出处:《山海经 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  

25、波澜老成  bō lán lǎo chéng

释义:波澜老成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出处:唐 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26、渺无人烟  miǎo wú rén yān

释义:渺无人烟  一片渺茫,没有人烟

出处: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47回:“不上一月,将淮北千里,扫荡个渺无人烟。”  

27、皇亲国戚  huáng qīn guó qì

释义:皇亲国戚  皇帝的亲戚。比喻极有权势的人。

出处: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刀斧手且住者,不知是那个皇亲国戚来了也。”  

28、目擩耳染  mù rù ěr rǎn

释义:目擩耳染  擩:通“濡”,沾染。因耳目经常接触而受到感染,影响。亦作“耳濡目染”、“耳染目濡”、“目染耳濡”、“目濡耳染”。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擩耳染,不学以能。”  

29、短垣自逾  duǎn yuán zì yú

释义:短垣自逾  垣:短墙;逾:越过。自己越过短墙。旧比喻亲身违背礼制法度。

出处:《国语·吴语》:“今君掩王东海,以淫名闻于天下,君有短垣而自逾之。”  

30、离经畔道  lí jīng pàn dào

释义:离经畔道  ①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出处: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离经畔道,见新法之行,往往行诸吟咏。”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子真不待教而诛之人也!吾房中师弟授受,绍闻知之统,继精一之传,岂可以容离经畔道之人哉!”  

31、花前月下  huā qián yuè xià

释义:花前月下  花簇前;月光下。指惹人情思的幽静地方。

出处: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瓦舍众伎》:“今又有覆赚,又且花前月下之情及铁骑之类。”  

32、论长道短  lùn cháng dào duǎn

释义:论长道短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  

33、邦家之光  bāng jiā zhī guāng

释义:邦家之光  邦:诸侯国;家:大夫的封地。指国家的光荣

出处:《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光。”  

34、醋海翻波  cù hǎi fān bō

释义:醋海翻波  醋:比喻嫉妒。比喻男女间因爱情而引起的纠葛。

35、长绳系景  cháng shéng xì jǐng

释义:长绳系景  指留住时光。

出处:《周书 萧大圜传》:“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实不愿之。”  

36、静观默察  jìng guān mò chá

释义:静观默察  不动声色,仔细观察。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出关”的“关”》:“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  

37、鼎足而居  dǐng zú ér jū

释义:鼎足而居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38、功若丘山  gōng ruò qiū shān

释义:功若丘山  功:功绩;若:象。功绩象山一样。比喻劳绩非常大。

出处:汉·东方朔《答客难》:"所俗必得,功若丘山,海内定,国家安,是遇其时者也。"  

39、草偃风行  cǎo yǎn fēng xíng

释义:草偃风行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

40、虎体鹓班  hǔ tǐ yuān bān

释义:虎体鹓班  虎体:老虎勇猛强健,比喻有才能的将相;鹓班:鹓鸟飞行有序,比喻朝官行列。比喻朝廷文武大臣。

出处:元·无名氏《怒斩关平》第二折:"你枉做个虎体鹓班卿相种,你本是花根本艳铁衣郎。"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