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病症的四字词语(30个)(形容疾病产生的成语)

xxmadmin 2025-02-14 00:03:11

形容病症的四字词语(形容疾病产生的成语)(30个))

形容病症的四字词语(形容疾病产生的成语):不可救药,九死一生,二竖为虐,人命危浅,偕生之疾,十病九痛,千里迢迢,卧床不起,同甘共苦,含蓼问疾,天行时气,尸居余气,无可救药,无所作为,日薄西山,暮气沉沉,朝不保夕,朝不虑夕,气息奄奄,病从口入,病入膏肓,病由口入,祛病延年,秋水盈盈,药石无效,讳疾忌医,贫病交加,贫病交迫,难以预料,愁潘病沈。

1、不可救药  bù kě jiù yào

释义:不可救药  药:用药治疗。病重得没法医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也作“无可救药”。

出处:《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2、九死一生  jiǔ sǐ yī shēng

释义:九死一生  九:表示次数或多数。形容多次经历生死危险而幸存。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出处: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3、二竖为虐  èr shù wéi nüè

释义:二竖为虐  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4、人命危浅  rén mìng wēi qiǎn

释义:人命危浅  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5、偕生之疾  xié shēng zhī jí

释义:偕生之疾  偕生:与生俱来。先天性的疾病。

出处:《列子·汤问》:“今有偕生之疾,与体偕长,今为汝攻之何如?”  

6、十病九痛  shí bìng jiǔ tòng

释义:十病九痛  形容浑身病痛。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两日不好。”  

7、千里迢迢  qiān lǐ tiáo tiáo

释义:千里迢迢  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程非常遥远。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  

8、卧床不起  wò chuáng bù qǐ

释义:卧床不起  病卧床上,不能起来。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吴主孙休,闻司马炎已篡魏,知其必将伐吴,忧虑成疾,卧床不起。”  

9、同甘共苦  tóng gān gòng kǔ

释义:同甘共苦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10、含蓼问疾  hán liǎo wèn jí

释义:含蓼问疾  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吾何忍弃去。”裴松之注引晋 习凿齿曰:“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  

11、天行时气  tiān xíng shí qì

释义:天行时气  行:流行;时:季节,气候;气:疫气,疾病。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出处:《千金方》:“凡冬月,忽有大热之时;夏月,忽有大凉之时,皆勿受之,有患天行时气者,皆由犯此也。”  

12、尸居余气  shī jū yú qì

释义:尸居余气  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出处:《晋书 宣帝纪》:“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  

13、无可救药  wú kě jiù yào

释义:无可救药  比喻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死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14、无所作为  wú suǒ zuò wéi

释义:无所作为  作为:做出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然黄帝亦曾用兵战斗,亦不是全然无所作为也。”  

15、日薄西山  rì bó xī shān

释义:日薄西山  薄:迫近;西山:泛指西边的高山。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临汨罗而自损兮,恐日薄于西山。”  

16、暮气沉沉  mù qì chén chén

释义:暮气沉沉  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

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久已有志于改革的王安石,受命执政,生气勃勃,但朝廷却是暮气沉沉。”  

17、朝不保夕  zhāo bù bǎo xī

释义:朝不保夕  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生活困难;也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保夕,何其长也。”  

18、朝不虑夕  zhāo bù lǜ xī

释义:朝不虑夕  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出处:晋 李密《陈情事表》:“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19、气息奄奄  qì xī yǎn yǎn

释义:气息奄奄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20、病从口入  bìng cóng kǒu rù

释义: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饮食不慎而引起传染。又作“病由口入”。

出处: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21、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释义:病入膏肓  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间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治疗的程度。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也作“病在膏肓”。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年》:“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22、病由口入  bìng yóu kǒu rù

释义:病由口入  见“病从口入”。

出处:《云笈七签》卷三五:“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  

23、祛病延年  qū bìng yán nián

释义:祛病延年  祛:除去。除去疾病,延长寿命。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九回:“陛下,从此色欲少贪,阴功多积,凡百事将长补短,自足以祛病延年。”  

24、秋水盈盈  qiū shuǐ yíng yíng

释义:秋水盈盈  形容眼神饱含感情。同“秋波盈盈”。

出处:秦牧《艺海拾贝 神速的剪影》;“通过这二十几个字,一个雪肤花貎、十指纤纤、唇红齿白、云鬓蛾眉、秋水盈盈、嫣然含笑的古代美女的形象,就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25、药石无效  yào shí wú xiào

释义:药石无效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出处: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  

26、讳疾忌医  huì jí jì yī

释义:讳疾忌医  讳:忌讳;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出处: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27、贫病交加  pín bìng jiāo jiā

释义:贫病交加  交:一齐;同时;加:压上。贫困和疾病一齐压在身上。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暮年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了那下世的光景来。”  

28、贫病交迫  pín bìng jiāo pò

释义:贫病交迫  贫穷和疾病一起压在身上。

出处:宋 叶适《辞免提举凤翔府上清太平宫状》:“某颓龄暮景,贫病交迫,伏蒙至仁,曲加怜念。”  

29、难以预料  nán yǐ yù liào

释义:难以预料  预:预先;料:料想,估计。很难预先想到。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以逆料。”  

30、愁潘病沈  chóu pān bìng shěn

释义:愁潘病沈  泛指烦恼和疾病。

出处:晋·潘岳因忧愁而早生白发,南朝·梁·沈约因病而瘦减腰围。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