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想哭又哭不出来的四字词语(30个)(形容想哭又不敢哭的成语)

xxmadmin 2025-01-04 00:02:33

形容想哭又哭不出来的四字词语(形容想哭又不敢哭的成语)(30个))

形容想哭又哭不出来的四字词语(形容想哭又不敢哭的成语):号啕大哭,向隅而泣,哭丧着脸,哭哭啼啼,哭天抹泪,哭笑不得,啼笑皆非,啼饥号寒,声泪俱下,如泣如诉,干啼湿哭,惊天地泣鬼神,抽抽噎噎,抽抽搭搭,擂天倒地,新亭对泣,昼吟宵哭,望帝啼鹃,椎心泣血,椎心饮泣,死去活来,泣不成声,泣血稽颡,猫哭老鼠,痛哭流涕,破涕为笑,见哭兴悲,长歌当哭,饮恨吞声,涕泗流涟。

1、号啕大哭  háo táo dà kū

释义:号啕大哭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出处:《周易 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2、向隅而泣  xiàng yú ér qì

释义:向隅而泣  隅:墙角;泣:哭。一个人面对墙角哭泣。形容没有人理睬;非常孤立;只能绝望地哭泣。

出处:汉 刘向《说苑 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3、哭丧着脸  kū sāng zhe liǎn

释义:哭丧着脸  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6回:“小玉兰哭丧着脸,走到湖亭席上,狄希陈唬得魂飞天外。”  

4、哭哭啼啼  kū kū tí tí

释义:哭哭啼啼  不停的哭泣。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这如今才好些,又这样哭哭啼啼,岂不是自己糟蹋了自己身子。”  

5、哭天抹泪  kū tiān mǒ lèi

释义:哭天抹泪  形容哭哭啼啼。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泪的。”  

6、哭笑不得  kū xiào bù dé

释义:哭笑不得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

出处:元 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7、啼笑皆非  tí xiào jiē fēi

释义:啼笑皆非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人的行为既令人感到难堪;又令人觉得可笑。皆非:都不是。

出处: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笑啼皆不敢,方验作人难。”  

8、啼饥号寒  tí jī háo hán

释义:啼饥号寒  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9、声泪俱下  shēng lèi jù xià

释义:声泪俱下  俱:都。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出处:《晋书 王彬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10、如泣如诉  rú qì rú sù

释义:如泣如诉  泣:哭;诉:说。像在哭泣;像在诉说。形容哀戚婉转的抒情乐声。

出处:宋 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11、干啼湿哭  gàn tí shī kū

释义:干啼湿哭  干啼:没有眼泪地啼哭。湿哭:有眼泪地啼哭。无泪和有泪地哭。①形容哭哭啼啼。②也泛指因苦楚而呈现的各种表情。亦作“湿哭干啼”。

出处:《北齐书·尉景传》:“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  

12、惊天地泣鬼神  jīng tiān dì qì guǐ shén

释义:惊天地泣鬼神  惊:震惊。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

出处: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13、抽抽噎噎  chōu chōu yē yē

释义:抽抽噎噎  形容低声哭泣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  

14、抽抽搭搭  chōu chōu dā dā

释义:抽抽搭搭  形容抵声哭泣。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平儿听了,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15、擂天倒地  léi tiān dǎo dì

释义:擂天倒地  呼天抢地,形容哭喊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江老夫妻女儿杀猪也似的叫喊,擂天倒地价哭。”  

16、新亭对泣  xīn tíng duì qì

释义:新亭对泣  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  

17、昼吟宵哭  zhòu yín xiāo kū

释义:昼吟宵哭  昼夜哀叹、哭泣。

出处:《战国策·楚策一》:“[棼冒勃苏]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  

18、望帝啼鹃  wàng dì tí juān

释义:望帝啼鹃  相传战国时蜀王杜宇称帝,号望帝,为蜀治水有功,后禅位臣子,退隐西山,死后化为杜鹃鸟,啼声凄切。后常指悲哀凄惨的啼哭。

出处:元·关汉卿《窦娥冤》:“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清天。我不要半星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19、椎心泣血  chuí xīn qì xuě

释义:椎心泣血  椎心:捶胸脯;泣血:因哭泣眼睛红肿得像流出血似的。用拳头捶打着胸脯;眼睛因哭泣而红肿;像要流出血一样。形容极度悲恸。

出处:汉 李陵《答苏武书》:“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20、椎心饮泣  zhuī xīn yǐn qì

释义:椎心饮泣  犹言椎心泣血。

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臣等原奏概归无效,拜命之余,不禁椎心饮泣。”  

21、死去活来  sǐ qù huó lái

释义:死去活来  指因极度的疼痛或悲哀;晕过去;又活过来。多形容被打得很惨;或哭得很厉害。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当下众人将那崔宁与小娘子死去活来拷打一顿。”  

22、泣不成声  qì bù chéng shēng

释义:泣不成声  泣:低声哭。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汉 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23、泣血稽颡  qì xuè jī sǎng

释义:泣血稽颡  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出处:巴金《家》:“虽然讣闻上说过‘寝苫枕块’,‘泣血稽颡’的话,但是他们整天躲在灵帏里,既不需要哭,又不必出来答礼。”  

24、猫哭老鼠  māo kū lǎo shǔ

释义:猫哭老鼠  比喻假慈悲

出处:《说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25、痛哭流涕  tòng kū liú tì

释义:痛哭流涕  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涕:眼泪。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26、破涕为笑  pò tì wéi xiào

释义:破涕为笑  涕:眼泪。一下子停止哭泣;笑了起来。也用来形容转悲为喜。

出处:晋 刘琨《答卢湛书》:“时复相与举觞对膝,破涕为笑,排终身之积惨,求数刻之暂欢。”  

27、见哭兴悲  jiàn kū xīng bēi

释义:见哭兴悲  见别人哭泣而引起自己的悲伤。谓产生同情心。

出处: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迟共疾,俺敢侍寻生替死,自古道见哭兴悲。”  

28、长歌当哭  cháng gē dàng kū

释义:长歌当哭  长歌:放声歌咏;引申为写诗文;当:当作。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也作“长歌代哭”。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29、饮恨吞声  yǐn hèn tūn shēng

释义:饮恨吞声  饮恨:强忍怨恨;吞声:哭泣而不敢出声。形容忍恨含悲,不敢表露。

出处:南朝 梁 江淹《恨赋》:“莫不饮恨而吞声。”  

30、涕泗流涟  tì sì liú lián

释义:涕泗流涟  鼻涕眼泪直往下流。形容痛哭流涕。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