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正直的四字词语有哪些(40个)(形容为人比较正直的成语)

xxmadmin 2024-11-16 09:00:25

形容人正直的四字词语有哪些(形容为人比较正直的成语)(40个))

形容人正直的四字词语有哪些(形容为人比较正直的成语):公正严明,不吐不茹,不宾之士,不愧屋漏,从容不迫,光明正大,光明磊落,公平正直,公正不阿,公正廉明,刚正无私,刚直不阿,大公无私,大直若屈,大直若诎,奉公守法,恶直丑正,抱诚守真,改恶从善,方正不苟,方正不阿,方正贤良,沽名卖直,浩然之气,盗怨主人,盗憎主人,秉公任直,秉笔直书,端人正士,耿介之士,聪明正直,董狐直笔,诚心诚意,谠言嘉论,谠言直声,谠论侃侃,负气仗义,黜邪崇正,案萤干死,羔羊素丝。

1、公正严明  gōng zhèng yán míng

释义:公正严明  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二则象大帅这样公正廉明,做属员的人,只要自己谨慎小心……还愁将来不得差缺吗?"  

2、不吐不茹  bù tǔ bù rú

释义:不吐不茹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出处:《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3、不宾之士  bù bīn zhī shì

释义:不宾之士  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指敢于以主人翁出面提意见和建议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党传》:“天子以示公卿,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4、不愧屋漏  bù kuì wū lòu

释义:不愧屋漏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出处:《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5、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释义: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6、光明正大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释义:光明正大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7、光明磊落  guāng míng lěi luò

释义:光明磊落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8、公平正直  gōng píng zhèng zhí

释义:公平正直  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也只要全大人体面,方才得公平正直万人传。”  

9、公正不阿  gōng zhèng bù ē

释义:公正不阿  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出处: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可谓贤矣。”  

10、公正廉明  gōng zhèng lián míng

释义:公正廉明  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出处:清·许奉恩《里乘》第六卷:“公正廉明,爱才如命。”  

11、刚正无私  gāng zhèng wú sī

释义:刚正无私  刚:刚直;正:正直。刚直方正而没有私心

出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27回:“为人刚正无私,不轻一笑。”  

12、刚直不阿  gāng zhí bù ē

释义:刚直不阿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13、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大公无私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14、大直若屈  dà zhí ruò qū

释义:大直若屈  亦作“大直若诎”。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出处:《后汉书荀淑传论》:“及后潜图董氏,几振国命,所谓‘大直若屈,道固逶迤’也。”  

15、大直若诎  dà zhí ruò qū

释义:大直若诎  见“大直若屈”。

出处:《韩诗外传》卷九:“大直若诎,大辩若讷。”  

16、奉公守法  fèng gōng shǒu fǎ

释义:奉公守法  奉:奉行;遵守;公:公务。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形容行为端庄、规矩。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17、恶直丑正  è zhí chǒu zhèng

释义:恶直丑正  嫉害正直的人。

出处: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迁徐州刺吏,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  

18、抱诚守真  bào chéng shǒu zhēn

释义:抱诚守真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出处:鲁迅《坟 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19、改恶从善  gǎi è cóng shàn

释义:改恶从善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20、方正不苟  fāng zhèng bù gǒu

释义:方正不苟  方正:正直;苟:苟且,不正派。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者者居》:“嘉定有老儒,名朱纲,为人方正不苟,颇信佛老之说。”  

21、方正不阿  fāng zhèng bù ē

释义:方正不阿  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出处:《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22、方正贤良  fāng zhèng xián liáng

释义:方正贤良  方正:正直;贤良:才能,德行好。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23、沽名卖直  gū míng mài zhí

释义:沽名卖直  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

出处:《明史·钱唐韩宜可等传赞》:“伯巨、敬心以缝掖诸生言天下至计,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然原厥本心,由于忠爱,以视末季沽名卖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语者也。”  

24、浩然之气  hào rán zhī qì

释义:浩然之气  浩然:盛大的样子;气:精神;气概。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5、盗怨主人  dào yuàn zhǔ rén

释义:盗怨主人  比喻奸恶的人怨恨正直的人。同“盗憎主人”。

出处:汉 刘向《说苑 敬慎》:“盗怨主人,民害其贵,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26、盗憎主人  dào zēng zhǔ rén

释义:盗憎主人  主人:物主。盗贼憎恨被他所盗窃的物主。比喻邪恶的人憎恨正直的人。

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27、秉公任直  bǐng gōng rèn zhí

释义:秉公任直  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出处: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28、秉笔直书  bǐng bǐ zhí shū

释义:秉笔直书  秉:握。书写史实不隐讳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29、端人正士  duān rén zhèng shì

释义:端人正士  指端庄正直的人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0卷:“他好放肆,见端人正士以礼自持,却恐他来检点。”  

30、耿介之士  gěng jiè zhī shì

释义:耿介之士  耿介:正直、不同于流俗。指正直的人

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五蠹》:“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31、聪明正直  cōng míng zhèng zhí

释义:聪明正直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出处:《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32、董狐直笔  dǒng hú zhí bǐ

释义:董狐直笔  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

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载:赵穿杀晋灵公,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为赵盾所杀。后孔子称赞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33、诚心诚意  chéng xīn chéng yì

释义:诚心诚意  诚:真实的心意。真心诚意。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也作“诚心实意”。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去的呢。”  

34、谠言嘉论  dǎng yán jiā lùn

释义:谠言嘉论  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出处:《元史 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35、谠言直声  dǎng yán zhí shēng

释义: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出处:唐 白居易《唐河南元府君夫人墓志铭序》:“由校书郎拜左拾遗,不数月,谠言直声动于朝廷。”  

36、谠论侃侃  dǎng lùn kǎn kǎn

释义:谠论侃侃  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出处:宋 苏舜钦《祭滕子京文》:“往往谏列,谠论侃侃;屡触权要,卒就贬窜。”  

37、负气仗义  fù qì zhàng yì

释义:负气仗义  凭借正气,主持正义。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九卷:“小娥虽小,身体健壮如男子形。父亲把他许了历阳一个侠士,姓段名居贞,那人负气仗义,交游豪俊,却也在江湖上做大贾。”  

38、黜邪崇正  chù xié chóng zhèng

释义:黜邪崇正  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出处:太平天国·林一环《贬妖穴为罪恶隶论》:“庶几黜邪崇正,以为遐迩亲疏之永鉴云尔。”  

39、案萤干死  àn yíng gān sǐ

释义:案萤干死  书案上借以照明的萤火虫都干死了。形容正直的读书人做官被贬或死后,居处荒凉的景况。

出处: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穷乡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  

40、羔羊素丝  gāo yáng sù sī

释义:羔羊素丝  羔羊:小羊羔,此指小羊羔的皮;素:白。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用素丝作为装饰。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品德与仪表一样美。

出处:《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