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都有好处的成语(14个)(形容两面都得好成语)

xxmadmin 2024-11-09 12:00:53

两面都有好处的成语(形容两面都得好成语)(14个))

两面都有好处的成语(形容两面都得好成语):三头二面,两头三面,两面三刀,人面兽心,叶公好龙,居心不良,明哲保身,毫不关心,秋毫勿犯,纤毫无犯,置身事外,虚有其表,表里不一,阳奉阴违。

1、三头二面  sān tóu èr miàn

释义:三头二面  面:脸。比喻奉承拍马,玩弄两面手法

出处:唐·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2、两头三面  liǎng tóu sān miàn

释义:两头三面  同“两头白面”。

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若是我,两三番,将他留恋,教人道后尧婆两头三面。”  

3、两面三刀  liǎng miàn sān dāo

释义:两面三刀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4、人面兽心  rén miàn shòu xīn

释义:人面兽心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5、叶公好龙  yè gōng hào lóng

释义:叶公好龙  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出处: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6、居心不良  jū xīn bù liáng

释义:居心不良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7、明哲保身  míng zhé bǎo shēn

释义:明哲保身  明哲:明智;通达事理。指洞察事理、聪慧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也指为了个人得失不坚持原则;与世无争。

出处:《诗经 大雅 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8、毫不关心  háo bù guān xīn

释义:毫不关心  对人对事态度冷淡,丝毫不在意

出处: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有的部分对群众利益毫不关心,而尽情地耗费人力和物力。”  

9、秋毫勿犯  qiū háo wù fàn

释义:秋毫勿犯  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同“秋毫无犯”。

出处:《北史 隋纪下 炀帝》:“营垒所次,务在整肃,刍荛有禁,秋毫勿犯。”  

10、纤毫无犯  xiān háo wú fàn

释义:纤毫无犯  纤毫:非常细微;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老百姓的利益

出处:《北齐书·元景安传》:“显祖闻之,遗使推检,同行诸人赃污狼籍,唯景安纤毫无犯。”  

11、置身事外  zhì shēn shì wài

释义:置身事外  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12、虚有其表  xū yǒu qí biǎo

释义:虚有其表  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好。虚:空;表:外表。

出处: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嵩既退,上掷其草于地:‘虚有其表耳!’”  

13、表里不一  biǎo lǐ bù yī

释义:表里不一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出处:《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14、阳奉阴违  yáng fèng yīn wéi

释义:阳奉阴违  阳:表面;奉:奉行;遵守;阴:背后;暗里;违:违背。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出处:明 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