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严厉的词语(40个)(形容对人严厉成语)

xxmadmin 2024-10-30 15:01:14

对人严厉的词语(形容对人严厉成语)(40个))

对人严厉的词语(形容对人严厉成语):严词厉色,义正辞严,冬日可爱,口沸目赤,和颜悦色,声色俱厉,夏日可畏,大喝一声,当头棒喝,恶言厉色,撑眉努眼,无所回避,正容亢色,正色直绳,正色立朝,正言厉色,正颜厉色,疾声厉色,疾言厉色,疾言遽色,盱衡厉色,直言正色,良药苦口,苦药利病,菩萨低眉,行峻言厉,词严义正,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辞严气正,辞严谊正,金刚努目,金刚怒目,锲而不舍,阿谀奉承,雷动风行,雷厉风行,雷厉风飞,回霜收电,词言义正。

1、严词厉色  yán cí lì sè

释义:严词厉色  色:脸色。说话很严厉,脸色很严肃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6回:“要送木兰到营中去,反是木兰严词厉色催逼转来。”  

2、义正辞严  yì zhèng cí yán

释义:义正辞严  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言辞严正有力。

出处: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3、冬日可爱  dōng rì kě ài

释义:冬日可爱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出处:左丘明《左传 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4、口沸目赤  kǒu fèi mù chì

释义:口沸目赤  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出处: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言人之非,嗔目扼腕,疾言喷喷,口沸目赤。”  

5、和颜悦色  hé yán yuè sè

释义:和颜悦色  颜:面容;悦色:高兴的脸色。指温和高兴的脸色。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汉 郑玄注:“言和颜悦色为难也。”  

6、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释义:声色俱厉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出处:《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7、夏日可畏  xià rì kě wèi

释义:夏日可畏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出处:《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8、大喝一声  dà hè yī shēng

释义:大喝一声  喝:大声喊叫。大叫让对方震惊或猛醒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那旗人大喝一声道:‘滚你的吧!这里又没有谁给我借钱,要你来装这些穷话做甚么!’”  

9、当头棒喝  dāng tóu bàng hè

释义:当头棒喝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黄檗运禅师法嗣 临济义玄禅师》:“上堂,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竖起拂子,僧便喝,师便打。”  

10、恶言厉色  è yán lì sè

释义:恶言厉色  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八章:“洪珊老师虽然照样是恶言厉色的把书茵斥骂一顿,但态度已经和缓下来了。”  

11、撑眉努眼  chēng méi nǔ yǎn

释义:撑眉努眼  撑:竖起;努眼:把眼睛张大。双眉飞扬,两眼圆瞪。比喻神情威严,为人专断强横

出处:宋·朱熹《答或人》:“其知之者撑眉努眼,喝骂将去,便谓只此便是良心本性。”  

12、无所回避  wú suǒ huí bì

释义:无所回避  回避:避忌。没有什么避忌或讳言的。

出处:《后汉书·蔡茂传》:“茂辄纠案,无所回避。”  

13、正容亢色  zhèng róng kàng sè

释义:正容亢色  谓神色严肃。

出处: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五:“‘这就该说是‘上海的外国小姐’才对呀!’赵夫人正容亢色地说。”  

14、正色直绳  zhèng sè zhí shéng

释义:正色直绳  谓严正执法。

出处:《南史·孔休源传》:“[孔休源]迁御史中丞,正色直绳,无所回避,百僚惮之。”  

15、正色立朝  zhèng sè lì cháo

释义:正色立朝  正色:态度严肃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谄媚阿谀和不畏强暴的人

出处:《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16、正言厉色  zhèng yán lì sè

释义:正言厉色  正:严正;厉:严厉;色:脸色。话语严正;态度严厉。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  

17、正颜厉色  zhèng yán lì sè

释义:正颜厉色  颜: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明 王廷相《雅述》:“有德之人,心诚辞直,正颜厉色,不作伪饰,以为心害。”  

18、疾声厉色  jí shēng lì sè

释义:疾声厉色  言语急促,神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

出处:明 马愈《马氏日抄 胡宗伯》:“虽盛怒,未尝疾声厉色。”  

19、疾言厉色  jí yán lì sè

释义:疾言厉色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出处: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20、疾言遽色  jí yán jù sè

释义:疾言遽色  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宽传》:“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21、盱衡厉色  xū héng lì sè

释义:盱衡厉色  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出处:《汉书·王莽传》:“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22、直言正色  zhí yán zhèng sè

释义:直言正色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出处:《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23、良药苦口  liáng yào kǔ kǒu

释义:良药苦口  良:好;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夫~,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24、苦药利病  kǔ yào lì bìng

释义:苦药利病  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出处:汉·袁康《越绝书·越绝计倪内经》:“古人云,苦药利病。”  

25、菩萨低眉  pú sà dī méi

释义:菩萨低眉  象菩萨那样低眉看人。形容人的面貌慈祥善良。

出处:宋 庞元英《谈薮》:“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26、行峻言厉  xíng jùn yán lì

释义:行峻言厉  行:行为;峻:严厉。行为和言语都十分严厉

出处:唐·韩愈《答尉迟生书》:“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  

27、词严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

释义:词严义正  措词严肃,道理正当。

出处:元·黄溍《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为之开陈祸福,词严义正,累数千言。”  

28、辞严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

释义:辞严义正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29、辞严意正  cí yán yì zhèng

释义:辞严意正  同“辞严义正”。

出处:宋·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  

30、辞严气正  cí yán qì zhèng

释义:辞严气正  犹言辞严义正。

出处:《宋史·孙长卿楚建中等传论》:“建中雅量却敌,辞严气正,尤为厅伟。”  

31、辞严谊正  cí yán yì zhèng

释义:辞严谊正  同“辞严义正”。

出处: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六》:“蕃武忠君爱国,辞严谊正,不暇自恤,枚蹈危机,其失在于疏尔。”  

32、金刚努目  jīn gāng nǔ mù

释义:金刚努目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出处:《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33、金刚怒目  jīn gāng nù mù

释义:金刚怒目  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

出处:宋 庞元英《谈薮 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34、锲而不舍  qiè ér bù shě

释义:锲而不舍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5、阿谀奉承  ē yú fèng chéng

释义:阿谀奉承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36、雷动风行  léi dòng fēng xíng

释义:雷动风行  ①指万物运动变化迅速。②比喻推行政令的严厉迅猛。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雷动风行,天下方如草之偃。”  

37、雷厉风行  léi lì fēng xíng

释义:雷厉风行  厉:猛烈;行:奔跑;引申为迅速。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比喻对法令的执行严厉迅速。也用来形容工作极度紧张;办事果断;行动迅速。

出处: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38、雷厉风飞  léi lì fēng fēi

释义:雷厉风飞  ①同“雷厉风行”。②严厉威猛。

出处: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部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转乾坤,关机阖开,雷厉风飞。”  

39、回霜收电  huí shuāng shōu diàn

释义:回霜收电  比喻改变原来冷漠严厉的态度。

出处: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重蒙陛下恺悌之宥,回霜收电,使不损越。"  

40、词言义正  cí yán yì zhèng

释义:词言义正  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出处:宋·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