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一什么成语大全四个(31个)(什么什么什么一四字成语形容)

xxmadmin 2024-10-17 21:00:50

什么什么一什么成语大全四个(什么什么什么一四字成语形容)(31个))

什么什么一什么成语大全四个(什么什么什么一四字成语形容):九九归一,以防万一,众口如一,劝百讽一,十不当一,合二为一,合而为一,天下第一,始终如一,归十归一,心口不一,心口如一,惟精惟一,政令不一,斠若画一,有一得一,未知万一,毁誉不一,瑜百瑕一,百不当一,百喙如一,百里挑一,知行合一,纷纷不一,背城借一,表里不一,表里如一,言行不一,报效万一,相与为一,众多非一。

1、九九归一  jiǔ jiǔ guī yī

释义:九九归一  绕了不少圈子,最后又还了原。

出处:秦兆阳《回答》:“我这个糟老头子捡点破烂,虽说有点霸道,九九归一,也是生活逼的。”  

2、以防万一  yǐ fáng wàn yī

释义:以防万一  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万一:可能性极小的意外变化。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14章:“他就又采取以防万一的想法,心想,反正是自愿的事,何必去做?”  

3、众口如一  zhòng kǒu rú yī

释义:众口如一  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同“众口一辞”。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吏部一 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  

4、劝百讽一  quàn bǎi fěng yī

释义:劝百讽一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驰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5、十不当一  shí bù dāng yī

释义:十不当一  十个不抵一个。谓人虽多但不顶用。

出处: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土山平陵,漫衍相属,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也,步兵十不当一。”  

6、合二为一  hé èr wéi yī

释义:合二为一  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

出处:清 袁枚《新齐谐 佟觭角》:“一人劈面来,急走如飞,势甚猛,傅不及避,两胸相撞,竟与己身合二为一。”  

7、合而为一  hé ér wéi yī

释义:合而为一  两个或更多的事物合成一个。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之。”  

8、天下第一  tiān xià dì yī

释义: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治平为天下第一。”  

9、始终如一  shǐ zhōng rú yī

释义:始终如一  自始至终一个样子。指能坚持;不间断。

出处:《梁书 到洽传》:“明公儒学稽古,淳厚笃成,立身行道,终始如一。”  

10、归十归一  guī shí guī yī

释义:归十归一  谓有条有理。

出处:白诚仁、何纪光《小红军》:“你看他,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收拾得归十归一,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  

11、心口不一  xīn kǒu bù yī

释义:心口不一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12、心口如一  xīn kǒu rú yī

释义:心口如一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出处: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  

13、惟精惟一  wéi jīng wéi yī

释义:惟精惟一  精纯专一。

出处:《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14、政令不一  zhèng lìng bù yī

释义:政令不一  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出处:《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帅贱多宠,政令不壹。”《三国志 魏志 武帝纪 》:“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15、斠若画一  huàn ruò huà yī

释义:斠若画一  公平持正;整齐画一。

出处:唐·程晏《萧何求继论》:“萧河为法,斠若画一。”  

16、有一得一  yǒu yī dé yī

释义:有一得一  不加也不减,有多少是多少。

17、未知万一  wèi zhī wàn yī

释义:未知万一  万分之一都不知道。形容学识肤浅。

出处:宋·洪迈《夷坚乙志·张锐医》:“世之庸医,学方书未知万一,自以为足,吁!可惧哉。”  

18、毁誉不一  huǐ yù bù yī

释义:毁誉不一  毁誉:诋毁和称赞;不一:不一样,不一致。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说法不一。

出处: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7回:“外臣毁誉不一,俱着各自据实奏闻。”  

19、瑜百瑕一  yú bǎi xiá yī

释义:瑜百瑕一  比喻优点多而缺点少。瑜,玉的光采;瑕,玉的毛病。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观玩全书,瑜百瑕一,津逮来学,诚为有裨。”  

20、百不当一  bǎi bù dāng yī

释义:百不当一  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出处: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下》:“平易相远,山谷幽涧,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  

21、百喙如一  bǎi huì rú yī

释义:百喙如一  犹言众口一辞。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

出处:清 王夫之《孝烈传》:“唯习闻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  

22、百里挑一  bǎi lǐ tiāo yī

释义:百里挑一  在一百个里挑选出一个。形容相貌或才能特别突出。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23、知行合一  zhī xíng hé yī

释义:知行合一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24、纷纷不一  fēn fēn bù yī

释义:纷纷不一  各不相同。纷纷:多而杂乱。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三十回:“也有做‘请宴’的,也有做‘窥醉’的,也有做‘借茶’的,也有做‘刺虎’的,纷纷不一。”  

25、背城借一  bèi chéng jiè yī

释义:背城借一  背城:背向自己的城堡;借一:凭借最后一战。背靠自己的城堡与敌人决一死战。意谓作最后的奋斗。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26、表里不一  biǎo lǐ bù yī

释义:表里不一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出处:《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27、表里如一  biǎo lǐ rú yī

释义: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 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28、言行不一  yán xíng bù yī

释义:言行不一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出处:《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29、报效万一  bào xiào wàn yī

释义:报效万一  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且今上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  

30、相与为一  xiāng yǔ wéi yī

释义:相与为一  相与:相互。相互结合成为一体。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诸侯恐惧,同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第十:"谓之性情,性情相与为一瞑,情亦性也  

31、众多非一  zhòng duō fēi yī

释义:众多非一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庙,众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