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黄泉的近义词(40个)(形容共赴黄泉的成语)

xxmadmin 2024-10-11 18:00:35

共赴黄泉的近义词(形容共赴黄泉的成语)(40个))

共赴黄泉的近义词(形容共赴黄泉的成语):负石赴渊,不请自来,不避艰险,共存共荣,分劳赴功,加膝坠泉,加膝坠渊,单刀赴会,含恨九泉,奋不顾身,归老林泉,得过且过,抱恨黄泉,捐躯赴难,掘井及泉,甘泉必竭,碧落黄泉,绠短汲深,绠短绝泉,艰难险阻,蜂出泉流,负石赴河,赴东海而死,赴汤投火,赴汤跳火,赴火蹈刃,赴蹈汤火,赴险如夷,蹈汤赴火,蹈火赴汤,蹈赴汤火,风起泉涌,风驰电赴,飞蛾赴火,飞蛾赴烛,飞蛾赴焰,魂不赴体,魂不附体,黄泉之下,百川赴海。

1、负石赴渊  fù shí fù yuān

释义:负石赴渊  渊:深涧。背着石头跳进深渊。比喻人以死明志。

出处:汉·刘向《说苑·说丛》:"故君子慎言出己,负石赴渊,行之难也。"  

2、不请自来  bù qǐng zì lái

释义:不请自来  不用邀请自己前来。多指不速之客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频来无忌,乃云入幕之宾;不请自来,谓之不速之客。”  

3、不避艰险  bù bì jiān xiǎn

释义:不避艰险  不畏惧艰难险阻。

出处:《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4、共存共荣  gòng cún gòng róng

释义:共存共荣  荣:繁荣。共同存在,共同繁荣。指国与国睦邻友好关系

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80章:“通电就职时列举四项方针:(1)停止内战,(2)外交上采取睦邻主义,冀达共存共荣目的,(3)……”  

5、分劳赴功  fēn láo fù gōng

释义:分劳赴功  分担劳苦,尽职建功。

出处:清·端方《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折》:“而一部之中,有二尚书、四侍郎,又加以管部之亲王大学士,则以一部而有七主任官矣。绝无分劳赴功之效,惟有推诿牵掣之能。”  

6、加膝坠泉  jiā xī zhuì quán

释义:加膝坠泉  见“加膝坠渊”。

出处:《旧唐书·姜公辅传》:“公辅一言悟主,骤及台司;一言不合,礼遽疏薄,则加膝坠泉之间,君道可知矣!”  

7、加膝坠渊  jiā xī zhuì yuān

释义:加膝坠渊  喜欢就抱在膝上,不喜欢就推到深水里。比喻用人爱憎无常。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今之君子,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8、单刀赴会  dān dāo fù huì

释义:单刀赴会  原指三国名将关羽随身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在东吴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参加有危险的约会。含有赞颂赴会者富有胆略的意思。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9、含恨九泉  hán hèn jiǔ quán

释义:含恨九泉  指抱怨而死,在地下还带着怨恨

出处: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8回:“只因去寻吴瑞庵,遂被功名耽延岁月,归来迟了,以致白小姐含恨九泉。”  

10、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不顾身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11、归老林泉  guī lǎo lín quán

释义:归老林泉  林泉:山林泉石胜境。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赵雄因见满朝之人都生忌妒,遂上表辞朝而回,归老林泉。”  

12、得过且过  dé guò qiě guò

释义:得过且过  得:能够;且:姑且。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出处: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13、抱恨黄泉  bào hèn huáng quán

释义:抱恨黄泉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出处:唐·李贤等引注《邕别传》:“臣所在孤危,悬命锋镝,湮灭土灰,呼吸无期。诚恐所怀随躯腐朽,抱恨黄泉。”  

14、捐躯赴难  juān qū fù nàn

释义:捐躯赴难  躯:身体。指舍弃生命,奔赴国难。

出处:三国·魏·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5、掘井及泉  jué jǐng jǐ quán

释义:掘井及泉  掘:挖;及:到。挖井就要挖到泉眼之处。比喻做事善始善终。

出处:《孟子·尽心上》:“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及泉,犹为弃井也。”  

16、甘泉必竭  gān quán bì jié

释义:甘泉必竭  甘泉:甜水的泉。竭:尽。甘甜的泉一定会干涸的。比喻有才干的人受累多而往往早衰。亦作“甘井先竭”。

出处:《逸周书·周祝解》:“肥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17、碧落黄泉  bì luò huáng quán

释义: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出处:唐 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18、绠短汲深  gěng duǎn jí shēn

释义:绠短汲深  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短,打不了深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19、绠短绝泉  gěng duǎn jué quán

释义:绠短绝泉  犹绠短汲深。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

出处:南朝 宋 谢灵运《陇西行》:“柱小倾大,绠短绝泉。”  

20、艰难险阻  jiān nán xiǎn zǔ

释义:艰难险阻  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

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21、蜂出泉流  fēng chū quán liú

释义:蜂出泉流  像群蜂倾巢,如泉水涌流。形容一时并作。

出处:清 龚自珍《古史勾沉论二》:“孔子殁,七十子不见用,衰世著书之徒,蜂出泉流。”  

22、负石赴河  fù shí fù hé

释义:负石赴河  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23、赴东海而死  fù dōng hǎi ér sǐ

释义:赴东海而死  赴:往,去。跳进东海淹死。形容决心很大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彼则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24、赴汤投火  fù tāng tóu huǒ

释义:赴汤投火  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小人受侯爷大恩,别说行刺,就是赴汤投火也是情愿的。”  

25、赴汤跳火  fù tāng tiào huǒ

释义:赴汤跳火  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夫人说那里话!若肯在老爷前,抬举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虽赴汤跳火,敢说不去?”  

26、赴火蹈刃  fù huǒ dǎo rèn

释义:赴火蹈刃  赴:前往;蹈:踩踏。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27、赴蹈汤火  fù dǎo tāng huǒ

释义:赴蹈汤火  赴:前往;蹈:踩;汤:热水。形容不畏艰难险阻,奋不顾身

出处: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  

28、赴险如夷  fù xiǎn rú yí

释义:赴险如夷  赴:投身进去;险:危险;如:像;夷:平坦。走向危险的道路,看作像平坦的大道。形容不避艰险。

出处:《魏书·于什门等传论》:“史臣曰:‘于什门等或临危不挠,视死如归;或赴险如夷,惟义所在。’”  

29、蹈汤赴火  dǎo tāng fù huǒ

释义:蹈汤赴火  比喻不避艰险。

出处: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三:“且须散金帛,犒师旅,使闻鼓而蹈汤赴火,闻金而星布云合。”  

30、蹈火赴汤  dǎo huǒ fù tāng

释义:蹈火赴汤  同“蹈汤赴火”。

出处:李瑛《深夜里发生的故事》诗:“五里远的山路,真正似蹈火赴汤。”  

31、蹈赴汤火  dǎo fù tāng huǒ

释义:蹈赴汤火  同“蹈汤赴火”。

出处:唐·孙揆《灵应传》:“君子杀身以成仁,殉其毅烈,蹈赴汤火,旁雪不平,乃宝之志也。”  

32、风起泉涌  fēng qǐ quán yǒng

释义:风起泉涌  涌:冒出。比喻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

出处:邹韬奋《萍踪寄语》:“现在本国的工程师人材已风起泉涌,随处都是本国的人材。”  

33、风驰电赴  fēng chí diàn fù

释义:风驰电赴  形容迅速赶赴。

出处:《晋书 孙绰传》:“如其迷逆不化,复欲送死者,南北诸军风驰电赴,若身手之救痛痒,率然之应首尾,山陵既固,中夏小康。”  

34、飞蛾赴火  fēi é fù huǒ

释义:飞蛾赴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出处:《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35、飞蛾赴烛  fēi é fù zhú

释义:飞蛾赴烛  见“飞蛾赴火”。

出处:宋·黄庭坚《演雅》诗:“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  

36、飞蛾赴焰  fēi é fù yàn

释义:飞蛾赴焰  见“飞蛾赴火”。

出处:《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37、魂不赴体  hún bù fù tǐ

释义:魂不赴体  同“魂不附体”。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霎时间把刀破开肚皮,取出心肝,呈上娘娘,惊得宣赞魂不赴体。”  

38、魂不附体  hún bù fù tǐ

释义:魂不附体  魂:灵魂;魂魄。迷信的人认为人魂魄一离体;就失去知觉;无法行动。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恐惧万分。有时也形容受到极大的诱惑;不能自主。

出处: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39、黄泉之下  huáng quán zhī xià

释义:黄泉之下  黄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于地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出处:《左传 隐公元年》:“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40、百川赴海  bǎi chuān fù hǎi

释义:百川赴海  百:表示多。川:江河。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出处:《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百川赴海而海不溢。"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