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字第二的成语有哪些(40个)(第二个字是兵的成语)

xxmadmin 2024-09-16 06:01:43

兵字第二的成语有哪些(第二个字是兵的成语)(40个))

兵字第二的成语有哪些(第二个字是兵的成语):佳兵不祥,励兵秣马,千兵万马,千军万马,单兵孤城,厉兵秣马,厉兵粟马,哀兵必胜,寸兵尺铁,尺兵寸铁,弄兵潢池,强兵富国,按兵不举,按兵不动,掉以轻心,极武穷兵,案兵束甲,残兵败将,溃兵游勇,短兵接战,砥兵砺伍,穷兵极武,穷兵黩武,精兵强将,精兵简政,练兵秣马,缓兵之计,解兵释甲,讳兵畏刑,调兵遣将,败兵折将,遣兵调将,遣将征兵,遣将调兵,风兵草甲,骄兵之计,骄兵必败,历兵粟马,历兵秣马,按兵束甲。

1、佳兵不祥  jiā bīng bù xiáng

释义:佳兵不祥  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恶也。”  

2、励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释义:励兵秣马  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出处:语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  

3、千兵万马  qiān bīng wàn mǎ

释义:千兵万马  犹千军万马。

出处:《南史·陈庆之传》:“先是洛阳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李翰言文章,当如千兵万马而无人声。”  

4、千军万马  qiān jūn wàn mǎ

释义:千军万马  有千军万马。形容人很多;势力强大。

出处:《梁书 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5、单兵孤城  dān bīng gū chéng

释义:单兵孤城  单兵:寡弱无援的军队;孤城:孤立无依的城池。形容军队及其驻军的城池孤立无依,势力单薄,没有外援。

出处:《后汉书·耿恭传》:“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当匈奴之冲,对数万之众。”  

6、厉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释义:厉兵秣马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7、厉兵粟马  lì bīng sù mǎ

释义:厉兵粟马  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出处:《新唐书 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8、哀兵必胜  āi bīng bì shèng

释义:哀兵必胜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9、寸兵尺铁  cùn bīng chǐ tiě

释义:寸兵尺铁  喻微小的武力。

出处:宋·苏轼《策略五》:“不用寸兵尺铁,而天下屏息,莫敢或争。”  

10、尺兵寸铁  chǐ bīng cùn tiě

释义:尺兵寸铁  比喻微小的武力。

出处:清·戴名世《八月庚申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昔者王莽乘西汉之衰,不用尺兵寸铁而移汉祚,翟义起兵讨之,未成而身死。”  

11、弄兵潢池  nòng bīng huáng shi

释义:弄兵潢池  《汉书·循吏传·龚遂》:“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潢池,积水池。后因以“弄兵潢池”喻起兵。有不足道之意。

出处:《汉书·循吏传·龚遂》:“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12、强兵富国  qiáng bīng fù guó

释义:强兵富国  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

出处: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西国之所以讲强兵富国者,率以尚器为先。”  

13、按兵不举  àn bīng bù jǔ

释义:按兵不举  犹按兵不动。

出处:元 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 无名氏《精忠记 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  

14、按兵不动  àn bīng bù dòng

释义:按兵不动  按:止住。控制住军队;暂不行动;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召类》:“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后反……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15、掉以轻心  diào yǐ qīng xīn

释义:掉以轻心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出处: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16、极武穷兵  jí wǔ qióng bīng

释义:极武穷兵  黩武。滥用武力。

出处:《周书·韦孝宽传》:“且君辅翼幼主,位重望隆,理宜调阴阳,抚百姓,焉用极武穷兵,构怨连祸。”  

17、案兵束甲  àn bīng shù jiǎ

释义:案兵束甲  案:通“按”,手抚;兵:兵器;束:捆束;甲:盔甲。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18、残兵败将  cán bīng bài jiàng

释义:残兵败将  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

出处: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如今追击残兵败将,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19、溃兵游勇  kuì bīng yóu yǒng

释义:溃兵游勇  指逃散的士兵。

出处:李昌《回忆民先队》:“国民党部队的溃兵游勇,带枪到处抢劫肇事,很影响群众的抗日情绪。”  

20、短兵接战  duǎn bīng jiē zhàn

释义:短兵接战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出处:《三国志 魏志 典韦传》:“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  

21、砥兵砺伍  dǐ bīng lì wǔ

释义:砥兵砺伍  砥:细的磨刀石;砺:粗的磨刀石,指磨练;伍:队伍。磨练军队。

出处:《宋书·沈约自序》:“足下砥兵砺伍,总厉豪彦,师请一奋,氓无贰情。”  

22、穷兵极武  qióng bīng jí wǔ

释义:穷兵极武  动用全部兵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奢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  

23、穷兵黩武  qióng bīng dú wǔ

释义:穷兵黩武  穷:用尽;竭尽。黩:任意;轻率。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出处:三国 曹丕《车驾临江还诏三公》:“三世为将,道家所忌;穷兵黩武,古有所戒。”  

24、精兵强将  jīng bīng qiáng jiàng

释义:精兵强将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出处:《晋书·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  

25、精兵简政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释义:精兵简政  精减人员;紧缩机构。

出处:《南史 陈暄传》:“徐陵为吏部尚史,精简人物。”  

26、练兵秣马  liàn bīng mò mǎ

释义:练兵秣马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出处:宋 苏洵《几策 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27、缓兵之计  huǎn bīng zhī jì

释义:缓兵之计  缓:延缓。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28、解兵释甲  jiě bīng shì jiǎ

释义:解兵释甲  解:解除。释:卸下。解除武装,卸掉盔甲。比喻不再参战。

出处:明·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解兵释甲,社稷宁谧,黎民乐业。”  

29、讳兵畏刑  huì bīng wèi xíng

释义:讳兵畏刑  谓慎于用兵和用刑。

出处:宋·张耒《大礼庆成赋》:“讳兵畏刑,后货食兮。政有损易,兹不易兮。”  

30、调兵遣将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

释义:调兵遣将  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31、败兵折将  bài bīng zhé jiàng

释义:败兵折将  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袁本初败兵折将。”  

32、遣兵调将  qiǎn bīng diào jiàng

释义:遣兵调将  犹调兵遣将。亦作“遣将调兵”、“遣将征兵”

出处:《禅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说延州府丞汤思忠遣兵调将已定,然后自领马步军兵,离寨伺候。”  

33、遣将征兵  qiǎn jiāng zhēng bīng

释义:遣将征兵  见“遣兵调将”。

出处:蔡东藩《南北史通俗演义》第七回:“原来魏主嗣欲乘丧南侵,报复旧怨,因将宋史执回,即日遣将征兵,进攻滑台。”  

34、遣将调兵  qiǎn jiāng diào bīng

释义:遣将调兵  见“遣兵调将”。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0回:“你既是昆仑之士,理当遣将调兵,共决雌雄。”  

35、风兵草甲  fēng bīng cǎo jiǎ

释义:风兵草甲  犹言草木皆兵。

出处:《水浒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鬼车,风兵草甲,无往非撼志之物。”  

36、骄兵之计  jiāo bīng zhī jì

释义:骄兵之计  故意向敌军示弱,以助长其骄傲情绪,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孟达暗暗发书,申报玄德,说‘黄忠连输数阵,现今退在关上。’玄德慌问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  

37、骄兵必败  jiāo bīng bì bài

释义:骄兵必败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失败。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38、历兵粟马  lì bīng sù mǎ

释义:历兵粟马  磨快兵器喂饱马。指准备作战。

39、历兵秣马  lì bīng mò mǎ

释义:历兵秣马  磨利兵器,喂饱马匹。指作好战斗准备。

40、按兵束甲  àn bīng shù jiǎ

释义:按兵束甲  按兵:军队停止行进。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止兵不前,捆起铠甲。指解除武装,停战言降。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