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b式的成语有哪些成语(40个)(abcb式成语形容)

xxmadmin 2024-09-04 12:01:04

abcb式的成语有哪些成语(abcb式成语形容)(40个))

abcb式的成语有哪些成语(abcb式成语形容):似笑非笑,歪八竖八,一个半个,一了百了,不主故常,人云亦云,今夕何夕,似懂非懂,出尔反尔,听之任之,唐哉皇哉,堂哉皇哉,堂而皇之,大错特错,天大地大,天知地知,好说歹说,将心比心,将计就计,将错就错,就事论事,当断不断,得过且过,心服口服,故弄玄虚,无事生事,无以复加,无可不可,无大不大,无所不可,无所不在,无所畏惧,明知故犯,毫不犹豫,清心寡欲,能柔能刚,见怪不怪,讨价还价,难兄难弟,骑马找马。

1、似笑非笑  sì xiào fēi xiào

释义:似笑非笑  像笑又不笑。

出处:鲁迅《彷徨·祝福》:"后来大家又都知道了她的脾气,只要有孩子在眼前,便似笑非笑的先问她。"  

2、歪八竖八  wāi bā shù bā

释义:歪八竖八  杂乱不整的样子。

3、一个半个  yī gè bàn gè

释义:一个半个  谓为数甚少。

出处:宋·陈亮《水调歌头》词:“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明·袁宏道《西湖杂记》:“吾辈粗根浮器,不曾见得一个半个智识,可轻易谈佛法哉?”  

4、一了百了  yī liǎo bǎi liǎo

释义:一了百了  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八卷:“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5、不主故常  bù zhǔ gù cháng

释义:不主故常  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出处: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天运》:“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  

6、人云亦云  rén yún yì yún

释义:人云亦云  云:说。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

出处:金 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7、今夕何夕  jīn xī hé xī

释义:今夕何夕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谓此是良辰。

出处:《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8、似懂非懂  sì dǒng fēi dǒng

释义:似懂非懂  好像懂了;又像没懂。表示没有完全明白。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1回:“三位姨太太瞧了,亦似懂非懂的。”  

9、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释义:出尔反尔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10、听之任之  tīng zhī rèn zhī

释义:听之任之  任凭事物存在发展而不去过问。听:听凭;之:文言代词;代人或事物。

出处: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11、唐哉皇哉  táng zāi huáng zāi

释义:唐哉皇哉  形容规模宏伟,气势盛大。也用于贬义,形容表面上庄严体面的样子。

出处:《后汉书·班畸传》:“汪汪乎丕天之大律,其畴能亘之哉?唐哉皇哉!皇哉唐哉?”  

12、堂哉皇哉  táng zāi huáng zāi

释义:堂哉皇哉  犹堂而皇之。

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他有了这个引子,就格外的打点,格外的应酬,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出京赴任。”  

13、堂而皇之  táng ér huáng zhī

释义:堂而皇之  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出处:鲁迅《花边文学 “莎士比亚”》:“末一句是客气话,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  

14、大错特错  dà cuò tè cuò

释义:大错特错  完全错了。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如今想来,真是大错特错!”  

15、天大地大  tiān dà dì dà

释义:天大地大  形容极大。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16、天知地知  tiān zhī dì zhī

释义:天知地知  天知道,地知道。指人人都知道。亦指只有天知道,地知道,没有别人知道。

出处:元·杨梓《敬德不服老》第三折:“你须知咱名讳,尽忠心天知地知。”  

17、好说歹说  hǎo shuō dǎi shuō

释义:好说歹说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出处: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说我们都是乡邻,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  

18、将心比心  jiāng xīn bǐ xīn

释义:将心比心  将:把。用自己的心地比照别人的心地。比喻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19、将计就计  jiāng jì jiù jì

释义:将计就计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出处: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20、将错就错  jiāng cuò jiù cuò

释义:将错就错  将:依顺;顺从;就:迁就。既然错了;索性就顺着错误做下去。

出处: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道楷禅师》:“祖师已是错传,山僧已是错说,今日不免将错就错,曲为今时。”  

21、就事论事  jiù shì lùn shì

释义:就事论事  就:按照。指按照事情本身来评论是非得失。也指只评事情的现象;不涉及事情的本质和做事的指导思想。

出处:宋 杨时《杨龟山集 荆州所闻》:“孟子与人君言,皆所以扩其善心,而革其非,不止就事论事。”  

22、当断不断  dāng duàn bù duàn

释义:当断不断  指应该决断的时候不能决断。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春申君列传论》:“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23、得过且过  dé guò qiě guò

释义:得过且过  得:能够;且:姑且。只要勉强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出处:元 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24、心服口服  xīn fú kǒu fú

释义:心服口服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25、故弄玄虚  gù nòng xuán xū

释义:故弄玄虚  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

出处: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26、无事生事  wú shì shēng shì

释义:无事生事  犹言无事生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明·李贽《读》:“无风扬波,无事生事。”  

27、无以复加  wú yǐ fù jiā

释义:无以复加  复:再。再也不能超过。指程度达到了顶点。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28、无可不可  wú kě bù kě

释义:无可不可  ①无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犹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绪激动至极。

出处:唐·元稹《唐杜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29、无大不大  wú dà bù dà

释义:无大不大  谓极大。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8回:“这仇用不着你报,早有一位天大地大,无大不大的盖世英雄,替你报了仇去了。”  

30、无所不可  wú suǒ bù kě

释义:无所不可  没有什么不可的。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灌夫传》:“蚡事魏其无所不可。”  

31、无所不在  wú suǒ bù zài

释义:无所不在  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

出处:巴金《家》四:“电灯光死去时发出的凄惨的叫声还在空中荡漾,虽然声音很低,却是无所不在。”  

32、无所畏惧  wú suǒ wèi jù

释义: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33、明知故犯  míng zhī gù fàn

释义:明知故犯  明知不对;却故意违犯。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问:‘一切生灵具有佛性,既有佛性,为甚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  

34、毫不犹豫  háo bù yóu yù

释义:毫不犹豫  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不迟疑

出处: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第二次杜修经、杨开明来,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  

35、清心寡欲  qīng xīn guǎ yù

释义:清心寡欲  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出处: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  

36、能柔能刚  néng róu néng gāng

释义:能柔能刚  柔:温和;刚:刚强。指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0回:“窃谓夫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  

37、见怪不怪  jiàn guài bù guài

释义:见怪不怪  看见奇怪的事也不以为怪;能泰然处之。指遇事沉稳不慌。

出处:宋 洪迈《夷坚三志 己 姜七家猪》卷二:“畜生之言,何足为信,我已数月来知之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38、讨价还价  tǎo jià huán jià

释义:讨价还价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巧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  

39、难兄难弟  nán xiōng nán dì

释义:难兄难弟  难:患难。原指兄弟二人都很好;才德相当;难分高下。现多反其义而用之;指二人同样坏。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子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40、骑马找马  qí mǎ zhǎo mǎ

释义:骑马找马  比喻东西就在这里;却还到外去找。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1回:“彼时间骑马寻马,只要弄到一笔大大的银款,赚上百十两扣头,就有在里头了。”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