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不同生活的成语(40个)(形容生活各种各样的成语)

xxmadmin 2024-08-29 15:00:19

形容不同生活的成语(形容生活各种各样的成语)(40个))

形容不同生活的成语(形容生活各种各样的成语):万别千差,三六九等,三姑六婆,三教九流,三百瓮齑,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五行八作,五颜六色,其乐融融,击钟鼎食,列鼎而食,千奇百怪,千差万别,各式各样,各色各样,各行各业,吊死问生,同甘共苦,含哺鼓腹,和睦相处,太平无事,委曲求全,安家乐业,形形色色,恍如隔世,抱瓮灌园,无忧无虑,无拘无束,清闲自在,琳琅满目,离群索居,膏粱文绣,良莠不一,艰难困苦,艰难竭蹶,跌跌撞撞,锦衣玉食,隔世之感,鼎铛玉石。

1、万别千差  wàn bié qiān chā

释义:万别千差  形容种类多,差别大。

出处:《大唐善导和尚集 证集序》:“说一切诸法,千差万别,如来观音,历历了然。”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元在鼻尖头。”  

2、三六九等  sān liù jiǔ děng

释义:三六九等  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只不过这会子输了几两银子,你们就这么三六九等儿的了。”  

3、三姑六婆  sān gū liù pó

释义:三姑六婆  泛指不同职业的妇女;亦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妇女。

出处:明 陶宗仪《辍耕录 三姑六婆》:“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4、三教九流  sān jiào jiǔ liú

释义:三教九流  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出处: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第六卷:“(梁武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了如目前。”  

5、三百瓮齑  sān bǎi wèng jī

释义:三百瓮齑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出处:宋·赵与颜《娱书堂诗话》上卷:“旧传一贫士死,见阴更,为言‘当年生,汝有三百瓮齑禄未尽。’”  

6、丰富多彩  fēng fù duō cǎi

释义:丰富多彩  彩:颜色;花色。数量充足、品种繁多;且极出色。也形容艺术形式应有尽有;绚丽多彩。

出处:峻青《秋色赋》:“一个不久前才由机关、工厂的业余戏剧爱好者所组织进来的吕剧团,演出了丰富多彩的节目,非常令人兴奋。”  

7、五花八门  wǔ huā bā mén

释义:五花八门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8、五行八作  wǔ háng bā zuò

释义:五行八作  泛指各行各业。

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五行八作,就没你这一行。”  

9、五颜六色  wǔ yán liù sè

释义:五颜六色  色彩鲜艳繁多;非常美丽。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10、其乐融融  qí lè róng róng

释义:其乐融融  其:代词,其中的;融融:和乐的样子。形容十分欢乐、和睦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11、击钟鼎食  jī zhōng dǐng shí

释义:击钟鼎食  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三国·魏·嵇康《卜疑》:“宁聚货千亿,击钟鼎食;枕藉芬芳,婉脔美色乎?”  

12、列鼎而食  liè dǐng ér shí

释义:列鼎而食  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出处:《孔子家语 致思》:“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13、千奇百怪  qiān qí bǎi guài

释义:千奇百怪  许许多多奇特怪异的事物。

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如人在州县住,或闻或见,千奇百怪,他总将作寻常。”  

14、千差万别  qiān chā wàn bié

释义:千差万别  形容事物各不相同;有许多差别。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文遂导师》:“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  

15、各式各样  gè shì gè yàng

释义:各式各样  谓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出处:茅盾《子夜》十二:“毒太阳晒得马路上的柏油发软,汽车轮辗过,就印成了各式各样的花纹。”  

16、各色各样  gè sè gè yàng

释义:各色各样  犹言各式各样。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7回:“却说盛公子一派话儿,把官亲投任的人,各色各样,形容的一个详而且尽。”  

17、各行各业  gè háng gè yè

释义:各行各业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出处:邓小平《办好学校,培养干部》:“过去我们想请各行各业开个名单,提高一些人的工资,说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现。”  

18、吊死问生  diào sǐ wèn shēng

释义:吊死问生  吊:吊祭;问:问候,慰问。吊祭死者,慰问活人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  

19、同甘共苦  tóng gān gòng kǔ

释义:同甘共苦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担苦难。比喻同欢乐;共患难。甘:甜;苦:苦难。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20、含哺鼓腹  hán bǔ gǔ fù

释义:含哺鼓腹  哺:口中所含的食物;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出处:庄周《庄子 马蹄》:“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  

21、和睦相处  hé mù xiāng chǔ

释义:和睦相处  睦:和好。邻国或邻居之间和平友好地相交往。

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22、太平无事  tài píng wú shì

释义:太平无事  指时世安宁和平,也指生活清静无忧。

出处:明 焦竑《玉堂丛语 方正》:“惟高堂厚禄身享太平无事之日者,见月则乐也。”  

23、委曲求全  wěi qū qiú quán

释义:委曲求全  勉强地去将就别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为顾全大局而做出忍让的姿态。委曲:曲意迁就。

出处:宋 欧阳修《滁州谢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悯臣不顾身微而当众怨,始终爱惜,委曲求全。”  

24、安家乐业  ān jiā lè yè

释义:安家乐业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从事其职业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薄收赋税,毋殚民财,使天下梨元咸安家乐业。”  

25、形形色色  xíng xíng sè sè

释义:形形色色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形形:原指生出这种形体;色色:原指生出这种颜色。

出处:元 戴表元《剡源集》:“如造化之于万物,大而大容之,小而小养之,形形色色,无所弃遗。”  

26、恍如隔世  huǎng rú gé shì

释义:恍如隔世  恍:仿佛;世:三十年为一世。指仿佛相隔了一世。多用来形容对时间变迁、事物变化之大的感慨。

出处:宋 范成大《吴船录》下卷:“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27、抱瓮灌园  bào wèng guàn yuán

释义:抱瓮灌园  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见一位老人抱着水瓮去灌园,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28、无忧无虑  wú yōu wú lǜ

释义:无忧无虑  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出处: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29、无拘无束  wú jū wú shù

释义:无拘无束  拘:限制;束:约束。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30、清闲自在  qīng xián zì zài

释义:清闲自在  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昼之所思,夜之所梦,连睡去的魂魄,都是忙的,那得清闲自在。”  

31、琳琅满目  lín láng mǎn mù

释义:琳琅满目  琳琅:美玉。满眼都是美好而珍贵的东西。比喻精美、珍贵的物品很多。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32、离群索居  lí qún suǒ jū

释义:离群索居  索:单独;居:起居;生活。离开同伴而孤独地生活。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33、膏粱文绣  gāo liáng wén xiù

释义:膏粱文绣  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出处:语本《孟子 ·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34、良莠不一  liáng yǒu bù yī

释义:良莠不一  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同“良莠不齐”。

出处:《清史稿 觉罗满保传》:“闽、浙两省棚民,以种麻靛、造纸、烧灰为业,良莠不一。”  

35、艰难困苦  jiān nán kùn kǔ

释义:艰难困苦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36、艰难竭蹶  jiān nán jié jué

释义:艰难竭蹶  竭蹶:原指走路艰难;后指资财枯竭、匮乏。形容经济困难;生活艰苦。

出处:荀况《荀子 儒效》:“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  

37、跌跌撞撞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释义:跌跌撞撞  形容走路不稳的样子

出处: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42回:“脚底下不晓得高低,跌跌撞撞,进了右首房间。”  

38、锦衣玉食  jǐn yī yù shí

释义:锦衣玉食  锦衣:精美华贵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饮食。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常景传》:“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39、隔世之感  gé shì zhī gǎn

释义:隔世之感  世:古指30年为一世;世指一个时代。指因人事或景物变化大而引起的、像隔了一个时代似的感觉。

出处:宋 范成大《吴船录下》:“发常州,平江亲戚故旧来相迓者,陆续于道,恍然如隔世焉。”  

40、鼎铛玉石  dǐng chēng yù shí

释义:鼎铛玉石  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出处:唐 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