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品格的词语有哪些?(40个)(形容人品格的成语)

xxmadmin 2024-08-28 15:00:02

形容人品格的词语有哪些?(形容人品格的成语)(40个))

形容人品格的词语有哪些?(形容人品格的成语):公正严明,不卑不亢,不同流俗,不恶而严,不欺暗室,不虞之誉,不言而信,伏龙凤雏,光风霁月,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冲锋陷阵,功成名遂,功标青史,含垢纳污,大公无私,大名鼎鼎,奋不顾身,孤芳自赏,德厚流光,成人之美,扶危济困,扶老携幼,拔刀相助,持之以恒,放眼世界,桂林一枝,海阔天空,盖世英雄,草木知威,补天浴日,赤子之心,风云人物,风华正茂,风流人物,驰名中外,高山景行,高情远意,高情远致,高情远韵。

1、公正严明  gōng zhèng yán míng

释义:公正严明  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七回:"二则象大帅这样公正廉明,做属员的人,只要自己谨慎小心……还愁将来不得差缺吗?"  

2、不卑不亢  bù bēi bù kàng

释义:不卑不亢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3、不同流俗  bù tóng liú sú

释义:不同流俗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出处:《礼记 射义》:“不从流俗。  

4、不恶而严  bù è ér yán

释义:不恶而严  并不恶声恶气,但很威严,使人知敬畏。

出处:《周易 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5、不欺暗室  bù qī àn shì

释义:不欺暗室  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看不见的地方。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铭集释 隋王世琛墓志》:“信行所履,不欺暗室。”  

6、不虞之誉  bù yú zhī yù

释义:不虞之誉  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出处:战国 邹 孟轲《孟子 离娄上》:“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7、不言而信  bù yán ér xìn

释义:不言而信  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  

8、伏龙凤雏  fú lóng fèng chú

释义:伏龙凤雏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9、光风霁月  guāng fēng jì yuè

释义:光风霁月  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出处:宋 黄庭坚《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10、公私分明  gōng sī fēn míng

释义:公私分明  公家的与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

出处: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  

11、公而忘私  gōng ér wàng sī

释义:公而忘私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出处: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12、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释义:冲锋陷阵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出处:《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13、功成名遂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释义:功成名遂  遂;成功。建立了功绩;有了名声。

出处:墨翟《墨子 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14、功标青史  gōng biāo qīng shǐ

释义:功标青史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为青史。功劳记在史书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绩。

出处: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自不泯。”  

15、含垢纳污  hán gòu nà wū

释义:含垢纳污  垢、污:脏垢;污秽。心里忍受着羞耻和污辱。本指国君应当有容忍耻辱和诬枉的气度。后指有容忍耻辱的度量;也转用以形容秽恶聚集之处;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16、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大公无私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17、大名鼎鼎  dà míng dǐng dǐng

释义:大名鼎鼎  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18、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不顾身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19、孤芳自赏  gū fāng zì shǎng

释义:孤芳自赏  孤:单独;唯独;孤芳:单独的一支香花。把自己看作是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宋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20、德厚流光  dé hòu liú guāng

释义: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穀梁传 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21、成人之美  chéng rén zhī měi

释义:成人之美  成:成全;帮助;美:好事。成全别人的好事。也指帮助别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2、扶危济困  fú wēi jì kùn

释义:扶危济困  扶:帮助;支持;济:拯救。扶持、救济生活困苦、处境危急的人。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23、扶老携幼  fú lǎo xié yòu

释义:扶老携幼  扶:挽着;携:带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24、拔刀相助  bá dāo xiāng zhù

释义:拔刀相助  拔刀帮助被欺侮的人;形容见义勇为。常与“路见不平”搭配使用。

出处:元 无名氏《连环记》第四折:“连李肃也不忿其事,因此拔刀相助,得成大功。”  

25、持之以恒  chí zhī yǐ héng

释义:持之以恒  持:保持;坚持;之:代词;指所要坚持的东西;恒:长久;指恒心。有恒心地坚持下去。也作“持之以久”。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 雷两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26、放眼世界  fàng yǎn shì jiè

释义:放眼世界  放眼:放开眼界,目光不局限在狭小范围内。放开眼界,纵观天下。也作

出处:元 张养浩《过李溉之天心亭之二》:“放眼乾坤独倚栏,古今如梦水云间。”  

27、桂林一枝  guì lín yī zhī

释义:桂林一枝  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出处:《晋书 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28、海阔天空  hǎi kuò tiān kōng

释义:海阔天空  阔:辽阔。像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没有边际。指天地宽广无边。原比喻人心胸开阔;无拘无束。现常用来形容漫无边际的议论或随意漫谈;没有中心。

出处:唐 刘氏瑶《暗别离》:“朱弦暗断不见人,风动花枝月中影;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空不知处。”  

29、盖世英雄  gài shì yīng xióng

释义:盖世英雄  盖世:压倒当世。超出当代所有的人。用以形容非常杰出的英雄人物。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遮莫他盖世英雄,驱兵拥众。”  

30、草木知威  cǎo mù zhī wēi

释义:草木知威  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出处:《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31、补天浴日  bǔ tiān yù rì

释义:补天浴日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出处:《宋史 赵鼎传》:“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  

32、赤子之心  chì zǐ zhī xīn

释义:赤子之心  赤子:初生的婴儿。孩子纯真无邪的心灵。形容人的心地善良、纯洁。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3、风云人物  fēng yún rénwù

释义:风云人物  风云:比喻飞快发展变化的形势、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应运而生;言论或行动在社会生活中有很大影响的人。也指在一定环境中;大家注目的人。

出处: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  

34、风华正茂  fēng huá zhèng mào

释义:风华正茂  风:风采;华:才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出处: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35、风流人物  fēng liú rén wù

释义:风流人物  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

出处: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6、驰名中外  chí míng zhōng wài

释义:驰名中外  驰:传播。声名传播到国内国外。也作“驰名天下”。

出处: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 涑水》:“赞拟王公,驰名天下。”  

37、高山景行  gāo shān jǐng xíng

释义:高山景行  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出处:《诗经 小雅 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38、高情远意  gāo qíng yuǎn yì

释义:高情远意  见“高情远致”。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西昆体》:“义山诗世人但称颂其巧丽,至与温庭筠齐名。盖俗学只见其皮肤,其高情远意,皆不识也。”  

39、高情远致  gāo qíng yuǎn zhì

释义:高情远致  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高情远致,弟子蚤已服膺;一吟一咏,许将北面。”  

40、高情远韵  gāo qíng yuǎn yùn

释义:高情远韵  见“高情远致”。

出处:明·宋濂《答张秀才认诗书》:“独陶元亮天分之高……直超建安而上之,高情远韵,殆犹大羹充铏,不假盐醯而至味自存者也。”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