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形容语文老师的四字词语(29个)(形容语文老师的成语可以有哪些)

xxmadmin 2024-08-09 18:00:03

用来形容语文老师的四字词语(形容语文老师的成语可以有哪些)(29个))

用来形容语文老师的四字词语(形容语文老师的成语可以有哪些):不辞辛劳,文思敏捷,一丝不苟,一鸣惊人,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含辛茹苦,呕心沥血,和蔼可亲,埋头苦干,妙语连珠,字字珠玑,孜孜不倦,学富五车,尽心尽力,废寝忘食,引经据典,循循善诱,德才兼备,才华横溢,春风化雨,桃李争妍,温文尔雅,滔滔不绝,满腹经纶,火冒三丈,青出于蓝,高谈阔论,默默无闻。

1、不辞辛劳  bù cí xīn láo

释义:不辞辛劳  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2、文思敏捷  wén sī mǐn jié

释义:文思敏捷  形容写文章的思路迅速而灵敏。

出处:《旧唐书·陆扆传》:"扆文思敏速,初无思虑,挥翰如飞,文理俱惬。"  

3、一丝不苟  yī sī bù gǒu

释义:一丝不苟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4、一鸣惊人  yī míng jīng rén

释义:一鸣惊人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5、任劳任怨  rèn láo rèn yuàn

释义:任劳任怨  任:担当、承担。做事既能承受劳苦;又能承受埋怨。

出处: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6、兢兢业业  jīng jīng yè yè

释义:兢兢业业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7、含辛茹苦  hán xīn rú kǔ

释义:含辛茹苦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出处: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8、呕心沥血  ǒu xīn lì xuè

释义:呕心沥血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出处: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9、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

释义:和蔼可亲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10、埋头苦干  mái tóu kǔ gàn

释义:埋头苦干  埋头:一直低着头;苦干:尽心尽力地干。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11、妙语连珠  miào yǔ lián zhū

释义: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12、字字珠玑  zì zì zhū jī

释义:字字珠玑  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谈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珠玑:珠子。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任凭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会不上一名进士。”  

13、孜孜不倦  zī zī bù juàn

释义:孜孜不倦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出处:《尚书 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 蜀书 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14、学富五车  xué fù wǔ chē

释义:学富五车  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15、尽心尽力  jìn xīn jìn lì

释义:尽心尽力  指费尽心力

出处:《晋书 王坦之传》:“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16、废寝忘食  fèi qǐn wàng shí

释义:废寝忘食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17、引经据典  yǐn jīng jù diǎn

释义:引经据典  引;援解;引用;经:经书;据:依据;典:典籍。引用经典著作作为立论的依据。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18、循循善诱  xún xún shàn yòu

释义:循循善诱  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循循:有次序的样子;诱:引;指。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9、德才兼备  dé cái jiān bèi

释义:德才兼备  品德和能力都具备。兼备:都具备。

出处:《元史 丰臧梦解传》:“乃举梦解才德兼备,宜擢清要,以展所蕴。”  

20、才华横溢  cái huá héng yì

释义:才华横溢  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文艺书画方面而言。很有才华;或充满了才华。

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21、春风化雨  chūn fēng huà yǔ

释义:春风化雨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22、桃李争妍  táo lǐ zhēng yán

释义:桃李争妍  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8回:“四时赏玩,各有风光;春赏燕游堂,桃李争妍。”  

23、温文尔雅  wēn wén ěr yǎ

释义:温文尔雅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陈锡九》:“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24、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释义:滔滔不绝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

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25、满腹经纶  mǎn fù jīng lún

释义:满腹经纶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出处: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26、火冒三丈  huǒ mào sān zhàng

释义:火冒三丈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27、青出于蓝  qīng chū yú lán

释义:青出于蓝  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8、高谈阔论  gāo tán kuò lùn

释义:高谈阔论  高:大声地;阔:广阔。指志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多含褒义。也指大发议论或不着边际地谈论。多含贬义。

出处:唐 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29、默默无闻  mò mò wú wén

释义: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出处: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