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语大全四个字(34个)(什么等啊等什么的成语)

xxmadmin 2024-08-08 18:00:24

等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语大全四个字(什么等啊等什么的成语)(34个))

等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语大全四个字(什么等啊等什么的成语):着作等身,三六九等,三等九格,三等九般,争强好胜,价等连城,儿女英雄,加人一等,各种各样,各色人等,同休等戚,更上一层楼,每况愈下,男女平等,相形见绌,等价连城,等因奉此,等礼相亢,等米下锅,等而上之,等而下之,等身著作,等量齐观,等闲之辈,等闲视之,罪加一等,著作等身,诸色人等,锦上添花,闲杂人等,高人一等,等夷之志,等夷之心,等闲人家。

1、着作等身  zhe zuo deng shen

释义:着作等身  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2、三六九等  sān liù jiǔ děng

释义:三六九等  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只不过这会子输了几两银子,你们就这么三六九等儿的了。”  

3、三等九格  sān děng jiǔ gé

释义:三等九格  犹三六九等。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2回:“孟玉楼道:‘娘,不是这等说,李大姐倒也罢了,没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  

4、三等九般  sān děng jiǔ bān

释义:三等九般  同“三等九格”。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5回:“金莲:‘若是这等的也罢了,我说又是没廉耻的货,三等九般使了接去。’”  

5、争强好胜  zhēng qiáng hào shèng

释义:争强好胜  争:争夺;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也作“争强斗胜”、“争强显胜”、“争强要胜”。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任是争强好胜的,偏逢用违所长。”  

6、价等连城  jià děng lián chéng

释义:价等连城  谓价值等于连成一片的许多城池。

出处:《北史·彭城王勰传》:“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  

7、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8、加人一等  jiā rén yī děng

释义:加人一等  加:超过。超过别人一等。比喻学问才能超过一般人。也指争强好胜。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夫子曰:‘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9、各种各样  gè zhǒng gè yàng

释义:各种各样  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出处:朱自清《莱茵河》:“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的从眼前过去。”  

10、各色人等  gè sè rén děng

释义:各色人等  色:种类;人等:人们。社会上各种职业各个阶层的人们。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1回:“各色人等,务望各安本分,勿再稍事纷扰,自召虚惊。”  

11、同休等戚  tóng xiū děng qī

释义:同休等戚  见“同休共戚”。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费诗传》:“同休等戚,祸福共之。”  

12、更上一层楼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释义:更上一层楼  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得更高。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

出处:唐 王之涣《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每况愈下  měi kuàng yù xià

释义:每况愈下  每:每一次;逐一;况:状况;愈:更加。比喻情况的发展越来越不好。

出处: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东坡一》:“非尽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耳!”  

14、男女平等  nán nǚ píng děng

释义:男女平等  男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平等地位

出处:清·秋瑾《勉女权歌》:“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  

15、相形见绌  xiāng xíng jiàn chù

释义:相形见绌  形:比较;见:显示出;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见娄朴,同窗共砚,今日相形见绌。难说心中不鼓动么?”  

16、等价连城  děng jià lián chéng

释义:等价连城  同样价值连城。比喻同样贵重。

出处:《梁书·儒林传·范缜》:“晋棘、荆和,等价连城,骅骝、騄骊,俱致千里。”  

17、等因奉此  děng yīn fèng cǐ

释义:等因奉此  旧时公文用语。“等因”用以结束表示理由说明原因的“上文”;“奉此”用以引起表示重心所在的“下文”。现多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

出处:邹韬奋《抗战以来·对保障人民权利的再呼吁》:“否则岂不仍是‘等因奉此’的一纸公文在老爷们的桌上转来转去?”  

18、等礼相亢  děng lǐ xiāng kàng

释义:等礼相亢  犹言分庭抗礼。以平等之礼相待。

出处:汉 刘向《说苑 君道》:“今王将东面,目指气使以求臣,则厮役之材至矣;南面听朝,不失揖让之礼以求臣,则人臣之材至矣;西面等礼相亢,下之以色,不乘势以求臣,则朋友之材至矣。”  

19、等米下锅  děng mǐ xià guō

释义:等米下锅  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6回:“岂但不肯多出钱,照时值估价,还要少几两,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锅,要杀我的巧。”  

20、等而上之  děng ér shàng zhī

释义:等而上之  按某一等级,由此再往上。

出处:宋·朱燮《絜斋集·高鞅论》:“古者五家置一比长,等而上之,为闾,为旅,为党,皆置官焉。”  

21、等而下之  děng ér xià zhī

释义:等而下之  比这一等更差的。指事物递减;后面的比前面的差一级;低一等。

出处:宋 楼钥《攻愧集》:“乡之贫者,或不及于此,则以此法等而下之。”  

22、等身著作  děng shēn zhù zuò

释义:等身著作  等:等同。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出处:柳亚子《呈符老宇澄一首》:“等身著作推君健,旷世才名愧我虚。”  

23、等量齐观  děng liàng qí guān

释义:等量齐观  等:相同;量:估量;评价;齐:一样。不顾事物的区别;作同等看待。

出处: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或带烟月而益韵,托雨露而成润,意境可以稍变,然而乌可等量齐观也。”  

24、等闲之辈  děng xián zhī bèi

释义:等闲之辈  无足轻重的寻常人。等闲:寻常;一般。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25、等闲视之  děng xián shì zhī

释义:等闲视之  等闲:无关紧要;之:它。把它看得无关紧要;不加重视。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此乃大任也,何为安闲乎?汝勿以等闲视之,失吾大事。”  

26、罪加一等  zuì jiā yī děng

释义:罪加一等  指对罪犯加重处罚。

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你为着吃烟,这才犯法,我们来拿你,倒来吃你的烟,本官知道,办起来罪加一等。”  

27、著作等身  zhù zuò děng shēn

释义:著作等身  著作跟身材一样高(等:相等)。形容著作十分丰富。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28、诸色人等  zhū sè rén děng

释义:诸色人等  各种各样、各色各等的人们。

出处:唐·陆贽《优恤畿内百姓并除十县令诏》:“百姓及诸色人等如能力行仁义,均减有无,赒贷贫人,全活数众者,府司具事迹闻奏,朕当授以官秩,蠲其征徭。”  

29、锦上添花  jǐn shàng tiān huā

释义:锦上添花  在锦锻上面又添小绣花。形容好上加好。

出处:宋 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30、闲杂人等  xián zá rén děng

释义:闲杂人等  指与工作无关的人员。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回:“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闲杂人等,休教放入。”  

31、高人一等  gāo rén yī děng

释义:高人一等  超过一般人。比别人高出一个等级。

出处:明 归有光《与沈敬甫七首》:“钦甫云:更似高人一筹也。”  

32、等夷之志  děng yì zhī zhì

释义:等夷之志  等夷:匹敌。指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即夺权篡位之野心。

出处:《北史·周宗室传论》:"及文后崩殂,诸子冲幼,群公怀等夷之志,天下有去就之心,卒能变魏为周,捍危获者,护之力也。"  

33、等夷之心  deng yi zhi xin

释义:等夷之心  见“等夷之志”。

34、等闲人家  děng xián rén jiā

释义:等闲人家  等闲:寻常,一般。指普通寻常的家庭。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沈将仕看时,虽不怎的大摆设,却多精美雅洁,色色在行,不是等闲人家办得出的。"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