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人性的词语(40个)(形容人性的成语两个字)

xxmadmin 2024-08-06 18:00:08

描述人性的词语(形容人性的成语两个字)(40个))

描述人性的词语(形容人性的成语两个字):不劣方头,不通时宜,伐性之斧,克己奉公,冰清玉洁,卑躬屈膝,口快心直,多愁善感,大义灭亲,大公无私,奉公守法,好吃懒做,廉洁奉公,忍辱负重,快言快语,患得患失,慢条斯理,方头不劣,方头不律,普普通通,杀人越货,杀妻求将,涓滴归公,灭绝人性,理所不容,老实巴交,聪明伶俐,胆小怕事,苟且偷生,落拓不羁,襟怀坦白,见利忘义,见异思迁,谋财害命,谦虚谨慎,豁达大度,豪放不羁,阿谀奉承,鞠躬尽瘁,贫贱不移。

1、不劣方头  bù liè fāng tóu

释义:不劣方头  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似火上浇油。我偏和那有势力的官人每卯酉。”  

2、不通时宜  bù tōng shí yí

释义:不通时宜  不明白当时的形势潮流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方头》:“今人言不通时宜而无顾忌者曰方头。”  

3、伐性之斧  fá xìng zhī fǔ

释义:伐性之斧  伐:砍伐;性:性命,生机。砍毁人性的斧头。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

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孟春》:“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4、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释义:克己奉公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5、冰清玉洁  bīng qīng yù jié

释义:冰清玉洁  清:清澈;洁:洁白。像冰那样清澈;像玉那样洁白。也作“玉洁冰清”。比喻人品高尚、纯洁;做事光明磊落。

出处:西汉 司马迁《与挚伯陵书》:“伏唯伯陵材能绝人,高尚其志,以善厥身,冰清玉洁,不以细行。”  

6、卑躬屈膝  bēi gōng qū xī

释义:卑躬屈膝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弯曲膝盖;指下跪。形容没有骨气;谄媚;讨好的无耻形象。

出处:宋 魏了翁《鹤山文集 江陵州丛兰精舍记》:“公卿大臣皆卑躬屈膝唯后,虽谢安石之贤也,而犹不能免。”  

7、口快心直  kǒu kuài xīn zhí

释义:口快心直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8、多愁善感  duō chóu shàn gǎn

释义:多愁善感  善:容易;好(hào);感:伤感。容易发愁、伤感。形容人感情脆弱。

出处:茅盾《幻灭》二:“是同情于这个不相识的少妇呢,还是照例的女性的多愁善感,连她自己也不明白。”  

9、大义灭亲  dà yì miè qīn

释义:大义灭亲  为了维护正义;对犯了罪的亲属不包庇;使之受到应得的惩处。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10、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大公无私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11、奉公守法  fèng gōng shǒu fǎ

释义:奉公守法  奉:奉行;遵守;公:公务。奉行公事;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不违法徇私。形容行为端庄、规矩。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12、好吃懒做  hào chī lǎn zuò

释义:好吃懒做  好:喜欢;贪图;懒:怠惰。指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13、廉洁奉公  lián jié fèng gōng

释义:廉洁奉公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14、忍辱负重  rěn rǔ fù zhòng

释义:忍辱负重  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15、快言快语  kuài yán kuài yǔ

释义:快言快语  说话和表达得清楚明确坦白

16、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释义:患得患失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7、慢条斯理  màn tiáo sī lǐ

释义:慢条斯理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慢条斯理,如不在意如在意。”  

18、方头不劣  fāng tóu bù liè

释义:方头不劣  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不劣:倔强不驯顺。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

出处:元·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第四折:“俺这里有个裴炎,好生方头不劣。”  

19、方头不律  fāng tóu bù lǜ

释义:方头不律  见“方头不劣”。

出处:元·郑廷玉《金凤钗》:“见一个方头不律的人,欺侮一个老年,打扯他跳河。”  

20、普普通通  pǔ pǔ tōng tōng

释义:普普通通  指平常的,一般的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60回:“这一声,在别人听来只是普普通通的声气,不晓得什么道理,一进月英耳朵就宛如当头起个青天霹雳。”  

21、杀人越货  shā rén yuè huò

释义:杀人越货  杀害人命;抢夺财物。指匪盗行径。

出处:《尚书 康诰》:“杀越人于货,暋不畏死,罔弗憝。”  

22、杀妻求将  shā qī qiú jiàng

释义:杀妻求将  春秋时,吴起杀掉妻子以求得到鲁国的信任和重用。比喻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惜做灭绝人性的事。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23、涓滴归公  juān dī guī gōng

释义:涓滴归公  涓滴: 小水点; 比喻极小或极少的东西。 非所应得的东西; 虽然极少极微; 都要缴公; 自己绝不侵占。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3回:“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  

24、灭绝人性  miè jué rén xìng

释义:灭绝人性  灭绝:完全失去;人性:人的性情。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形容极端残忍;像野兽一样。

出处:傅抱石《郑板桥文集前言》:“一个是岳父灭绝人性,买通赃官,置无辜的女婿于死地。”  

25、理所不容  lǐ suǒ bù róng

释义:理所不容  道理所不能允许。

出处:南朝·齐·僧佑《弘明集·桓玄》:“既理所不容,亦情所不安。”  

26、老实巴交  lǎo shí bā jiāo

释义:老实巴交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出处: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27、聪明伶俐  cōng míng líng lì

释义:聪明伶俐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你是聪明伶俐的人,也须识些轻重。”  

28、胆小怕事  dǎn xiǎo pà shì

释义:胆小怕事  胆子非常小,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怕惹麻烦。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9回:“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遇着的,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花天酒地的浪子,不然便是胆小怕事、买进卖出的商人。”  

29、苟且偷生  gǒu qiě tōu shēng

释义:苟且偷生  不求长远利益;只图眼前生存。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贪图生存。

出处:宋 王令《与杜子长书》:“令贫无资,身术从礼,有责不敢易。受寒饿死,俱辱先人后,以故苟且偷生。”  

30、落拓不羁  luò tuò bù jī

释义:落拓不羁  落拓:亦作拓落;形容性情放浪;羁:束缚。形容人的行为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可是骥东官虽是武夫,性情却完全文士,恃才傲物,落拓不羁。”  

31、襟怀坦白  jīn huái tǎn bái

释义:襟怀坦白  襟怀:胸怀;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出处:清 陈文述《放牛行同前韵》:“董君性仁慈,襟怀亦坦白。”  

32、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33、见异思迁  jiàn yì sī qiān

释义:见异思迁  异:另外的;别的;迁:改变;变动。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34、谋财害命  móu cái hài mìng

释义:谋财害命  谋:谋求;谋取。图谋钱财;残害性命。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也只是为谋财害命,宰畜屠生。”  

35、谦虚谨慎  qiān xū jǐn shèn

释义:谦虚谨慎  谦虚:虚心;不自满;谨慎:慎重小心。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出处:《晋书 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宠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36、豁达大度  huò dá dà dù

释义:豁达大度  豁达:开朗;大度:气量大。形容人心的开阔;有度量;能容人。

出处:晋 潘岳《西征赋》:“观夫汉高之兴也,非徒聪明神武,豁达大度而已也。”  

37、豪放不羁  háo fàng bù jī

释义:豪放不羁  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气魄大而不受拘束。

出处:《清史稿 文艺传 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38、阿谀奉承  ē yú fèng chéng

释义:阿谀奉承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出处: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39、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释义: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40、贫贱不移  pín jiàn bù yí

释义:贫贱不移  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