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开头的成语大全四个字(35个)(躁开头的成语接龙)

xxmadmin 2024-08-05 12:01:12

躁开头的成语大全四个字(躁开头的成语接龙)(35个))

躁开头的成语大全四个字(躁开头的成语接龙):乡利倍义,井蛙醯鸡,债多不愁,凤毛龙甲,句斟字酌,句比字栉,堂堂一表,天上石麟,年头月尾,应有尽有,恩不放债,愁眉苦眼,成双成对,投河奔井,有国难投,栉风沐雨,甲第连天,眼花雀乱,约定俗成,背义负恩,背井离乡,虚堂悬镜,表里相应,酌盈剂虚,镜分鸾凤,附凤攀龙,鸡胸龟背,麟凤龟龙,黄发骀背,龙战玄黄,龙攀凤附,躁言丑句,躁人之死,乱世凶年,义正辞约。

1、乡利倍义  xiāng lì bèi yì

释义:乡利倍义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乡利倍义乎!”  

2、井蛙醯鸡  jǐng wā xī jī

释义:井蛙醯鸡  醯鸡:昆虫名,即蠛蠓,常用以形容细小的东西。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出处:唐·刘禹锡《送惟良上人诗序》:“信神与之而不能测神之所以付,信术通之而不能知术之所以泄哉!余闻乎蛙醯鸡哉之不若也。”  

3、债多不愁  zhài duō bù chóu

释义:债多不愁  债欠多了反而不忧愁。比喻困难成堆,认为反正一时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管目前,随他如何进行,总教借款有着,便好偷安旦夕,得过且过,债多不愁。”  

4、凤毛龙甲  fèng máo lóng jiǎ

释义:凤毛龙甲  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出处: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5、句斟字酌  jù zhēn zì zhuó

释义:句斟字酌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一卷:“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6、句比字栉  jù bǐ zì zhì

释义:句比字栉  见“句栉字比”。

出处:清·钱谦益《宋子建序》:“宋子建尽取六代三唐之诗,句比字栉,继声属和,名之曰《遥和集》。”  

7、堂堂一表  táng táng yī biǎo

释义:堂堂一表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8、天上石麟  tiān shàng shí lín

释义:天上石麟  旧时称人有文采的儿子。

出处:《南史·徐陵传》:“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9、年头月尾  nián tóu yuè wěi

释义:年头月尾  ①谓从岁首到腊月底,泛指一年之中。②指《春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

出处: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10、应有尽有  yīng yǒu jìn yǒu

释义:应有尽有  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十分齐备。

出处:《宋书 江智渊传》:“怀文每称之曰:‘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11、恩不放债  ēn bù fàng zhai

释义:恩不放债  对亲人不宜放债。意谓免因钱财交往而致发生怨怼。恩,指亲人。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正是恩不放债。”  

12、愁眉苦眼  chóu méi kǔ yǎn

释义:愁眉苦眼  见“愁眉苦脸”。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只见那张太太愁眉苦眼的向他道:‘姑奶奶,你别闹了。’”  

13、成双成对  chéng shuāng chéng duì

释义:成双成对  见“成双作对”。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讲到姐姐今日这喜事,不但有媒有妁,并且不请得是成双成对的媒妁,余外更多着一位月下老人。”  

14、投河奔井  tóu hé bēn jǐng

释义:投河奔井  谓投水自杀。

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15、有国难投  yǒu guó nán tóu

释义:有国难投  有国家却不能回去。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我这里叫尽屈有谁来分剖,送的我眼睁睁有国难投。”  

16、栉风沐雨  zhì fēng mù yǔ

释义:栉风沐雨  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沐甚雨,栉急风。”  

17、甲第连天  jiǎ dì lián tiān

释义:甲第连天  甲第:富豪显贵的宅第。形容富豪显贵的住宅非常之多。

出处:唐 崔颢《长安道》:“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18、眼花雀乱  yǎn huā què luàn

释义:眼花雀乱  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行者急回头,炒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  

19、约定俗成  yuē dìng sú chéng

释义:约定俗成  指某些事物名称或行为规范是由人们共同认定或共同习惯形成的。约定:共同认定;俗成:形成习惯。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20、背义负恩  bèi yù fù ēn

释义:背义负恩  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出处:《旧唐书 乔琳传》:“上以其累经重任,顿亏臣节,自受逆命,颇闻讥谐悖慢之言,背义负恩,固不可舍,命斩之。”  

21、背井离乡  bèi jǐng lí xiāng

释义:背井离乡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乡里、家宅。离开乡里。常指被迫远离家乡;到外地谋生。

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22、虚堂悬镜  xū táng xuán jìng

释义:虚堂悬镜  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出处:《宋史 陈良翰传》:“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23、表里相应  biǎo lǐ xiāng yìng

释义:表里相应  内外互相应合。

出处:《汉书 燕刺王刘旦传》:“非以中外有人,表里相应故邪?”  

24、酌盈剂虚  zhuó yíng jì xū

释义:酌盈剂虚  拿多余的弥补不足的或亏损的。

出处:明 张居正《请裁定宗藩事例疏》:“上不亏展亲睦族之仁,下不失酌盈剂虚之术。”  

25、镜分鸾凤  jìng fēn luán fèng

释义:镜分鸾凤  比喻夫妻分离。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文场选士,纷纷都是才俊徒,少甚么镜分鸾凤。”  

26、附凤攀龙  fù fèng pān lóng

释义:附凤攀龙  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

出处:汉 扬雄《法言 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27、鸡胸龟背  jī xiōng guī bèi

释义:鸡胸龟背  凸胸驼背。

出处: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说文》:‘奚,大腹也。’今人谓匈(胸)腹间大者为奚匈,呼如鸡匈,遂有‘鸡胸龟背’之语。”  

28、麟凤龟龙  lín fèng guī lóng

释义:麟凤龟龙  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29、黄发骀背  huáng fā dài bèi

释义:黄发骀背  见“黄发台背”。

出处: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会昌二年奉敕撰)》:“于是服冕之士,戴鹖之伦,暨藩侯邦伯,黄发骀背,不谋而进曰……”  

30、龙战玄黄  lóng zhàn xuán huáng

释义:龙战玄黄  见“龙血玄黄”。

出处:茅盾《回忆之类》:“不过,当那一声焦雷打到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也曾睁大了惊异的眼睛,痴望着‘龙战玄黄’的天地,好像这一切本在意中,要来的总归要来,而现在是终于来了而已。”  

31、龙攀凤附  lóng pān fèng fù

释义:龙攀凤附  犹言攀龙附凤。

出处: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雠,危言逆耳谁为谋?”  

32、躁言丑句  zào yán chǒu jù

释义:躁言丑句  丑恶的言辞。躁,通“臊”。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  

33、躁人之死  zao ren zhi si

34、乱世凶年  luàn shì xiōng nián

释义:乱世凶年  时世动乱,年成极坏。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犀佩记·庵中小会〉》:"三径荒芜不似前,甘把针指频拈,聊度看乱世凶年。"  

35、义正辞约  yì zhèng cí yuē

释义:义正辞约  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亦作“辞顺理正”。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