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理什么什么四字词语大全(40个)(什么什么理什么的成语)

xxmadmin 2024-08-04 09:00:09

什么理什么什么四字词语大全(什么什么理什么的成语)(40个))

什么理什么什么四字词语大全(什么什么理什么的成语):干理敏捷,不可理喻,不理不睬,不近道理,分条析理,各安生理,当家理纪,待理不理,待答不理,惨无人理,擘肌分理,断事以理,断无此理,格物穷理,残民害理,洞彻事理,爱理不理,爱答不理,瞠目结舌,秉公办理,词正理直,词穷理尽,词穷理屈,词穷理绝,辞巧理拙,辞穷理尽,辞穷理屈,辞穷理极,重理旧业,辞简理博,冰释理顺,表壮不如理壮,安分守理,词少理畅,词穷理极,不明事理,洞达事理,辞顺理正,安分循理,词不逮理。

1、干理敏捷  gàn lǐ mǐn jié

释义:干理敏捷  干理:管理,处理事情。处理事情迅速、果断。

出处:《三国志·蜀志·张裔传》:"汝南许文休入蜀,谓裔干理敏捷,钟元常之伦也。"  

2、不可理喻  bù kě lǐ yù

释义:不可理喻  理:道理;事理;喻:开导;使明白。不能够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他。形容态度蛮横不讲理。

出处: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3、不理不睬  bù lǐ bù cǎi

释义:不理不睬  指对人或事物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7回:“那位金姨太太面罩重霜的不发一言,任凭这边赔尽小心,那边只是不理不睬。”  

4、不近道理  bù jìn dào lǐ

释义:不近道理  不近人情,不讲道理。

出处:《古今小说 史弘肇龙虎君臣会》:“王保正,您好不近道理!偌大一只狗子,怎地只把三百钱出来?须亏我。”  

5、分条析理  fēn tiáo xī lǐ

释义:分条析理  形容言谈有条有理,深刻精辟。

出处:宋·王谠《唐语林·文学》:“守亮既至,卫公初见,未之敬。及与言论,分条析理,出没幽赜,公凡欲质疑,亮已演其意,公大惊,不觉前席。”  

6、各安生理  gè ān shēng lǐ

释义:各安生理  各:各个;生理:职业和日常生活。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2回:“我去高老庄探亲,哥哥去花果山称圣,白龙马归大海成龙……我们都各安生理去也。”  

7、当家理纪  dāng jiā lǐ jì

释义:当家理纪  当家:主持家政。主持家政,管理家务。亦作“当家立纪”。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回:“如今大街坊张二官府,要破五百两金银,娶你做二房娘子,当家理纪。”  

8、待理不理  dài lǐ bù lǐ

释义:待理不理  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5回:“二大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理的。”  

9、待答不理  dài dā bù lǐ

释义:待答不理  指以冷淡的态度对人

出处:冰心《南归》:“公司中人待答不理的说:‘不知船停在哪里,也许是没有到罢!’”  

10、惨无人理  cǎn wú rén lǐ

释义:惨无人理  犹言惨无人道。指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出处: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严弄峻制,惨无人理。任法吏之妄为,丝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悬于法官之意旨。”  

11、擘肌分理  bò jī fēn lǐ

释义: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出处:汉 张衡《西京赋》:“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所好生毛羽,所恶成疮痏。”  

12、断事以理  duàn shì yǐ lǐ

释义:断事以理  断:判断;理:道理。根据道理来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陈义设法,断事以理。”  

13、断无此理  duàn wú cǐ lǐ

释义:断无此理  断:绝对,一定。绝对没有这样的道理。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一个少年妇女,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14、格物穷理  gé wù qióng lǐ

释义:格物穷理  穷究事物的道理。

出处:明·方孝孺《答郑仲辩》:“其无待于外,近之于复性正心,广之于格物穷理。”  

15、残民害理  cán mín hài lǐ

释义:残民害理  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

出处:宋·辛弃疾《淳熙己亥论盗贼札子》:“州以趣办财赋为急,县有残民害物之罪,而吏不敢问。”  

16、洞彻事理  dòng chè shì lǐ

释义:洞彻事理  洞彻: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17、爱理不理  ài lǐ bù lǐ

释义:爱理不理  不爱答理。比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9回:“黄二麻子爱理不理的,问他什么事。”  

18、爱答不理  ài dā bù lǐ

释义:爱答不理  不爱答理。喻对人冷漠,没礼貌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8章:“焦庆媳妇爱答不理地说:‘管他哪一伙,谁给我办好事儿,我就向着谁!’”  

19、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释义:瞠目结舌  瞠:瞪着眼睛;结舌:翘起舌头落不下。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而一时无法对付的样子。也作“结舌瞠目”。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因耳语其故,公子大骇,入舱隐叩细君,细君结舌瞠目。”  

20、秉公办理  bǐng gōng bàn lǐ

释义:秉公办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本部院凡事秉公办理,从不假手旁人。”  

21、词正理直  cí zhèng lǐ zhí

释义:词正理直  言词严正,理由充足。

出处:《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按院见说得词正理直,更不再问。”  

22、词穷理尽  cí qióng lǐ jìn

释义:词穷理尽  谓再也找不到理由,无话可说。

出处:唐·崔致远《萧遘相公书》之二:“仰干陶冶,敬托笺毫,始知调急声哀,唯愧词穷理尽。”  

23、词穷理屈  cí qióng lǐ qū

释义:词穷理屈  指理由亏屈,无话可说

出处:宋 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切详按问,自言皆是;词穷理屈,势必不免。”  

24、词穷理绝  cí qióng lǐ jué

释义:词穷理绝  同“词穷理尽”。

出处:《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师窘无以对,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择。近一月馀,日呈见解,说道理。藏语之曰:‘佛法不恁么。’师曰:‘某甲词穷理绝也。’”  

25、辞巧理拙  cí qiǎo lǐ zhuō

释义:辞巧理拙  文辞虽然浮华,但不能阐明道理。

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公孙之白马孤犊,辞巧理拙,魏牟比之鸮鸟,非妄贬也。”  

26、辞穷理尽  cí qióng lǐ jìn

释义:辞穷理尽  辞:文辞;穷:完,尽。无话可说,无理可辩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怀州玄泉第二世和尚》:“僧问:‘辞穷理尽时如何?’师曰:‘不入理岂同尽。”  

27、辞穷理屈  cí qióng lǐ qū

释义:辞穷理屈  理由站不住脚,被驳得无话可说。

出处:《宋书·郑鲜之传》:“时或言论,人皆依违之,不敢难也;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要须高祖辞穷理屈,然后置之。”  

28、辞穷理极  cí qióng lǐ jí

释义:辞穷理极  辞:文辞;穷:完,尽;极:终,到头。无话可说,无理可辩

出处: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诚愿陛下日月之明,察臣之请,辞穷理极,非如向时避让职事犹在可冒之地。”  

29、重理旧业  zhòng lǐ jiù yè

释义:重理旧业  见“重温旧业”。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回:“再嫁呢,还是住家?还是索性大张旗鼓的重理旧业?这倒是个大问题。”  

30、辞简理博  cí jiǎn lǐ bó

释义:辞简理博  辞:文词;博:大,深。虽然言词简单扼要,但说理十分深刻。

出处:《资治通鉴·晋记二十五》:"可谓辞简而理博矣。"  

31、冰释理顺  bīng shì lǐ shùn

释义:冰释理顺  释:消化;顺:通顺。冰层消融,理路通顺。比喻疑问都解开了,道理也讲通了。

出处: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焕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  

32、表壮不如理壮  biǎo zhuàng bù rú lǐ zhuàng

释义:表壮不如理壮  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出处:外表好看,不如里面结实。比喻妻子能够治家,就是丈夫的好帮手。  

33、安分守理  ān fèn shǒu lǐ

释义:安分守理  安于本分,遵守事理。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34、词少理畅  cí shǎo lǐ chàng

释义:词少理畅  词:言词;畅:通行无阻。虽然言辞不多,但说理畅达。

35、词穷理极  cí qióng lǐ jí

释义:词穷理极  穷:完,尽;极:终,到头。把话说完,把理讲透。

出处:宋·王安石《辞同修起居注状七之五》:"诚原陛下日月之明,察臣之清,辞穷理极,非如向时避让职事犹在可冒之地。"  

36、不明事理  bù míng shì lǐ

释义:不明事理  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

37、洞达事理  dòng dá shì lǐ

释义:洞达事理  洞达:透彻,深远;理:道理,规律。深入透彻了解事物规律。

38、辞顺理正  cí shùn lǐ zhèng

释义:辞顺理正  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

出处:《三国志·吴志·进葛瑾传》:"及吕壹诛,权又有诏切磋瑾等,语在权传。瑾辄因事以答,辞顺理正。"  

39、安分循理  ān fèn xún lǐ

释义:安分循理  安守本分,遵循事理或礼法。

出处:《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第五十八回:"因文官等一干人,或心性高傲,或倚势凌下,拣衣挑食,或口角锋芒,大概不安分循理者多。"  

40、词不逮理  cí bù dài lǐ

释义:词不逮理  词:言语,词句。逮:到;及。指说话、写文章时所用的词句不能充分、确切表达出思想感情。

出处: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传》:"少孺(枚乘)速而未工,长卿(司马相如)工而未速,孟坚(班固)辞不逮理,平子(张衡)意不及文。"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