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震撼的词语成语(40个)(用来形容震撼的成语)

xxmadmin 2024-06-20 09:00:25

表示震撼的词语成语(用来形容震撼的成语)(40个))

表示震撼的词语成语(用来形容震撼的成语):出乎意外,出人意外,功垂竹帛,动地惊天,动魄惊心,壁立千仞,大吃一惊,大惊失色,宠辱不惊,宠辱若惊,怵目惊心,恍然大悟,惊世骇俗,惊喜若狂,惊天动地,惊天地泣鬼神,惊心动魄,惊心骇目,惊恐万状,惊愕失色,惊慌失措,惊慌失色,惊才绝艳,惊涛骇浪,惨绝人寰,打草惊蛇,打草蛇惊,打鸭惊鸳,打鸭惊鸳鸯,担惊受怕,撼天动地,荡魂摄魄,触目惊心,轰轰烈烈,边尘不惊,骇浪惊涛,骇目惊心,鸡犬不惊,鸡犬无惊,飞必冲天。

1、出乎意外  chū hū yì wài

释义:出乎意外  用于意想、预料之外。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不想姑娘闹了个皮子,蔫蔫儿的受了,自己倒出乎意外,一时抓不着话岔儿。”  

2、出人意外  chū rén yì wài

释义:出人意外  超出人们的意料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所以天下事往往有出人意外的。”  

3、功垂竹帛  gōng chuí zhú bó

释义:功垂竹帛  垂:流传;竹帛:古代写字用的竹简和白绢,借指典籍史册。建立伟大功勋,名载青史

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情欲》:“故使庄王功迹著乎竹帛,传乎后世。”  

4、动地惊天  dòng dì jīng tiān

释义:动地惊天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5、动魄惊心  dòng pò jīng xīn

释义:动魄惊心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出处: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第三卷:“秀水所称,光彩焕发,动魄惊心。”  

6、壁立千仞  bì lì qiān rèn

释义:壁立千仞  形容岩石高耸。

出处:晋 张载《剑阁铭》:“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7、大吃一惊  dà chī yī jīng

释义:大吃一惊  形容非常吃惊。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回身便走,来到后边,望后倒了。”  

8、大惊失色  dà jīng shī sè

释义:大惊失色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9、宠辱不惊  chǒng rǔ bù jīng

释义:宠辱不惊  宠:宠爱;辱:羞辱。对受宠或受辱都不感到惊讶;即把得失置之度外。也作“不惊宠辱”。

出处:《新唐书 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10、宠辱若惊  chǒng rǔ ruò jīng

释义:宠辱若惊  无论受宠、受辱,心里都要振动。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11、怵目惊心  chù mù jīng xīng

释义:怵目惊心  惊:震惊。看见事态严重,心里感到震惊

出处:闻一多《龙凤》:“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  

12、恍然大悟  huǎng rán dà wù

释义:恍然大悟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13、惊世骇俗  jīng shì hài sú

释义:惊世骇俗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

出处:明 刘基《贾性之市德斋记》:“是皆为惊世骇俗,而有害于道。”  

14、惊喜若狂  jīng xǐ ruò kuáng

释义:惊喜若狂  若:好像;狂:发狂。既惊且喜;神态失常;像发了狂似的。形容惊喜到了极点。

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15、惊天动地  jīng tān dòng dì

释义:惊天动地  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

出处: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16、惊天地泣鬼神  jīng tiān dì qì guǐ shén

释义:惊天地泣鬼神  惊:震惊。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

出处: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17、惊心动魄  jīng xīn dòng pò

释义:惊心动魄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出处: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上卷:“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18、惊心骇目  jīng xīn hài mù

释义:惊心骇目  同“惊心骇瞩”。

出处:达时《夫已氏之支那观》:“不学如余,固不能直揭其隐,亦聊为读者惊心骇目,不为所惑之一助云尔。”  

19、惊恐万状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释义:惊恐万状  万状:各种样子。惊慌恐惧得表现出各种形态。形容惊慌恐惧到了极点。

出处: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20、惊愕失色  jīng è shī sè

释义:惊愕失色  失色:由于受惊或害怕而面色苍白。惊恐得改变了神色。形容十分吃惊。

出处:《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卷》:“契丹以马军万人拒之于前,将士皆惊愕失色。”  

21、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释义:惊慌失措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22、惊慌失色  jīng huāng shī sè

释义:惊慌失色  见“惊惶失色”。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三回:“倪太守正与倪忠毫无主意,看见开门,以为恶奴前来陷害,不由的惊慌失色。”  

23、惊才绝艳  jīng cái jué yàn

释义:惊才绝艳  见“惊才绝艳”。

出处:清·王晫《今世说·企羡》:“彭羡门惊才绝艳,词家推为独步。”清·梁章钜《浪迹丛谈·刘英初编修》:“英初本惊才绝艳,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尽。”  

24、惊涛骇浪  jīng tāo hài làng

释义:惊涛骇浪  惊:惊异;涛:大波浪;骇:惊吓。令人惊惧的大波浪。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出处:唐 田颖《玉山常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此所经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25、惨绝人寰  cǎn jué rén huán

释义:惨绝人寰  惨:狠毒;残酷;绝:穷尽;人寰:人世;人间。世间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了。形容残酷凄惨到了极点。

出处: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  

26、打草惊蛇  dǎ cǎo jīng shé

释义:打草惊蛇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出处: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27、打草蛇惊  dǎ cǎo shé jīng

释义:打草蛇惊  见“打草惊蛇”。

出处:《景德传灯录·省念禅师》:“问:‘四众围观,师说何法?’师曰:‘打草蛇惊’”  

28、打鸭惊鸳  dǎ yā jīng yuān

释义:打鸭惊鸳  见“打鸭惊鸳鸯”。

出处:明·梅鼎祚《昆化奴》第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则怕打鸭惊鸳,打草惊蛇。”  

29、打鸭惊鸳鸯  dǎ yā jīng yuān yāng

释义:打鸭惊鸳鸯  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

出处:宋 梅尧臣《打鸭》诗:“莫打鸭,打鸭惊鸳鸯。鸳鸯新自南池落,不比孤洲老秃鸧。”  

30、担惊受怕  dān jīng shòu pà

释义:担惊受怕  惊:惊恐。担受惊恐、害怕。

出处: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俺出门红月乍平西,归时犹未夕阳低,怎教俺担惊受怕着昏迷。”  

31、撼天动地  hàn tiān dòng dì

释义:撼天动地  天地受到震动。形容声势浩大

出处:陈忠实《白鹿原》第29章:“先生,你的宣言委实是撼天动地。”  

32、荡魂摄魄  dàng hún shè pò

释义:荡魂摄魄  震撼心神。

出处:叶圣陶《倪焕之》十:“灯会自然搞得异常热烈,煊赫,每夜有新的名色,每夜有麻醉观众的荡魂摄魄的景象。”  

33、触目惊心  chù mù jīng xīn

释义:触目惊心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出处:清 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34、轰轰烈烈  hōng hōng liè liè

释义:轰轰烈烈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出处:宋 文天祥《沁园春 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一场。”  

35、边尘不惊  biān chén bù jīng

释义:边尘不惊  边:边境;惊:震动。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上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36、骇浪惊涛  hài làng jīng tāo

释义:骇浪惊涛  骇:使惊怕;涛:大波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出处:唐 田颖《玉山堂文集 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  

37、骇目惊心  hài mù jīng xīn

释义:骇目惊心  使人见到非常震惊。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平地水深数丈,树头牵夫藻荇,舵尾压于楼台,骇目惊心,声如万马。”  

38、鸡犬不惊  jī quǎn bù jīng

释义:鸡犬不惊  连鸡狗都没受到惊扰。形容行军纪律严明;也指相安无事。

出处:宋 彭龟年《寿张京甲十首(其八)》:“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39、鸡犬无惊  jī quǎn wú jīng

释义:鸡犬无惊  见“鸡犬不惊”。

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17回:“城中兵不血刃,鸡犬无惊,百姓大悦。”  

40、飞必冲天  fēi bì chōng tiān

释义:飞必冲天  一飞起来,就必定会冲上青天。比喻不干则已,一干就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来。

出处:《韩非子·喻老》:"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与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