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文化氛围的词语(40个)(形容有文化气氛的成语)

xxmadmin 2024-05-24 12:00:46

形容文化氛围的词语(形容有文化气氛的成语)(40个))

形容文化氛围的词语(形容有文化气氛的成语):七窍生烟,刀光剑影,各抒己见,和气致祥,大发雷霆,安定团结,寒蝉凄切,忿然作色,怒不可遏,怒发冲冠,怒形于色,怒火中烧,怒目切齿,怒目相视,怒目而视,恼羞成怒,悲歌击筑,情景交融,愁云惨淡,披红挂绿,拔刃张弩,暗淡无光,杯觥交杂,横眉怒目,欢呼雀跃,欢呼雷动,欢若平生,气势汹汹,气急败坏,浓浓郁郁,满腔怒火,火冒三丈,烈火烹油,畅所欲言,白色恐怖,紧锣密鼓,金刚怒目,金鼓齐鸣,霁风朗月,风号雨泣。

1、七窍生烟  qī qiào shēng yān

释义:七窍生烟  七窍:指两耳、两眼、两鼻孔和口。形容气愤至极;好像眼耳口鼻都要冒出火来。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78回:“忽闻此言,吓得三尺神散,七窍生烟。”  

2、刀光剑影  dāo guāng jiàn yǐng

释义:刀光剑影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出处: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3、各抒己见  gè shū jǐ jiàn

释义:各抒己见  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4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  

4、和气致祥  hé qì zhì xiáng

释义:和气致祥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5、大发雷霆  dà fā léi tíng

释义:大发雷霆  霆:暴雷;雷霆:震耳的雷声。形容大发脾气;高声怒斥别人。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陈秀才大发雷霆。”  

6、安定团结  ān dìng tuán jié

释义:安定团结  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出处:邓小平《军队要整顿》:“我们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整顿军队。”  

7、寒蝉凄切  hán chán qī qiè

释义:寒蝉凄切  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出处: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8、忿然作色  fèn rán zuò sè

释义:忿然作色  因忿怒而变了脸色。

出处:孙膑《孙膑兵法 威王问》:“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所用,而子大夫日其急则也。”  

9、怒不可遏  nù bù kě è

释义:怒不可遏  遏;止住。愤怒得难以抑制。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却说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  

10、怒发冲冠  nù fà chōng guān

释义:怒发冲冠  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11、怒形于色  nù xíng yú sè

释义:怒形于色  形:显露;色:脸色。满腔愤怒显于脸上。

出处:宋 洪迈《夷坚决》:“夫子赐之酒五尊。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  

12、怒火中烧  nù huǒ zhōng shāo

释义:怒火中烧  中:心中。怒火在心中燃烧。形容极端愤怒。

出处:宋 王迈《臞轩集》:“虚舟相触何心在,怒火虽炎一响空。”  

13、怒目切齿  nù mù qiè chǐ

释义:怒目切齿  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愤恨之极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

出处:晋 刘伶《酒德颂》:“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  

14、怒目相视  nù mù xiāng shì

15、怒目而视  nù mù ér shì

释义:怒目而视  怒目:瞪着发怒的眼睛;视:看。非常愤怒地瞪着双眼看。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  

16、恼羞成怒  nǎo xiū chéng nù

释义:恼羞成怒  恼:气恼;羞:羞臊。指由于气恼、羞臊而大怒。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17、悲歌击筑  bēi gē jī zhù

释义:悲歌击筑  以之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出处:《史记 刺客列传》载:战国时,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  

18、情景交融  qíng jǐng jiāo róng

释义:情景交融  内心的感情和客观的景物相互融合在一起。一般指文艺作品中对景物的描写与抒发作者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

出处:宋 张炎《词源》:“离情当如此作,全在情景交炼,得言外意。”  

19、愁云惨淡  chóu yún cǎn dàn

释义:愁云惨淡  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出处: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20、披红挂绿  pī hóng guà lǜ

释义:披红挂绿  披:穿着。穿着鲜艳的服装或带有喜庆气氛的装饰

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54回:“你这臭淫妇,平白里又不赴席,又不拜年,披红挂绿是为什么?”  

21、拔刃张弩  bá rèn zhāng nǔ

释义:拔刃张弩  刃:指有铎刃的兵器;弩:用机械发箭的弓。拔出刀,张开弓。形容战斗前的紧张气氛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勒兵至郎署,皆拔刃张弩。”  

22、暗淡无光  àn dàn wú guāng

释义:暗淡无光  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出处:欧阳山《苦斗》:“太阳过了,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  

23、杯觥交杂  bēi gōng jiāo zá

释义:杯觥交杂  觥:酒器;交:交织。形容酒宴中相互频频举杯畅饮的热烈气氛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满坐芳香,馥馥袭人,宾主酬酢,杯觥交杂。”  

24、横眉怒目  héng méi nù mù

释义:横眉怒目  眉毛横竖;双目怒睁。形容强、凶狠的神情。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不一时,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25、欢呼雀跃  huān hū què yuè

释义:欢呼雀跃  高兴得像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出处:庄周《庄子 在宥》:“鸿蒙方将拊髀雀跃而游。”  

26、欢呼雷动  huān hū léi dòng

释义:欢呼雷动  欢呼的声音像雷一样响着。形容热烈欢乐的气氛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3回:“只听那梨花林边,一个大孩子领了八九个狂童,欢呼雷动。”  

27、欢若平生  huān ruò píng shēng

释义:欢若平生  平生:平素;平时。像平素久已相交一样地欢乐。

出处:清 张元赓《张氏卮言 陈友石》:“即邀至船中,茶罢对奕,欢若平生。”  

28、气势汹汹  qì shì xiōng xiōng

释义:气势汹汹  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29、气急败坏  qì jí bài huài

释义:气急败坏  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慌张失措的样子。形容羞怒、狼狈的样子。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30、浓浓郁郁  nóng nóng yù yù

释义:浓浓郁郁  指香气、色彩、气氛等浓厚热烈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9回:“方进得院来,早闻得浓浓郁郁的异香扑鼻。”  

31、满腔怒火  mǎn qiāng nù huǒ

释义:满腔怒火  满腔:充满心中;怒火:形容极大的愤怒。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出处:《我们的战友邱少云》:“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  

32、火冒三丈  huǒ mào sān zhàng

释义:火冒三丈  怒火上升三丈高。形容十分愤怒。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33、烈火烹油  liè huǒ pēng yóu

释义:烈火烹油  比喻声势气焰很盛。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34、畅所欲言  chàng suǒ yùyán

释义:畅所欲言  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也作“尽所欲言”。

出处:清 方苞《游丰台记》:“少长不序,卧起坐立,惟所便人,畅所欲言,举酒相属,向夕犹不能归。”  

35、白色恐怖  bái sè kǒng bù

释义:白色恐怖  白:惨白。指反动派残酷镇压人民的恐怖气氛。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然而他们却深知道新文字对于劳苦大众有利,所以在弥漫着白色恐怖的地方,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残的。”  

36、紧锣密鼓  jǐn luó mì gǔ

释义:紧锣密鼓  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出处:刘绍棠《狼烟》:“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  

37、金刚怒目  jīn gāng nù mù

释义:金刚怒目  金刚:旧时寺院山门内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称四大金刚。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刚努目”。

出处:宋 庞元英《谈薮 薛道衡》:“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38、金鼓齐鸣  jīn gǔ qí míng

释义:金鼓齐鸣  金鼓: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

出处: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金鼓以声气也。”  

39、霁风朗月  jì fēng lǎng yuè

释义:霁风朗月  和风明月,比喻宽厚祥和的气氛

出处:柯灵《序言》:“1962年春,曾有过一度愉快的促膝长谈。那时政治上正好有一段霁风朗月的日子。”  

40、风号雨泣  fēng háo yǔ qì

释义:风号雨泣  风声像是怒号,雨声像是哭泣。渲染悲壮的气氛

出处: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