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语 开头接龙(40个)(我开头的成语接龙)

xxmadmin 2024-05-01 09:00:43

我的成语 开头接龙(我开头的成语接龙)(40个))

我的成语 开头接龙(我开头的成语接龙):二惠竞爽,伏法受诛,倒峡泻河,军不血刃,刻意求工,前所未有,半工半读,口腹之累,号啕大哭,唇红齿白,夫妻反目,工力悉敌,得失相半,掉舌鼓唇,摩厉以需,敌不可纵,朗朗上口,架肩击毂,梦魂颠倒,毂击肩摩,河汉江淮,淮南鸡犬,犬马之报,白骨再肉,目下十行,眉清目朗,祸福相生,累屋重架,绝后空前,肉眼愚眉,虎啸狼号,裂裳裹膝,过为已甚,过眼烟云,风流事过,户曹参军,几尽一刻,刃树剑山,报冰公事,读书君子。

1、二惠竞爽  èr huì jìng shuǎng

释义:二惠竞爽  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三年》:“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焉,姜其危哉。”  

2、伏法受诛  fú fǎ shòu zhū

释义:伏法受诛  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出处: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3、倒峡泻河  dǎo xiá xiè hé

释义:倒峡泻河  比喻文笔酣畅,气势磅礴。

出处:《平山冷燕》第九回:“只那一枝笔,拈在手中,便如龙飞凤舞,落在纸上,便如倒峡泻河,真有扫千军万马之势。”  

4、军不血刃  jūn bù xuè rèn

释义:军不血刃  兵器上没有血。谓未交锋就取得胜利。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  

5、刻意求工  kè yì qiú gōng

释义:刻意求工  刻意:用尽心思;工:精致、完好。用尽心思使文章或工艺品更精巧。

出处: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觉刻意求工,是无端多费气力。”  

6、前所未有  qián suǒ wèi yǒu

释义:前所未有  以前从未有过的。表示某种新出现的事物。

出处:宋 徐度《却扫编》下卷:“而邓枢密洵武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7、半工半读  bàn gōng bàn dú

释义:半工半读  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出处:萧乾《落日》:“好容易有这么个半工半读的地方,你怎么一来就没长性——”  

8、口腹之累  kǒu fù zhī lěi

释义:口腹之累  口腹:指饮食;累:连累。指因为饮食而受到牵累。

出处:汉·班固《东观汉记·闵贡》:“仲叔怪而问之,知,乃叹曰:‘闵仲叔岂以口腹累安邑邪?’遂去,客沛。”  

9、号啕大哭  háo táo dà kū

释义:号啕大哭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出处:《周易 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10、唇红齿白  chún hóng chǐ bái

释义:唇红齿白  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出处: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11、夫妻反目  fū qī fǎn mù

释义:夫妻反目  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不和、吵架。

出处:《周易·小畜》:“舆说辐,夫妻反目。”  

12、工力悉敌  gōng lì xī dí

释义:工力悉敌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艺术方面的造诣不分高低。

出处: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  

13、得失相半  dé shī xiāng bàn

释义:得失相半  指利与弊同时存在,不相上下,基本相等。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全琮传》:“今分兵捕民,得失相半,岂得谓全哉?”  

14、掉舌鼓唇  diào shé gǔ chún

释义:掉舌鼓唇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9回:“妆女的呈娇献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  

15、摩厉以需  mó lì yǐ xū

释义:摩厉以需  见“摩厉以须”。

出处: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朱佩茞》:“媳妇有妖胎,会将摩厉以需,毋复聒之使不安静也。”  

16、敌不可纵  dí bù kě zòng

释义:敌不可纵  对敌人不能放纵。

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17、朗朗上口  lǎng lǎng shàng kǒu

释义:朗朗上口  谓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出处:老舍《诗与快板》:“散文就不受这么多的限制,虽然散文也讲究声调铿锵,能朗朗上口。”  

18、架肩击毂  jià jiān jī gū

释义:架肩击毂  肩膀相挨,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拥挤。

出处:唐·高彦林《唐阙史·卢渥》:“及赴任陕郊,洛城自居守分司朝臣已下,互设祖筵,遮于行路,洛城为之一空。都人观者架肩击毂。”  

19、梦魂颠倒  mèng hún diān dǎo

释义:梦魂颠倒  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只因财利迷心,身家念重,时时防贼发火起,自然梦魂颠倒。”  

20、毂击肩摩  gǔ jī jiān mó

释义:毂击肩摩  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临葘之涂,车毂击,人肩摩。”  

21、河汉江淮  hé hàn jiāng huái

释义:河汉江淮  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出处:明·黄叔初《端正好·寿李如真明府》套曲:“生就的准绳规矩,养成的河汉江淮。”  

22、淮南鸡犬  huái nán jī quǎn

释义:淮南鸡犬  比喻投靠别人而得势的人。

出处: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刘安坐反而死,天下并闻,当时并见,儒书尚有言其得道仙去,鸡犬升天者。”  

23、犬马之报  quǎn mǎ zhī bào

释义:犬马之报  愿象犬马那样供人驱使,以报恩情。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吕布至死也不忘大德,当效犬马之报。”  

24、白骨再肉  bái gǔ zài ròu

释义:白骨再肉  白骨上再生出肉来。比喻起死回生。

出处:唐 张文成《游仙窟》:“十娘怜悯客人,存其死命,可谓白骨再肉,枯树重花。  

25、目下十行  mù xià shí xíng

释义:目下十行  形容看书速度极快。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个首相姓王名安石,临川人也。此人目下十行,书穷万卷。”  

26、眉清目朗  méi qīng mù lǎng

释义:眉清目朗  眉:眉毛;清:清新;目:眼睛。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出处: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真乃是眉清目朗,可怎生流落在村庄深巷。”  

27、祸福相生  huò fú xiāng shēng

释义:祸福相生  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出处:《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28、累屋重架  lěi wū chóng jià

释义:累屋重架  累:重叠。指层次重叠。

出处:唐·刘知几《史通·序例》:“滥觞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  

29、绝后空前  jué hòu kōng qián

释义:绝后空前  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形容独一无二的成就或不平常的盛况

出处: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三卷:“盖偏至之诣,至于绝后空前,亦令人望而却步,其年亦人杰矣哉!”  

30、肉眼愚眉  ròu yǎn yú méi

释义:肉眼愚眉  比喻见识浅陋。

出处: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畅道天理难欺,人心怎昧,则他这肉眼愚眉,把一个黑旋风爹爹敢来也认不得。”  

31、虎啸狼号  hǔ xiào láng háo

释义:虎啸狼号  啸:兽类的长吼声;号:大叫。比喻强暴者在掠夺时的叫嚣

出处:清·南荃外史《叹老》:“你看那境内啊!弄潢池鼠偷狗盗;你看那境外啊!猎中原虎啸狼号。”  

32、裂裳裹膝  liè cháng guǒ xī

释义:裂裳裹膝  裂:裁,扯;裳:下衣。撕裂衣服包裹受伤的膝盖。形容行路的急切与艰辛

出处:汉·赵晔《吴赵春秋·阖闾内传》:“申包胥知不可,乃之于秦,求救楚,昼驰夜趋,足踵墌劈,裂裳裹膝,鹤倚哭于秦庭,七天七夜不绝声。”  

33、过为已甚  guò wéi yǐ shèn

释义:过为已甚  过:过分;为:做;已甚:过头。做得太过分。

出处:《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34、过眼烟云  guò yǎn yān yún

释义:过眼烟云  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出处:宋 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  

35、风流事过  fēng liú shì guò

释义:风流事过  指细小的过错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自此怀恨董县丞,寻两件风流事过,参与上司,罢官而去。”  

36、户曹参军  hù cáo cān jūn

释义:户曹参军  专管户籍的州县属官。

37、几尽一刻  ji jing yi ke

释义:几尽一刻  几乎占了一刻的时间.

38、刃树剑山  rèn shù jiàn shān

释义:刃树剑山  刃:利刃,刀。原是指佛教中的地狱酷刑。后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地方。

出处:《南齐书·高逸传论》:"刃树剑山,焦汤猛火。"  

39、报冰公事  bào bīng gōng shì

释义:报冰公事  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

40、读书君子  dú shū jūn zǐ

释义:读书君子  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末云]敢问小姐常出来么?[红怒云]先生是读书君子,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