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字第三的成语有哪些(40个)(第三个字是书的成语)

xxmadmin 2024-04-28 18:00:22

书字第三的成语有哪些(第三个字是书的成语)(40个))

书字第三的成语有哪些(第三个字是书的成语):抱一为式,不以为奇,不以为意,不以为然,不以为耻,不相为谋,不立文字,不贪为宝,不足为凭,不足为外人道,不足为怪,不足为意,不足为据,不足为法,不足为虑,不足为训,不足为道,不通文墨,八拜为交,别有风味,变危为安,大做文章,安身为乐,察察为明,慈悲为怀,慈悲为本,才兼文武,拨乱为治,摧刚为柔,撮土为香,班马文章,白面书郎,白首为郎,背水为阵,表里为奸,表面文章,逼良为娼,齿牙为猾,齿牙为祸,财取为用。

1、抱一为式  bào yī wéi shì

释义:抱一为式  抱:持,守;式:榜样,规范。指不贪多,不外求,把守一作为天下人的榜样。

出处:《老子》:"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2、不以为奇  bù yǐ wéi qí

释义:不以为奇  并不觉得奇怪。表示这是见惯了的。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3回:“而且老太太时常提问案件,大家亦都见惯,不以为奇。”  

3、不以为意  bù yǐ wéi yì

释义: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4、不以为然  bù yǐ wéi rán

释义:不以为然  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有轻视的意思。

出处:宋 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5、不以为耻  bù yǐ wéi chǐ

释义:不以为耻  不认为是可耻。指不知羞耻。

出处:《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6、不相为谋  bù xiāng wéi móu

释义:不相为谋  谋:商讨。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出处: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7、不立文字  bù lì wén zì

释义:不立文字  佛家语,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8、不贪为宝  bù tān wé bǎo

释义:不贪为宝  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出处:《左传 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9、不足为凭  bù zú wéi píng

释义:不足为凭  不足:不值得;凭:凭据;根据。不能当作凭证或根据。也作“不足为据”。

出处:宋 刘安世《尽言集 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  

10、不足为外人道  bù zú wéi wài rén dào

释义:不足为外人道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出处:晋 陶潜《桃花源记》:“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1、不足为怪  bù zú wéi guài

释义:不足为怪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2回:“主帅差矣!输赢胜败,兵家常事,不足为怪。”  

12、不足为意  bù zú wéi yì

释义:不足为意  足:值得。不值得介意

出处:明 张居正《答郑范溪》:“公但自信此心,秉公任直,纷纷之言,不足为意。”  

13、不足为据  bù zú wéi jù

释义:不足为据  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4、不足为法  bù zú wéi fǎ

释义:不足为法  足:值得;法:效法。不值得学习、效法

出处:清 赵翼《瓯北诗话 李青莲诗》:“骚人斯起,然词多哀怨,已非正声;至杨、马益流宕。建安以后更绮丽,不足为法。”  

15、不足为虑  bù zú wéi lǜ

释义:不足为虑  足:值得;虑:忧。不值得忧虑担心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卫臻传》:“且合肥城固,不足为虑。”  

16、不足为训  bù zú wéi xùn

释义:不足为训  不足:不值得;训:教导;规范。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或典范。

出处:明 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17、不足为道  bù zú wéi dào

释义:不足为道  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此女棋本下劣,枉得其名,不足为道。”  

18、不通文墨  bù tōng wén mò

释义:不通文墨  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与他相交时,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  

19、八拜为交  bā bài wéi jiāo

释义:八拜为交  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交:交情,友谊。旧时称异姓结拜兄弟或姐妹的关系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我有个八拜为交的故人,乃青州刺史刘元普。”  

20、别有风味  bié yǒu fēng wèi

释义:别有风味  别:另外;风味:指特色。另有一种特色。

出处:清 王韬《瀛濡杂志》一 六七:“蕹菜一种亦来自异域,茎肥叶嫩,以肉缕拌食,别有分味。”  

21、变危为安  biàn wēi wéi ān

释义:变危为安  变危急为平安。

出处:宋 司马光《论周琰事乞不坐冯浩状》:“陛下当此之时变危为安,变乱为治,易于返掌。”  

22、大做文章  dà zuò wén zhāng

释义:大做文章  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出处: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前回的一封信,我见过几次转载,有些人还因此大做文章,或毁或誉。”  

23、安身为乐  ān shēn wéi lè

释义:安身为乐  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出处:《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24、察察为明  chá chá wéi míng

释义:察察为明  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专在细枝末节上显示精明。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8回:“恰恰遇到了一位两江总督,最是察察为明的。”  

25、慈悲为怀  cí bēi wéi huái

释义:慈悲为怀  佛教认为人应以救助普济他人疾苦为己任

出处: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慈悲为怀的康氏母女把她接到了罗宅。”  

26、慈悲为本  cí bēi wéi běn

释义:慈悲为本  慈悲:慈善和怜悯。原佛教语,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

出处:《南齐书 高逸传论》:“今则慈悲为本,常乐为宗,施舍惟机,低举成敬。”  

27、才兼文武  cái jiān wén wǔ

释义:才兼文武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卢植传》:“熹平四年,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九江太守,蛮寇宾服。”  

28、拨乱为治  bō luàn wéi zhì

释义:拨乱为治  犹拨乱反治。指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处: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 谈故一 土鲁番表文》:“皇上拨乱为治,如月恒之无不临。”  

29、摧刚为柔  cuī gāng wéi róu

释义:摧刚为柔  摧:挫败。变刚强为柔顺。

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时。”  

30、撮土为香  cuō tǔ wéi xiāng

释义:撮土为香  撮:聚合;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京娘取笔题诗四句于壁上,撮土为香,望空中拜了四拜,将白罗汗巾,悬梁自缢而死。”  

31、班马文章  bān mǎ wén zhāng

释义:班马文章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泛指可与班固、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

出处:明 无名氏《鸣凤记 邹林游学》:“夔龙礼乐承先范,班马文章勘墨铅。”  

32、白面书郎  bái miàn shū láng

释义:白面书郎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出处:唐 白居易《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颜赞善来。”  

33、白首为郎  bái shǒu wéi láng

释义:白首为郎  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出处:《汉武故事》载:武帝尝至郎署,见郎官颜驷“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文帝时为郎。”武帝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  

34、背水为阵  bèi shuǐ wéi zhèn

释义:背水为阵  背:背向。背对河布阵,拼死作战。比喻决一作战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35、表里为奸  biǎo lǐ wéi jiān

释义:表里为奸  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

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王虎谷封事》:“王虎谷为祠祭郎中,以太监李广交结寿宁侯表里为奸,特疏请斩广以谢宗庙。”  

36、表面文章  biǎo miàn wén zhāng

释义:表面文章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出处: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  

37、逼良为娼  bī liáng wéi chāng

释义:逼良为娼  逼:逼迫;良:身家清白;娼:妓女。强迫良家妇女卖淫。比喻被迫干坏事

出处:《文汇报》1989.5.28:“反映逼良为娼的文艺作品,从古到今可谓车载船装,数不胜数。”  

38、齿牙为猾  chǐ yá wéi huá

释义:齿牙为猾  谓谗言造成灾祸。

出处:《国语·晋语一》:“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之,曰:‘胜而不吉。’公曰:‘何谓也?’对曰:‘遇兆,挟以衔骨,齿牙为猾。”  

39、齿牙为祸  chǐ yá wéi huò

释义:齿牙为祸  齿牙:比喻谗言。指谗言拨弄,造成灾祸。

出处:《史记 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人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40、财取为用  cái qǔ wéi yòng

释义:财取为用  财:通“裁”。裁度取用。

出处:《汉书·窦婴传》:"所赐金,陈廊庑下,军吏过,辄令财取为用。"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