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课堂枯燥乏味的四字词语(13个)(形容讲课枯燥的成语)

xxmadmin 2024-03-21 21:00:24

形容课堂枯燥乏味的四字词语(形容讲课枯燥的成语)(13个))

形容课堂枯燥乏味的四字词语(形容讲课枯燥的成语):味如嚼醋,推敲字句,一挥而就,味同嚼蜡,味如嚼蜡,咬文嚼字,字斟句酌,文不加点,枯燥无味,索然无味,语言无味,走马观花,面目可憎。

1、味如嚼醋  wèi rú jiáo cù

释义:味如嚼醋  象吃醋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出处:《楞严经》卷八:"当横陈时,味如嚼醋。"  

2、推敲字句  tuī qiāo zì jù

释义:推敲字句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用意。

出处:唐·韦绚《刘公嘉话录》:"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丰‘敲’字,……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3、一挥而就  yī huī ér jiù

释义:一挥而就  就:成。笔一挥就写(画)成了。

出处: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东坡一挥而就,不日传部下,纸为之贵。”  

4、味同嚼蜡  wèi tóng jiáo là

释义:味同嚼蜡  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味儿。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嚼:咀嚼。

出处:《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5、味如嚼蜡  wèi rú jiáo là

释义:味如嚼蜡  见“味同嚼蜡”。

出处:《楞严经》第八卷:“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  

6、咬文嚼字  yǎo wén jiáo zì

释义:咬文嚼字  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搞句的人。

出处:元 乔吉《小桃红 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微,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7、字斟句酌  zì zhēn jù zhuó

释义:字斟句酌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论语》、《孟子》,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  

8、文不加点  wén bù jiā diǎn

释义:文不加点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处:汉 张衡《文士传》:“据令赋一物然后坐,纯应声便成,文不加点。”  

9、枯燥无味  kū zào wú wèi

释义:枯燥无味  单调呆板;毫无趣味。

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10、索然无味  suǒ rán wú wèi

释义:索然无味  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出处:明 杨慎《丹铅杂录 论衡》:“盖文有以含蓄不尽为工者……说尽,则索然无味。”  

11、语言无味  yǔ yán wú wèi

释义:语言无味  语言空洞干巴没有味道。形容说话写文章枯燥无味。

出处: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12、走马观花  zǒu mǎ guān huā

释义:走马观花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出处: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3、面目可憎  miàn mù kě zēng

释义:面目可憎  面目:面貌;可憎:令人厌恶。相貌丑陋;令人厌恶。

出处: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