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成语大全(40个)(关于自私的经典成语)

xxmadmin 2024-03-18 15:00:24

自私成语大全(关于自私的经典成语)(40个))

自私成语大全(关于自私的经典成语):不正之风,个人主义,假公济私,克己奉公,公而忘私,冷酷无情,出尔反尔,卖李钻核,唯利是图,大公无私,嫉贤妒能,寡恩少义,寡恩薄义,寡情少义,小肚鸡肠,廉洁奉公,托公报私,招摇撞骗,损人利己,损人益己,损公肥私,斤斤计较,无所畏忌,无所畏惧,无理取闹,无私无畏,有己无人,歪嘴和尚,爱财如命,自私自利,融为一体,见利忘义,言而无信,食言而肥,鼠肚鸡肠,食亲财黑,大人无己,趋名逐利,亡人自存,一毫不拔。

1、不正之风  bù zhèng zhī fēng

释义:不正之风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2、个人主义  gè rén zhǔ yì

释义:个人主义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3、假公济私  jiǎ gōng jì sī

释义:假公济私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4、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释义:克己奉公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5、公而忘私  gōng ér wàng sī

释义:公而忘私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出处: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6、冷酷无情  lěng kù wú qíng

释义:冷酷无情  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出处:老舍《一封家信》:“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都是责难他的!她的形影与一切都消逝了,他眼前只是那张死板板的字,与一些冷酷无情的字!”  

7、出尔反尔  chū ěr fǎn ěr

释义:出尔反尔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8、卖李钻核  mài lǐ zuān hé

释义:卖李钻核  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9、唯利是图  wéi lì shì tú

释义:唯利是图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10、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大公无私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11、嫉贤妒能  jí xián dù néng

释义:嫉贤妒能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

出处:汉 荀悦《汉纪 高祖纪三》:“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12、寡恩少义  guǎ ēn shǎo yì

释义:寡恩少义  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这刘敏虽生在这寡恩少义的老子手内,有一个知疼着热的亲娘母子,二人相偎相靠,你惜我怜,还好过得日子。”  

13、寡恩薄义  guǎ ēn bó yì

释义:寡恩薄义  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14、寡情少义  guǎ qíng shǎo yì

释义:寡情少义  寡:少。形容人冷酷无情,刻薄自私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臆论·神仙》:“岂寡情少义忍心害理者,方能为神仙耶?”  

15、小肚鸡肠  xiǎo dù jī cháng

释义:小肚鸡肠  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46章:“人家萧长春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人家是宰相肚子撑得船。”  

16、廉洁奉公  lián jié fèng gōng

释义:廉洁奉公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出处: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17、托公报私  tuō gōng bào sī

释义:托公报私  借公事报私怨。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  

18、招摇撞骗  zhāo yáo zhuàng piàn

释义:招摇撞骗  招摇:故意炫耀自己;撞骗:到处找机会行骗。假借名义;到处炫耀自己;进行诈骗。也作“撞骗招摇”。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那些家人在外招摇撞骗,欺凌属员,已经把好名声都弄坏了。”  

19、损人利己  sǔn rén lì jǐ

释义:损人利己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20、损人益己  sǔn rén yì jǐ

释义:损人益己  犹损人利己。

出处:《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21、损公肥私  sǔn gōng féi sī

释义:损公肥私  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出处:《新华月报》1979年第1期:“在群众中,有些人损公肥私,无理取闹。”  

22、斤斤计较  jīn jīn jì jiào

释义:斤斤计较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23、无所畏忌  wú suǒ wèi jì

释义:无所畏忌  没有什么畏惧和顾忌。

出处:汉·班固《汉书·王尊传》:“专权擅势,大作威福,纵姿不制,无所畏忌,为海内患害。”  

24、无所畏惧  wú suǒ wèi jù

释义: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出处:《魏书 董绍传》:“此是绍之壮辞,云巴人劲勇,见敌无所畏惧,非实瞎也。”  

25、无理取闹  wú lǐ qǔ nào

释义:无理取闹  闹:吵闹;捣乱。没有道理;故意吵闹、捣乱。

出处:唐 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26、无私无畏  wú sī wú wèi

释义:无私无畏  因为不自私而无所畏惧

27、有己无人  yǒu jǐ wú rén

释义:有己无人  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9回:“虽是小事,显见有己无人,贪心不死。”  

28、歪嘴和尚  wāi zuǐ hé shàng

释义:歪嘴和尚  比喻那些为自私的目的而乱搬教条的人

出处:陆天明《省委书记》:“说上头的经是好经,就是让一些歪嘴和尚念走了样!”  

29、爱财如命  ài cái rú mìng

释义:爱财如命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出处: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30、自私自利  zì sī zì lì

释义:自私自利  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出处:宋 程颐《二程语录》:“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  

31、融为一体  róng wéi yī tǐ

释义:融为一体  融合为整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

出处: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有一体之治,故能出号令,明宪法矣。”  

32、见利忘义  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33、言而无信  yán ér wú xìn

释义:言而无信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出处:《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34、食言而肥  shí yán ér féi

释义:食言而肥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35、鼠肚鸡肠  shǔ dù jī cháng

释义:鼠肚鸡肠  犹言鼠腹鸡肠。

出处:明·烟霞散人《斩鬼传》:“鼠肚鸡肠,一包粪也存不住,要你何用。”  

36、食亲财黑  shí qīn cái hēi

释义:食亲财黑  指人贪婪自私,爱占便宜。

37、大人无己  dà rén wú jǐ

释义:大人无己  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不自私。

出处:《庄子·秋水》:"至德不得,大人无己。"  

38、趋名逐利  qū míng zhú lì

释义:趋名逐利  趋:奔向;逐:追逐。比喻自私自利,只追求个人的名誉和利益。

出处:唐·唐求《山居偶作》:"趋名逐利身,终日走风尘。"  

39、亡人自存  wáng mén zì cún

释义:亡人自存  亡:死亡;存:留存。牺牲别人保全自己。泛指毁掉别人成全自己的卑鄙自私的行为。

出处:《三国志·蜀志·秦密传》:"杀人自生,亡人自存,经之所疾。"  

40、一毫不拔  yī háo bù bá

释义:一毫不拔  一根毫毛也不肯拔。原指杨朱的极端为我主义。后形容为人非常吝啬自私。

出处:《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