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伪装的成语(40个)(形容人伪装的成语)

xxmadmin 2024-03-05 06:05:20

比喻伪装的成语(形容人伪装的成语)(40个))

比喻伪装的成语(形容人伪装的成语):东扭西捏,举止言谈,乔妆打扮,乔装打扮,乔装改扮,假仁假义,假痴假呆,假眉三道,傻头傻脑,儿女英雄,刁钻古怪,哼哼唧唧,大模大样,弄鬼妆幺,忸怩作态,扭扭捏捏,扭捏作态,拍案惊奇,拿班作势,拿班做势,拿糖作醋,拿腔作势,拿腔做势,挢揉造作,无故呻吟,沽激虚名,添兵减灶,煞有介事,猫儿哭鼠,猫哭耗子,白纸黑字,矫情饰诈,矫揉造作,腹有鳞甲,魑魅魍魉,麒麟皮下,假人假义,假仁假意,强而示弱,悄悄冥冥。

1、东扭西捏  dōng niǔ xī niē

释义:东扭西捏  扭捏作态,不爽快。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2、举止言谈  jǔ zhǐ yán tán

释义:举止言谈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出处: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3、乔妆打扮  qiáo zhuāng dǎ bàn

释义:乔妆打扮  见“乔装打扮”。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串店的妓女,乔妆打扮的来给强盗作眼线儿看道儿,不可不防。”  

4、乔装打扮  qiáo zhuāng dǎ bàn

释义:乔装打扮  乔:假;乔妆:改变服装、容颜。指用手段改变原来的面貌。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自己却乔装打扮的,雇了一只小船,带了两个家丁,沿路私访而来。”  

5、乔装改扮  qiáo zhuāng gǎi bàn

释义:乔装改扮  改变原来外形,使人不认识他

出处:郭澄清《大刀记》第八章:“继而又道:‘来个乔装改扮,分散突围。’”  

6、假仁假义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假仁假义  假:虚假;仁:仁爱;义:道义。指假装的仁义道德。

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一 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7、假痴假呆  jiǎ chī jiǎ dāi

释义:假痴假呆  装傻;假装糊涂

出处:《海上花列传》第48回:“我有要紧事体请耐来,啥个假痴假呆!”  

8、假眉三道  jiǎ méi sān dào

释义:假眉三道  方言。装模作样。

出处:赵树理《登记》:“分明是按老封建规矩办事,偏要叫人假眉三道去出洋相。”  

9、傻头傻脑  shǎ tóu shǎ nǎo

释义:傻头傻脑  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只是我愁宝玉还是那么傻头傻脑的,这么说起来,比头里竟明白多了。'  

10、儿女英雄  ér nǚ yīng xióng

释义:儿女英雄  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  

11、刁钻古怪  diāo zuān gǔ guài

释义:刁钻古怪  刁钻:狡诈。为人行事狡诈怪僻。也形容问题、题目冷僻、怪异。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又各挂着一个粉漆牌儿,一个写着‘刁钻古怪’,一个写着‘古怪刁钻’。”  

12、哼哼唧唧  hēng hēng jī jī

释义:哼哼唧唧  形容说话装模作样,拿腔拿调。也形容生病时的呻吟声。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他们那里知道。”  

13、大模大样  dà mó dà yàng

释义:大模大样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出处: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14、弄鬼妆幺  nòng guǐ zhuāng yāo

释义:弄鬼妆幺  犹装模作样。

出处:清·洪昇《长生殿·絮阁》:“休得把虚脾来掸,嘴喳喳弄鬼妆幺。”  

15、忸怩作态  niǔ ní zuò tài

释义:忸怩作态  忸怩:羞愧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出处: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16、扭扭捏捏  niǔ niǔ niē niē

释义:扭扭捏捏  形容走路故作娇态或有意做作。也形容说话、做事不爽快、不大方。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四回:“那般娇娇啻啻,扭扭捏捏,就象那老怪的行动。”  

17、扭捏作态  niǔ niē zuò tài

释义:扭捏作态  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18、拍案惊奇  pāi àn jīng qí

释义:拍案惊奇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19、拿班作势  ná bān zuò shì

释义:拿班作势  装模作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凤姐见他素日不大拿班作势的,便依允了。”  

20、拿班做势  ná bān zuò shì

释义:拿班做势  装模作样,摆架子

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75回:“左右是那几句东沟篱、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那胡歌野词,就拿班做势起来。”  

21、拿糖作醋  ná táng zuò cù

释义:拿糖作醋  摆架子,装腔作势。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1回:“这会子替奶奶办了一点子事,况且关会着好几层儿呢,就这么拿糖作醋的起来,也不怕人家寒心?”  

22、拿腔作势  ná qiāng zuò shì

释义:拿腔作势  装模作样。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那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令人点了蜡烛,拿腔做势的抄写。”  

23、拿腔做势  ná qiāng zuò shì

释义:拿腔做势  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只当是抚台敷衍他的话,不免拿腔做势,添了许多自抬身价的话。”  

24、挢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释义:挢揉造作  矫揉造作。谓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出处:清·俞樾《茶香室丛钞·饶州神童》:“按如此教小儿,可谓挢揉造作矣。”  

25、无故呻吟  wú gù shēn yín

释义:无故呻吟  犹言无病呻吟。比喻无真情实感而故弄文墨。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26、沽激虚名  gū jī xū míng

释义:沽激虚名  沽激:矫情求誉;虚名:名不副实。指以伪装骗取名誉

出处: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第22卷:“康节先公深达世务,不以沽激取虚名如此。”  

27、添兵减灶  tiān bīng jiǎn zào

释义:添兵减灶  啬兵员,反而减少行军饭灶。指伪装士兵逃亡,示弱以欺骗对方。

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吾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28、煞有介事  shà yǒu jiè shì

释义:煞有介事  真像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出处:宋 陆九渊《语录下》:“先生曰:‘某何尝不教人读书,不知此后煞有甚事。’”  

29、猫儿哭鼠  māo ér kū shǔ

释义:猫儿哭鼠  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出处:吴组缃《一千八百担》:“你这些怜惜佃户的话,都是猫儿哭鼠。”  

30、猫哭耗子  māo kū hào zǐ

释义:猫哭耗子  比喻假慈悲,伪装同情

出处: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5回:“本来你是个猫,他是个鼠,岂不是猫哭耗子了呢?”  

31、白纸黑字  bái zhǐ hēi zì

释义:白纸黑字  白纸上写着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改悔。

出处: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曾不思宪法之所以有效力,全恃民众之拥护,假使只有白纸黑字之宪法,决不能保证民权,俾不受军阀之摧残。”  

32、矫情饰诈  jiǎo qíng shì zhà

释义:矫情饰诈  以虚假的现象伪装欺骗别人。

出处:宋 朱熹《与宰执札子》:“伏念熹昨以蒙思进职,辄具辞免,非敢矫情饰诈,罔上盗名。”  

33、矫揉造作  jiǎo róu zào zuò

释义:矫揉造作  矫:使弯曲的变成直的;揉:使直的变成弯的。形容故意做作;表现得极不自然。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黛玉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34、腹有鳞甲  fù yǒu lín jiǎ

释义:腹有鳞甲  鳞甲:比喻人多巧诈的心。比喻居心险恶,不可接近。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35、魑魅魍魉  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释义:魑魅魍魉  魑魅:也作“螭魅”;古代传说中山里湖沼里的鬼怪妖精;魍魉:亦作“罔两”;古代传说中的山川精怪。指害人的鬼怪。后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原作“魑魅罔两”。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36、麒麟皮下  qí lín pí xià

释义:麒麟皮下  麒麒:传说中的一种代表吉祥的神兽;麒麒皮:喻指伪装。形容伪装之下的真实面目。

37、假人假义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假人假义  伪装仁慈善良。

出处:高阳《玉座珠帘》下册:"明明他心里也巴不得杀了安德海,偏是嘴里假人假义。"  

38、假仁假意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假仁假意  伪装仁慈,其实内心奸恶。

39、强而示弱  qiáng ér shì ruò

释义:强而示弱  示:示形,伪装。比喻力量强大,却故意装作力量很小,造成对方的错觉,给予意外的打击。

出处:明·刘伯温《百战奇略·强战》:"凡与敌占,我众强,可伪示怯弱,以诱之来与我战;吾以锐卒击之,其军必败。"  

40、悄悄冥冥  qiāo qiāo míng míng

释义:悄悄冥冥  比喻静悄悄,一声不响。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侧着耳朵儿听,蹑着 脚步儿行:悄悄冥冥,潜潜等等。"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