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墙的四字成语(25个)(形容墙的成语四个字)

xxmadmin 2024-02-04 09:02:04

关于墙的四字成语(形容墙的成语四个字)(25个))

关于墙的四字成语(形容墙的成语四个字):忝列门墙,不顾一切,事在萧墙,兄弟阋墙,土扶成墙,季孙之忧,宋玉东墙,峻宇雕墙,引水入墙,春色满园,狗急跳墙,祸发萧墙,祸起萧墙,穿穴逾墙,红杏出墙,触事面墙,走投无路,铁壁铜墙,铜墙铁壁,铜壁铁墙,夫子之墙,撞倒南墙,投杼逾墙,敦煌变文,邻女窥墙。

1、忝列门墙  tian lie men qiang

释义:忝列门墙  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第一人称。一般指仍在老师门下。

2、不顾一切  bù gù yī qiè

释义:不顾一切  顾:顾惜,眷顾。什么都不顾

出处: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3、事在萧墙  shì zài xiāo qiáng

释义:事在萧墙  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语出《论语 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出处:语出《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4、兄弟阋墙  xiōng dì xì qiáng

释义:兄弟阋墙  指兄弟之间发生纠纷;也比喻内部争斗。阋:争吵;争斗。

出处:《诗经 小雅 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5、土扶成墙  tǔ fú chéng qiáng

释义:土扶成墙  比喻人应该互相扶助。

出处:《北史·尉景传》:“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  

6、季孙之忧  jì sūn zhī yōu

释义:季孙之忧  季孙:鲁国大夫;忧:忧患。指内部的忧患。

出处:《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7、宋玉东墙  sòng yù dōng qiáng

释义:宋玉东墙  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

出处: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谓宋玉东邻有一女,姣好为楚国之冠,登墙窥视宋玉三年而宋玉不与之交往。  

8、峻宇雕墙  jùn yǔ diāo qiáng

释义:峻宇雕墙  高大的屋宇和彩绘的墙壁。形容居处豪华奢侈。

出处:《书 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处作禽荒,甘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9、引水入墙  yǐn shuǐ rù qiáng

释义:引水入墙  比喻自招灾祸。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开门揖盗么。”  

10、春色满园  chūn sè mǎn yuán

释义:春色满园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也作“满园春色”。

出处: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狗急跳墙  gǒu jí tiào qiáng

释义:狗急跳墙  狗急了;能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蛮干捣乱。

出处:《敦煌变文集 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12、祸发萧墙  huò fā xiāo qiáng

释义:祸发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内部。指祸乱发生在内部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3、祸起萧墙  huò qǐ xiāo qiáng

释义:祸起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用作屏风。比喻家里、内部。祸乱从内部发生。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4、穿穴逾墙  chuān xué yú qiáng

释义:穿穴逾墙  穿:凿通;逾:越过。指穿洞翻墙的偷窃行为

出处:明·杨慎《“坎为盗”》:“坎之为卦,外阴柔而内刚狠,有穿穴逾墙乘墉伏莽之状也。”  

15、红杏出墙  hóng xìng chū qiáng

释义:红杏出墙  红色的杏花穿出墙外。指春天一派繁荣景象;也喻指大好形势。

出处:宋 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风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16、触事面墙  chù shì miàn qiáng

释义:触事面墙  触:接触;面墙:面对墙。形容遇事像面墙而立,一无所知

出处:晋·姚兴《重答安成侯嵩》:“吾常近之才,加以多事昏塞,触事面墙,不知道理安在。”  

17、走投无路  zǒu tóu wú lù

释义:走投无路  无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绝境。

出处: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  

18、铁壁铜墙  tiě bì tóng qiáng

释义:铁壁铜墙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0回:“果然是铁壁铜墙,端的是人强马壮。”  

19、铜墙铁壁  tóng qiáng tiě bì

释义:铜墙铁壁  铜做的城墙;铁打的营垒。比喻坚固而不可摧毁的事物。也比喻坚固严密的防御。

出处:元 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孩儿此一去,随他铜墙铁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20、铜壁铁墙  tóng bì tiě qiáng

释义:铜壁铁墙  铜铁做成的墙壁。比喻防御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1回:“长弓硬弩护辕门,铜壁铁墙齐队伍。”  

21、夫子之墙  fū zǐ zhī qiáng

释义:夫子之墙  指学问道德高深莫测。后用以比喻高不可攀,令人向往。

出处:《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22、撞倒南墙  zhuàng dǎo nán qiáng

释义:撞倒南墙  比喻态度生硬,行动固执,不知变通。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八十回:"我看你这位老爷子也是年高有德的人,你两句浊语丧的去了。你就撞倒南墙吧。"  

23、投杼逾墙  tóu zhù yú qiáng

释义:投杼逾墙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比喻谣言众多,就连最亲信的人也会动摇坚定的信念。

出处:《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24、敦煌变文  dūn huáng biàn wén

释义:敦煌变文  敦煌石室 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 中国 唐 五代 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 王重 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中搜罗的 敦煌 变文较为宏富。参见“ 变文 ”、“ 敦煌石室 ”。

25、邻女窥墙  lín nǚ kuī qiáng

释义:邻女窥墙  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

出处:先秦·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tag标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